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逐北鹿 > 第二十七章 显宏

第二十七章 显宏

旁侧张泰闻言亦是颔首。

世族间的交互最注重诚意、利益以及身份相当。

张氏虽与其有姻亲之谊,但势力本就逊于前者,只是修书一封无论如何陈述利弊想来都不会被卢氏所接受。

岂又数张黄纸就使其阖族抛身之理?

治四州而领重兵的张宁已然是极为果决的性子,做下决定后他当即就着手安排一应事务。

此为绝密不得让他人所知,而在场四人中王彬身材过于魁梧显眼,郑经平不晓世族之事,张泰刚接重任。

因此张宁只让张泰以张氏名义修书一封,向范阳卢氏严明拜访之意。继而选斛律金随行,又召在夺宁关时立下大功,精通潜入隐藏之道的黑卫叱卢野前来,定于三日后出发。

黑卫与治安司拆分后自成体系,但一应官职仍于军中相同。

已晋升幢将的叱卢野得令后,立即将幽州送回的情报集于一处,日夜不眠地从中选出一条安全可行之道,同时安排身在幽州的细作一路接应。

而张宁则是高调策马入广宁郡中的显宏寺,拜访维那昙义。

早在皇始年间,兴盛于元魏的佛道就被纳入了朝廷管辖中,后在京师设昭玄寺,以断僧务。

除此之外又在各州、郡、镇设维那、上坐、寺主等职,管理地方僧务。同时其又承担着巡民教化之务,制定和执行僧律,决定和批准僧尼资格,掌握管理僧祗粟等职务。

然则随着胡氏的狂热,成千上百座寺庙在各州郡拔地而起,其亦是从巡民教化,转为圈地放贷广收农奴,实际已是与地方豪族无异。

六镇之地苦寒疲敝,设置于此的佛寺早已废弃,张宁无需为此忧心。

燕、安、营三州不同,自安北军府入主后,便有源源不断的奏报从各地递来,多是有关佛寺趁乱强取豪夺,买卖奴仆之行径。

就连各世族也对其多有怨言。

起初张宁所作是将此等奏报尽数按下,一心遣派军伍驻于各州郡要地,以北道都督、张氏嫡子的双重身份与当地豪强大族取得联系。又用雷霆手段铲除不服之辈和异心者,便如广宁城中曾踞城自守的几支大族。

待到此时三州施行善政两月有余,已然安定,他方才前往显宏寺,拜访这位自成一派的燕州维那。

显宏寺建于兴安三年,距今已近百年,是燕州最大的佛寺。寺中有僧尼上千人,且占地过百亩,是广宁城中最为显眼的建筑。

亲卫早已将寺庙内外封锁,张宁翻身下马时,面庞威严,五官深邃的昙义正带着一众僧侣前来相迎:“贫道领显宏寺众见过都督。”

本是准备快步而入的张宁脚下一顿,面露诧异。

身侧被特地召来随行的北地名儒,已被任命为博士官的董华圃见状遂沉声叱道:“朝廷任命汝为僧官,掌一州僧务,何故以修佛之人自称!”

昙义神色微僵,立即反驳:“既掌僧务,自当先修身再修法方能服众,博士官此言未免过甚其词!”

自太武灭法伊始,儒佛两道就结下仇怨,多番明争暗斗下双方对彼此都已了解甚深。

尤其是其随着胡氏掌权而迅速碰撞,已然与扎根各地的世家大族生出纷争,这也是张宁召董华圃随行的原由。

眼见两人口中互不相让,张宁立即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僧侣确是口称“贫道”,至于后世为何变化倒无需计较。

耐人寻味的是这昙义不但一副僧人打扮,言谈中俨然以高僧自居,而非朝廷官吏。

他心中稍有合计,脚步不再停顿,拾阶而上步入寺中。

见此董华圃、昙义两人紧跟其后,入得寺门就见座座佛殿鳞次栉比,殿中金光耀眼,宝相庄严。迎面青石板铺陈的地面上则立着一鼎巨大香炉,青烟缭绕,一派佛门圣地景象。

更有数百名衣着统一的僧侣立于各佛殿门前,神情淡然的闭目口诵佛经。

见状几名距离稍近些的亲卫颇感不安,下意识朝着张宁凑近了些。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昙义眸中闪过一丝轻蔑,但又迅速低下头去口诵了声佛号。

张宁恍若未察,环顾各殿后一面向中心大殿而去,一面问道:“听闻昙义大师以禅业见称,不知今日可否为我解惑。”

昙义双手合十,只听张宁徐徐开口:“我幼时求学,曾听闻景怡道士提及佛非东华之道,谓虽舟车均于致远,而有川陆之节;佛、道齐乎达化,而有夷夏之别。

若谓其致既均,其法可换者,而车可涉川,舟可行陆乎?

后又有佛入国则破国,入家破家,入身则破身之说,是毁貌易性的绝无之学。

我虽无此认为,但今日一见却颇有此感。”

说着他手指一名名闭目诵经的僧侣:“我不觉得他们如何庄严肃穆,反倒是透出些诡异来。

忠孝礼义是我华夏之精粹,何曾有如此无情之人?”

此时众人方入殿中,佛像怒目而视恍若被这不敬之言所惊,一众僧侣更有愤慨之色。

昙义亦是蹙眉望向董华圃,却见对方神色亦是颇为愕然,不由加重语气:“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

此乃明辩之驳,都督何以明知故问?”

正从佛像处收回目光的张宁闻言不禁回头,直视那昙义缓缓摇头:“所谓修心禅业,便是如此?”

不待昙义再度开口,张宁又道:“杜洛周为祸各州时,纵兵抢掠,烧杀不止,仅是广宁一郡死者就逾万人。

待到杜洛周溃败,纪士万强胁百姓为其守城,又死伤数千。

以至我安北军入城时,所见十室九空,民难果腹。

反倒是你这显宏寺中一派清净安逸之景,好似仙境!

前番我遣人稍作查验…嘿,不想记于你这寺中的僧尼不下万人!

一应以记入此奏中,维那若无它言,我便将次奏于圣上。”

早有准备的亲卫适时递上奏书,昙义气结不接:“都督此来,莫不是要为儒道两家讨要说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