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全面封国,建国安北
大旭自从分封中域诸国,取得成效后,便开始推行全域分封。
九月八日分封东泰九州,圣旨封三十六国,得十三国承认其宗主地位;九月十二日分封西蜀七州,圣旨封二十八国,得九国承认其宗主地位;九月十八日分封南境十州,圣旨封三十九国,只得十国承认其宗主地位。
中域之外的分封,远低于朝廷期望。
除开部分皇族子弟、忠臣的属国,大部分接受分封还愿意承认大旭宗国的,都不是什么强大藩镇。
这些藩镇之主,或是实力不足需要名分,或是没有野心贪图安稳……
灵气复苏,各方扶龙宗派争先恐后下场,凡是有根基的潜龙,都明白接受封国名义的利与弊。
对于潜龙来说,利是一时的,弊却是后面需要大力气才能抹掉。
非要在脖子上套上一道枷锁,从此受限于“大义”?
可以说,大旭中央影响力越小的地方,愿意接受这个封国令的藩镇越少。
中域还能有一半封国响应,承认宗主,拱卫四方。
到了东泰、西蜀便一落千丈,自立建国的趋势非常明显。
江南无人问津,南境认宗的封国全在荆湖。
这些富庶繁华之地尚且如此,北境便更是可以预见的不堪了。
因为自大旭立国起,北境的地位就不高,很少得到朝廷的政策倾斜。
中央王朝之外,有诸多邦国,而北方的草原藩国最强,每出雄主,都有南下之念。
在北境民间有种说法,大旭只是将北境七州,当作发配罪犯、抵挡叛逆藩属的屏障。
自立建国的潮流,便是从北境梁州而起,北境人可从来不惯着你。
但毕竟是偌大的七州之地,几千万百姓,朝廷不可能不争取。
九月二十四日,朝廷使者到达北境,共分封三十五国。
七州之地,分封三十一国,这里面有多少一郡小国可想而知。
陵州三皇子,得州城及三郡之地,被封为陵侯,就是最大的国家了。
另外六州,基本上伯国都很少,大都是子、男之爵国,显得朝廷很小气。
只有定州因为周柏的异军突起,导致三足鼎立的格局比较明显,是分封了三个大国。
分别是总督雷浩渺为定侯,建国地盘为定州郡、龙丰郡、永泉郡小半;吕定为定西伯,建国地盘为平河郡、兴运郡、永泉郡大半;周柏封安北伯,建国地盘为平苍郡、瑞南郡、边城郡。
不过除了雷浩渺接受定侯之封外,吕定和周柏都没有接旨,他们可不需要朝廷的这个名分。
特别是吕定,对于朝廷分割永泉郡的举动很不满,就凭定州水师控制几个港口,就算占据小半地盘?
周柏对于吕定如何赶走朝廷使者,又是如何在定西造势,他不怎么关心。
他只是觉得雷浩渺头顶的那个定侯头衔,有些刺眼,一个不是皇族、王公的人,居然上来就能被冠以“州”名爵位。
根据周柏判断,朝廷在定州的这桩气运生意,肯定亏本。
定州郡再繁华,人口也并不是多到离谱,只有两百余万,加上龙丰郡的几十万,一个侯国人口居然不到三百万。
如此被封定侯,朝廷要多支出不少气运,这可不是雷浩渺的忠心和表现打动朝廷,不符合现实利益。
只能说要不就是雷浩渺有了不得的后台,要不是朝廷要让雷浩渺压制周柏和吕定。
后一个理由,周柏确实能理解,就北境七州的情况来看,一州只有三个势力的也就定州了。
哪怕是梁州,除开梁侯赵启外,依旧有四五个割据势力。
三国鼎立,看似稳固平衡,同时也是最容易统一的格局。
因为周柏和吕定崛起得实在太快,雷浩渺并没有左右大局的能力。
一州之国,可以立州鼎,这将完全断绝一州气运和大旭的联系。
九月二十五日,拒绝朝廷敕封的第二天,雷浩渺和吕定纷纷放出消息,要宣布建国。
而准备周全、目标明确的周柏,却是根本不用等。
……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七日,定州北部,一个全新的国家建立,其名为安北国。
很正常的沿用安北都督之名号,没有僭越强抢定侯,只是自称安北伯。
当天,整个安都城张灯结彩,红绸挂满房前屋后,所有安都人都乐疯了。
谁也没想到,国君会把都城定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县城,大部分人都想着是三座郡城,最少也是平苍县这个龙兴之地吧。
抛开周柏定下安都为气运汇聚点不说,如果真论国都选择,安都城摆在明面上讨论,确实有很多优点。
首先安北国有三郡之地,其中安都城位于瑞南郡和北安郡的交界处,且有道路通往白沙洲,地理位置上作为国都就很合适。
定都于此,可以兼顾三郡,最快带动瑞南郡和边城郡的发展。
还有无论南下龙丰,亦或是北上草原、东进梁州,安都城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政治中心区域。
另外最简单来说,安都城在百年以前,曾是小国安都国的国都。
现在的安都城并没有改动多少,面积够大、城墙够高、排水系统也有,一应建筑就算比不上郡城,也是县城中最好。
更关键是,安都城有三大郡城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安都国遗留宫殿。
百年以来都是被封禁状态,而且朽败、残破、没有档次,甚至只有寥寥几座,很符合安都小国的身价。
但无论如何,有和没有是两码事。
完整的国家和军阀藩镇比起来,要更讲究礼制,很多受封的藩镇,迟迟不建国称君,就是礼制没有准备到位。
吕定和雷浩渺,要说没有为宫殿之事而操心,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因为准备时间仓促,到今天建国大典,也只是勉强清出一座正殿和一座偏殿。
正殿用于君臣朝会,命名为中极殿,偏殿则是周柏暂居,算是临时后宫。
不过总算国朝有地方可以开,就没失周柏的国君体面。
一大早,周柏便是在偏殿的檀木床上醒来,深吸一口气,稍稍平抑自己的心绪。
住宫殿,当国君,他也是第一次。
这时,外间似乎是听到里面的响动,一名女官出现,轻声问道:“君上,您醒了?时辰已至,可否传唤伺候更衣?”
“嗯,按照流程来,传吧。”周柏看了一眼女官,颔首回应道。
啪啪,随着女官的拍掌信号,一排排侍女便从外间走入,她们个个容貌秀丽,姿容端庄,手上稳稳端着衣物及配饰。
太监没来得及招,但是招募了不少宫女。
出身各大家族的有,出身平民良家的也有,都是族内和礼司一同把关。
周柏没有强行改变规矩,只是限定了人数,确保不会传出一个骄奢淫逸的名声。
随着他缓缓起身,之后基本上就不用他动了,洗脸梳发全是侍女来,后面穿衣他更是插不上手。
合乎规制的伯爵冕服,穿起来十分麻烦,周柏若是依着平时的凡躯,光是练习走路都要不少时间。
还好三郡之地虽然偏,但经过正经科举,懂礼制的官吏不缺。
这些侍女也多是大家出身,有良好教养,通过培训后,繁琐冕服穿搭也能顺利完成。
冕服,是天夏规制之服,通常是皇帝、王、宗室等贵族所穿的正式礼服,是华丽、雍容、端庄的代表,标志着权力和尊严。
其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
根据爵位高低,冕服穿戴的规制有所不同,皇帝至大夫可穿冕服依次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闝、玄冕。
另外玄衣上绣的章纹也有区分,皇帝在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场合下,穿十二章纹的冕服。
十二章纹为最贵,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皇帝用十二章,王爵冕服由山而下用九章,侯、伯冕服章纹由华虫以下用七章,子、男冕服由藻以下用五章,卿大夫冕服由粉米以下用三章。
严格繁琐的穿衣制度,让周柏很是头疼,这不连头上戴的冕冠也只能是侯、伯爵位允许的七旒冠。
不过他能改吗?并不能。
礼制的最大受益者,是他自己,一国之君。
周柏完整穿着标准的七旒冕冠七章服,察觉侍女侍从们眼中出现更多的畏惧震撼之色,不由得想起一段话。
“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
在安北国初立之时,周柏需要严谨的礼制,分出体制内的上下尊卑,这样才能聚力凝心。
目光所及之处,尽皆低头不敢仰视。
只有一个穿着素色道袍,仙姿佚貌的少女不知何时出现在殿内,笑意盈盈地回望,朝着他走来。
周柏谨肃的面容为之一松,露出几分喜色,从容打趣道:“于真人,这是顺利破关了?”
于月筠神识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人敢看这边,这才蹙眉小声道:“今天可是你的大日子,一国之君!”
“你突破真人,双喜临门,高兴。”
“君上,妾身这厢有礼了……”
一番窃窃私语后,周柏明显放开不少,然后在于月筠亲自整了整袍领之后,推门而去。
外面礼司副司主周林,看见周柏出来眼睛一亮,哪里想着自己是周柏二伯啥的。
大礼参拜,恭恭敬敬禀道:“君上,接下来是先举行祭天大典。”
紧接着,一队亲卫禁军护着一辆马车,行到周柏跟前,供其乘坐。
祭天要去安都城外,那里有新建的祭坛,路程稍远,臃肿的冕服不合适骑马步行。
建国称伯,自然要告祭天地,请求天地见证。
实际上,就是周柏主动献祭部分气运,请天庭承认安北伯国在天元大陆的存在。
屈志作为禁卫统领,亲自驾车,值得一提的是马有五匹,也是按照伯国君主的出行礼制。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此时周柏一身冕服,显得异常尊贵,威严而不可直视之。
通过安都城的主街时,热闹非凡,喧嚣之声直冲云霄。
两旁肃立的伏魔军卒锤着胸前的铁甲,向周柏表示最忠诚的问候,满城百姓则是山呼君上……
“多少年了,我们安都又成为国都,还是一个如此英明的君主统治我们!”
“哈哈哈,老头子高兴啊,你们这些小辈不懂,一个能使草原部落不敢南下的君王意味着什么。”
“定州第一国,统一定州之日不远了,希望君上早日解救他们……”
因为周柏要与民同乐,时常露脸回应,过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到达祭天之地。
这里虽然仍然有很多看热闹的百姓,但很明显都被肃穆的气氛影响,不敢大声言语。
高耸的祭坛之下,甲士林立,站满文武百官,他们寂静无声,双手垂立等候着主君的到来。
礼乐之声响起,一项项流程按部就班进行,礼司官员严格按照古礼流程走,不敢有所懈怠。
乐声止,周柏独自一人,沿着黄土路走上祭坛。
这里摆放着各种祭品,香烛……一座空置祭鼎,还有一叠文稿。
后续流程不用礼官提醒,周柏也明白,先是对着苍天躬身三拜,接着点燃巨大的香柱,又是三拜。
最后拿起文稿粗略浏览,将其点燃,放置于祭鼎之中。
不一会儿,青烟升起,似有一行行文字传达。
这些文稿就是三郡文士的文章,还有就是一篇祭文,以文气联通天庭。
恰逢此时,乌云拨散,一道金灿的太阳光柱罩住祭坛和周柏。
远方的天际,有紫气东来……
周柏福至心灵,对着苍天大声道:“大旭失德,天下分崩离析,……四十八州连遭天灾人祸,民间怨声载道……又有青墟大敌窥视……此为天夏未有之乱世。今有安北都督、伏魔将军周柏,合上天卷顾,赖祖宗威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定鼎北安、瑞南、边城三郡……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孤为伯,建国为安北,以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