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智慧是幸福的缔造者
庙会是每年全村人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每家每户都要参与。
全村200多户人,七个小组的人,无一例外。
每年由三个家庭主持庙会,旧历七月间举行,每次两天三夜。
庙会的前期准备就是收款,收款的方式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人为单位,每个人几块钱。
每个村指定一个靠谱的人,两天内收齐款项,交到主持庙会的人手上。
主持庙会的人便开始分工。
购买必需品的、买羊的、请庙会演员的......这些事,基本要在一周内完成。
庙会预热下午,村里人会把供奉在庙里的两尊神像从供奉台上抬下来。
八个人抬一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十六个人抬着两尊神像,神像前面的专业演员打着手鼓、唱着曲儿走在前面。
演员唱曲的时候,十六个壮汉抬着神像,前三步、后三步。
待演员曲儿唱完,有节奏地鼓声变得急促的时候,十六个壮汉抬着两尊神像便开始跑,
一路走走停停、唱唱跳跳、从庙里抬到尾村的沟边,两公里的距离,需要两个多小时。
主持庙会的人端着木托盘,木托盘里是香、蜡烛,还有撕成条的布。
蜡烛和香对着喜神的方向烧。
红布用来筹善款。
这个就很有意思,从村头到村尾也就三公里的距离,只要是过往的车辆,为了避让人群,一定会停车。
这个时候庙会主持端着木托盘走到车前,在两个反光镜上,分别系一根木托盘里的红布条,被系了红布条的车主也很懂行。
一定会向庙会主持的木托盘里放20-200不等的香火钱。
系红布条没别的意思,大家都懂,这能保车行平安。
庙会主持端着木托盘到村尾沟边,等到吉时一到,点蜡烛、烧香、放鞭炮。
取两瓶沟边的溪水,整个过程叫就叫取水。寓意来年全村人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回去的路要比来时的长。
两尊神像暂时不会抬到庙里,而是抬到村里,向着村尾相同的方向,点上蜡烛和香。
演员耍着一种不知道叫什么名的舞,临了会把一只公鸡的头斩掉,这叫登基。
一些结束,两尊神像会抬到学校操场。
操场实现就搭建好了供奉台。
两尊神像摆在供奉台上,眼前摆着取来的两瓶戏水,戏水里各插上两束牡丹,摆上贡品。
第一个晚上的庙会表演叫暖摊神,最吸引人的一场叫“包冰碗”。
这个包冰碗是什么意思,我至今都没弄清楚。
只记得在这个环节开始,地上会铺一层麦草,一圈站在、坐着、蹲着全村感兴趣的男女老少观看。
中间栽着一根五米左右的木杆,木杆上方是一个用彩色纸扎的花和一面蝉布做成的幡。
木杆下面摆着一张没有靠背的凳子,凳子上放了一口白色瓷碗,瓷碗上有一张黄纸,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个就叫冰碗。
演员表演完的那一刻,会用黄纸把碗口包上,这个碗会用麻绳扎起来,挂在供奉台下面的桌腿上。
这就算是包冰碗。
第二天,也算是预热阶段。
早上把会买来的羊,牵到供奉台前,跟庙里献公鸡一样的流程。
庙会主持端着一碗水,含在嘴里捧在羊头上,只要羊儿甩甩头,发出几声咩咩的声音,证明神已经领了村民的心意。
宰羊的活,从我记事起都是龙顺牵头。
龙顺拿着磨得蹭亮的刀,牵着羊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个拿袋子、端盆帮忙的。
一溜烟的功夫,龙顺就把羊宰好了。
回熟时必不可少的事。
这个事情需要庙会主持完成。
回熟用的是羊心的部分和肺的部分。
其余的羊肉,全部煮熟切成小块,从这天中午开始,村里不论大人小孩,都会去庙会主持家里喝羊汤,吃羊肉泡馍。
一碗羊汤,两个热气腾腾的白馒头。
吃出喜悦,吃出了幸福。
有时候在想,老一辈办庙会的目的,就是借机改善村里人的生活,宰只羊,让全村人尝尝荤腥味、打打牙祭。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信仰。
毕竟这个庙会至今每年都在举办。
挂在庙里的主持轮流表,一直排到了2063年。
这一套流程,应该是老一辈苦思冥想了很久才发明,并顺利传下来的吧。
真的很钦佩老一辈的智慧。
当然,庙会的智慧是为了让忙碌一年的人,在一个适当的时间里,短暂放松两天。
庙会第二天,最为热闹。
这天方圆二十公里内的人,都回来看庙会。
很多在村里有亲戚的,会事先通知。
这天或许半年没见的亲戚,都会见上一面。
庙会现场,更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乃红从庙会里嗅到了商机,她在庙会预热前一天早上回了一趟娘家。
中午和玉琢一起下山。
乃红没时间招呼来看庙会的亲戚,她要趁这两天赚点生活费。
玉琢下来就负责给亲戚弄饭。
乃红当天下午分批把100斤面粉揉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放在清水里边一直洗。
洗出来的面水,放着沉淀,洗到最后剩下的,放在锅里蒸熟就是面筋。
乃红和玉琢洗面团洗到十二点,凌晨四点又起来。
玉琢负责烧大半锅开水,滚烫的开水面上浮着一口很薄的平底锅,乃红把沉淀后的面泥均匀得倒在平底锅里。
一分钟就出锅一张凉皮。
没错,乃红就是要利用庙会的这两天,买她做的凉皮。
凉皮做完又兑汤汁,油泼辣椒面。
把桌子板凳搬到操场,已经快九点。
操场买凉皮、凉粉、煮玉米、零食的商家不少,基本是围了操场半圈。
乃红的凉皮摊不差客人。
道理很简单,本村卖凉皮的乃红是独家,大家都认识,再者一碗同样卖三块钱,可乃红的碗大。
分量上面乃红酒占据了绝对优势。
吃得大多是小孩,打了韭黄换成钱,每个小孩基本都有自己的零花钱,吃碗凉皮没压力,这是主要客群。
还有一部分是大人,大人不但要吃,吃完还会打包带走几碗。
乃红100斤面粉做的凉皮,不到下午三点就一售而空。
她趁着亲戚都在操场观看庙会的时间,匆匆回家和玉琢开始准备正会当天的凉皮。
这次洗了150斤面粉。
第二天同样很受人们的亲昵,不到四点就收摊。
四点是庙会最热闹时刻。
两尊神像抬出去,转了取水喝登基的地方。
抬回操场时,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放着五张凳子。
几十个旗手,每人手里攥着一杆旗,有火焰边的黄色三角旗、又带着龙图腾的绿色四角旗,形状只有三角喝四角,颜色却五花八门,每面旗套旗杆的地方,都写着不同村民的名字。
这些旗是村民奉献给庙会的。
听老人说,五颜六色就代表着村民的生活丰富多姿、幸福美满。
这也是智慧的结晶。
五个凳子上,分别站着五个手持不同颜色旗帜的旗手,其余的旗手围绕在五张凳子周围,摇旗呐喊。
十六个壮汉抬着两尊神像,同样是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听着演员唱。
这个时候不会等演员唱完曲儿再跑,而是领队使一个眼神,壮汉就起跑。
演员见势,打得有节奏的手鼓,瞬间打得非常急促,与此同时,边打手鼓边围绕着旗手跑。
台神像的人,也会围绕旗手跑着转圈。
转完五个方位,横着从北跑到南、竖着从西跑到东。
绕道临时搭在户外的供奉台对面,前三步、后三步,向前跑到供奉台前。
往复循环三次,第三次在供奉台前停下。
将神像抬上供奉台,两尊神像中间放一张带靠背的老桌子,供奉台前面放一张椅子,安排两个人扶着。
这个时候,会有一个演员,打着手鼓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画了花脸,头上带着五佛冠、身穿轻纱衣、左手举着一朵迷你幡和用纸扎成的花,右手是一根两米长的麻鞭。
同样他进场后也会围着五张凳子转圈,每转一个凳子,都会走到操场中间,抡起麻鞭打地,声音清脆又干练。
五个方位走完,停在操场中间,单腿站着翻个身,打五次麻鞭,跑到供奉台前,对着两尊神像磕个头,踩着凳子走上供奉台,转身坐在两尊神像中间的椅子上。
其余演员继续表演,大概四十分钟的样子,表演结束。
画着花脸的演员,跳下供奉台,把麻鞭丢像到空中,冲出人群撒腿就跑。
据说抢到麻鞭的人,都会缠起来,放在自家主屋门上面的顶格里。
冲出群人的花脸演员,会不停地跑,一直跑到事先说好的地方。
这个地方便是送喜神的最佳方位。
送喜神的地方,事先会安排两人过去,一人端着蜡烛香火的木托盘,另一人提着一壶热水,拿着衣服、香皂。
花脸演员一到指定的地方,用卫生纸擦掉脸上的颜料,用热水和香皂反复把脸洗干净,换上自己的衣服。
朝着喜神的方向跪着,点蜡烛、烧香、磕头、放鞭炮。
庙会最热闹的时候就过去了。
最后一个晚上叫拆神,至于是什么意思,至今没弄明白。
直要延续到后半夜,完事之后还要将两尊神像请回庙。
庙会也就此结束。
人们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该浇灌地的浇灌地,该割韭菜的割韭菜。
无一例外的搞经济,提升自家的生活水平。
唯一不同的便是,每天八点半到十点半,总能看见乃红的身影。
推着一个脚蹬三轮车,从村里推到村尾,从村尾骑到村头。
你时不时就能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
凉皮、卖凉皮......凉皮、卖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