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时代逆流而上 > 第3章 想法

第3章 想法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小刘勇度过了在这个新世界的第三年,每天似乎成了爸爸妈妈的小跟班,不管是上山干农活还是夏天插秧,总能在刘西元旁边看到小刘勇的影子,而他大哥刘继贤也因为眼睛的事早已辍学,跟着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农活,有时候也承担着照顾弟弟的责任,只是小刘勇跟哥哥刘继贤性格的差异化,经常闹得哥哥刘继贤伤脑筋。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似乎是中国家庭的常态化,不管是贫困家庭还是富裕家庭,都存在各式各样的家庭琐事和烦恼。

这天晚上,刘西元和老婆周世芬躺在床上,谈起了对小刘勇以后的规划。按道理来说,对于小刘勇来说,读书基本还不急提上日程,在九十年代,一般幼儿园的上学年龄基本是在五岁左右,稍微早一点的在四岁半,尤其是在农村,太小的孩子幼儿园是不会收的,因为那个时候农村的幼儿园属于私人办的学校,是不在教育体系当中的,基本上是属于有一定文化的人在自家腾一处院子,准备几张课桌,自行采购书本,收取一定的学费和书本费,学时一般都是两年,到七岁的时候直接升小学。

“小勇也三岁了,我想早点安排他去读幼儿园”,刘西元对妻子说道。

“你想什么时候送他去”?李世芬说道

“明天吧,那时候小勇也四岁了,早点上学总好过晚点上学”,刘西元答到。

“太小了吧,还没见哪家的娃儿四岁就上学前班的,这刘老师得多操心啊”(刘老师,全名刘孝庆,是同村一位四十多岁的嬢嬢,从事幼儿教育已经十多年了),李世芬说到,“要不下半年去,正好小勇差不多四岁半了”。

“等今年过完年再看吧,如果小勇懂事了那就早点上学,反正时间都还来得及,我是认为还是早点上学好,不然在家里闹腾来闹腾去的,也不是办法”,刘西元谈了口气说道。

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其实两口子的意见还是有所差别的,在李世芬看来,早读书跟晚读书没啥区别,这只是孩子长大的一个流程而已,多读书少读书也没啥区别,反正能过得下去,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眼界和认知相对于刘西元要小得多。毕竟在刘西元小时候那个年代,想读书却又读不上,实属是一种遗憾。

自古为啥寒门难出贵子,其实很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于家庭对于教育的不重视,祖祖辈辈几辈子都生活在这个村子,许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去过稍微繁华的县城,见识和认知难免会低得多,再加上时代大环境的问题,对于所谓的追求和理想,根本没有任何概念,想象不到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可能最大的奢望就是顿顿都能吃上肉,家里还有能开支的闲钱就满足了。

农村一辈子的生活轨迹基本是这样的,从出生开始到五岁,在家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带着生活,五岁到七岁是学前班的上学时期,七岁到十三岁小学时期,九十年代之前,基本上入学期到此结束,随后就是跟随爸妈学习如何务农,到十**岁的时候通过相亲结婚,生孩子,继续到下一代,农村人的一生基本就是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