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离去
温香满怀,刘璋的手不经意的扶在蔡羲的腰间,在纤细的腰肢上轻轻一握,能感受到皮肤充满弹性。
感受到自己腰间被刘璋双手握住,蔡羲脸上更是泛红,嘴巴微张,吐息如兰,更显娇艳欲滴。
看到近在眼前的蔡羲,刘璋竟是看痴了,二人就这么一动不动呆在原地。
刚才在旁边充满紧张的蔡瑁现在看呆了,心里想着。
不愧是二姐,高,实在是高,他以为这都是自己二姐故意为之。
对自己二姐佩服的五体投地。
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实这都是意外,根本就不是蔡羲故意导演的。
蔡羲正沉醉的趴在刘璋的怀里。
昨天初见刘璋略有好感,但他口出轻薄之言,想要捉弄捉弄他,吟诗对她的赞美,扣动了她的心弦,他在酒宴上说的话,彰显了其英雄气概,蔡羲对他更是另眼相看。
今天来也是想试探一下刘璋的意思,看看对她是否上心,让他教自己骑马,他教的很认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又送了宝马良驹给自己。
刚才为了救她更是奋不顾身。
现在被刘璋这么抱在怀里,心里更无一丝一毫的反感,决得刘璋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父亲说你尚未婚配,你觉得我如何?”
蔡羲在刘璋怀中轻声问道。
听了这个问题,刘璋内心也问了自己同样的问题。
他对蔡羲不讨厌,天真烂漫,娇憨可爱,谁会不喜欢呢。
如果不是遇见了刘璋,她日后的命运会嫁给刘表那个老头子吧。
问完这句话侯,蔡羲有些紧张,楚楚可怜的看着刘璋。
见到这张楚楚可怜的脸,刘璋却笑了,
“蔡小姐温柔可爱,我如何不喜欢。”
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蔡羲脸上露出了能够融化冰雪的笑容,将头埋在了他的怀里。
“咳、咳。”
俩人已经抱在一块好久了,其他侍卫都把头转到别处,只有蔡瑁又在煞风景。
“二姐,天色不早了,该回家了,要不父亲该担心了。”
蔡羲此时觉得该担心的应该是你吧,打破了自己二人之间的甜蜜,看我回家不收拾你。
可怜的蔡瑁又无辜的躺枪。
听到蔡瑁出声,蔡羲知道不能继续趴在刘璋的怀里了。
刚要起身,就见刘璋左手用力一撑,一个转身,二人就起来了,起来的时候刘璋右手还抱着她。
这刘璋分明自己能够起身,不过蔡羲此时已经没有余力注意到这件小事了。
黄忠见到这个画面,有些想笑,不过被他憋住了。
站起来后,蔡羲才想起来刚才刘璋可是后背着地的,不知道会不会受伤,
“让我看看,你后背可曾受伤。”
挣脱了刘璋的怀抱,来到他后边,用手摸着他的后背,检查他是否受伤。
怀中佳人一走,瞬间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既然已经明确说出喜欢蔡羲,也不必如此心急,做出逾越之举。
蔡羲仔细的检查后,发现他只是外衫破了几个洞,里面穿了一层内甲,没有受伤,这才放心。
“还好没有受伤。”
拍着自己的小胸脯的样子略显可爱。
白雪刚才马蹄陷在坑里后,受到惊吓把蔡羲甩下去,此时它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事一样。
走过来用头拱着蔡羲的手臂,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在乞求原谅,将她逗的笑个不停。
快到傍晚时分,城门即将关闭,众人正往回走。
刘璋和蔡羲我二人并排而走,蔡羲背着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在旁边的刘璋此时开口了,
“羲儿,我明日就要向洛阳出发了,我知你的心意,我也喜欢你,我到时书信一封送到家父那里,由家父找人到府中下聘书,我们择个良辰吉日完婚。”
听见刘璋说明天就要离开了,处于热恋期的蔡羲有些失落,随即又听到会下聘礼和她成亲。
想到成亲后可以长久的和刘璋在一起,皱着的眉头又舒展开来,憧憬成亲的那天。
“好,我等你。”
回到城里面后,将蔡羲、蔡瑁姐弟俩先送回家中,回到驿馆立即写了封书信。
“你将此信送于我父手中。”
既然找到了喜欢的,那也不必拖沓,派人直接告诉父亲,如果父亲知道了应该能开心吧。
刘焉此时肯定想不到,他这儿子刚出益州不到一个月,已经找到意中人了。
隔日,收拾好行囊的刘璋,带着人离开了襄阳。
在城门口的时候,蔡羲带着蔡瑁想送。
“此去洛阳要小心,到了洛阳别忘了写信给我,洛阳不比其他地方,天凉要多加衣裳……”
此时她像妻子正在望着出征的夫君一般,在叮咛嘱咐。
蔡瑁在一旁看的难以置信,自己二姐什么时候这么温柔贤惠,善解人意了。
我这未来姐夫还真是有本事,我得多跟他学学,再不济也要处好关系,让我这二姐少欺负我。
“今日一早,我已将书信让人送至益州,无需多久,你我二人就会重逢,安心在荆州等我便是。”
蔡羲点头答应,挥手告别。
分别总是充满了伤感,对于恋人更是如此。
就像刚刚处上对象,就异地恋了,古代又不比现代,写信也要许多天才能收到,更添伤感。
离开荆州后刘璋没有直接去洛阳。
此去洛阳有两条路,一条是走宛城至梁县,而后穿过大谷关,能抵达洛阳,这条路是最近的。
但刘璋要去一趟颖川,所以他走的是鲁阳至阳城,再走轩辕关到达洛阳,多了两日的路程。
他去颖川可是为了招纳贤才的,颖川可是出贤才,徐庶、郭嘉、荀彧等都是人杰。
郑度被留在益州处理学堂的事情了,身边没有出谋划策的人,这次去颖川,看看能不能收一个大才回来。
颖川是个特殊的地方,不仅仅只是地理位置特殊,颖川更是一个盛产奇士的地方。
在高祖刘邦时期,开国功臣张良就是颖川地区的人,还有在汉景帝削藩时,替他出谋划策的名臣晁错也出自颖川。
颖川的世家大族众多,经济发达,再加上汉朝私学发达,颖川为其中之最。
颖川私学兴起不仅仅为豪门子弟提供了学习的场所,方便他们游学,还为寒门弟子提供了出路。
颖川的寒门学子通过拜师在豪族门下求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恩师的举荐最终入仕。
之前皇帝发起的党锢之祸使得大量的颖川人开始退仕,闲赋在家,这些人不当官了,便回到颖川设馆授徒。
这些退仕的官员,大多名声在外,他们传授知识,促使许多士人都选择在颖川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