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初入公孙府
卷了半条被子,听着外头北风的呜咽,上官莹眨巴着眼睛。
“英雄,我好歹救了你一命,总该知道你叫什么吧?若你是被朝廷追剿的匪徒,我该怎么办呢?”
她本是料定公孙瑾不会开口的,谁猜到他竟是出声报了自己的姓名,“公孙瑾。”
“公孙哥哥。”她裹着被子歪着头,笑的眼眸晶灿。
心下一恸,公孙瑾捂着伤处大笑,“公孙哥哥……呵呵……”
上官莹被他那癫狂的模样吓到了,从温暖的被窝中跳出去,“英雄,你没事吧!”
没事,他没事,他只是很想念,昔日皇城之中那个唤他公孙哥哥的少女。
上官莹会救公孙瑾,并不是善心发作,她想的更多是这尾大鱼过后给自己的报酬。
只是在那日见到他突兀发狂大笑后,开始害怕自己这好容易得到的生财法子会打了水漂。
幸而,那次之后公孙瑾就正常了,只是长时间盯着自己手中的短剑发怔。
以上官莹的眼光来看,那柄造型古朴的短剑上既没有宝石装饰,也没有金银镶嵌,根本就不值什么银子。
眼见公孙瑾的伤一日日好了,上官莹就开始盘算要报酬的事情。
趁着一天日头高悬,上官莹蹲在公孙瑾身边开了口。
“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说我这么个活观音,怎么就没见着那所谓的涌泉相报呐。”
相处久了,她也知他就是外强中干的一个人,除了言语外不会真的对她的生命造成什么威胁,所以才敢如此放肆以恩人自居。
晒着太阳的公孙瑾拨冗看了她一眼,“你要什么?”
“银子,衣裳,珠花!”上官莹扳着指头数给他听。
公孙瑾眉头未动分毫,“好。”
“好?好什么,你不知我要多少珠花衣裳么?”上官莹瞪大了眼,不敢置信自己能转运。
“世子的命值多少,便凭你要多少。”公孙瑾再次阖上眼睛,温声答。
“柿子?!公孙哥哥,难道你家是卖柿子的?”上官莹并无多少学识,再加上一个人住在渺无人烟的地方,自是不解公孙瑾身份。
公孙瑾也没有解惑的精神,只随她闹,并不搭理。
上官莹闹了一阵,被那日头晒得晕晕乎乎,顺势靠着公孙瑾的肩膀睡着了。
肩头一沉,望着上官莹微红的小脸,公孙瑾眸中涌起一阵冷然。
因为要帮公孙瑾抓药,上官莹就去了临近的市集摸人钱袋子。
平素是手到擒来的,只是夜路走多了,也要撞见鬼的。
不知那模样清俊儒雅的公子竟有那般敏捷的身手,在她刚摸上钱袋子的时候,便按住了她。
上官莹想故伎重演,以哭泣逃避责罚。
只是还未挤出眼泪,就听到那儒雅公子紧着声音道:“你身上这玉佩是哪得来的?”
“玉佩?!”上官莹傻了眼,顺着他的视线,看到自己腰间不知何时多出的玉佩,明黄的穗带在艳阳下花枝招展。
凭着那世子信物,帝君派抵的军队寻到了公孙瑾。
领头的中郎将翻身落马,在他面前单膝跪地:“恭迎世子。”
公孙瑾此时显出了大家世子的风范,一扬宽袖,“免礼!”
上官莹揪紧了自己的衣袖,望着面前戎装的兵士,微微发颤。
他早想到她要出去找钱的,是以才会任自己靠近,趁她不注意将那玉佩挂上,帝君耳目众多,见了这玉佩自是能寻到人。
夕阳下,绯色漫天,公孙瑾未束的长发随风扬起。
看着他孤傲的侧脸,上官莹道:“公孙哥哥,你忘了自己的话了?”
他曾亲口许她衣裳、珠花的,怎么能言而无信?
公孙瑾上马的动作顿了下,转眸深深看了她一眼,随即对着旁人吩咐,“带上那位姑娘同走。”
上官莹就这样跟着公孙瑾回家,作为世子的救命恩人,自然受到全家上下的优待。
作为世子母亲的永荣公主,更是纡尊降贵的亲自见她。
只是上官莹久未沐浴,身上衣物头发俱都散发出可怕的臭气。
四下的侍女嬷嬷都或多或少的皱了眉头,但公主到底大家出身,并未表现丁点嫌鄙,反而亲切的询问了上官莹。
“小姑娘,你叫什么?”
“上官莹。”望着那雍容华贵的公主,她颇有些自惭形秽的垂了头。
“魏姑娘,听骞儿说,你自小失了爹娘?”
公主温和的问话,让上官莹止不住感动万分,下意识的跪了下去,“多谢夫人关心。”
上官莹自小生于边陲小镇,昔日爹娘尚在的时候,她见过的最有权势的女子就是村里财主家的夫人。
那时候,娘亲就教着她,要慢慢的跪下去,双手高举过头顶,恭恭敬敬的给人磕头。
时至今日,上官莹没有遗忘了这样的礼数,但教她礼数的娘亲却早就化为一坯黄土了。
永荣公主坐于长位,看似温柔和善,实际望着上官莹的眼瞳中并未有丝毫动容。
待她磕过头,就支了身边的朱红,陪她下去洗漱。
朱红不是永荣公主从宫中带来的侍女,是由公孙老夫人以示尊崇依循惯例,从身边的大丫鬟里拨出来的。
只是永荣公主并不买老夫人的面子,对这些惯例送来的丫鬟并不看重。
只收在身边做些跑腿打杂之事,隔了两年等有新的丫鬟来了,再把旧的打发出府。
朱红深知自己的前路,是以本身对这档差事也并未太过看重。
此时,眼角余光撇到上官莹那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嘴脸心生歹意,只顾了自己往前赶,并未在意她是否跟上。
于是,在绕过一重假山之后,上官莹迷路了。
在宅院里七拐八扭的转了许久,兀自迈入了一重院落,迎面中间是笼波光粼粼的小池塘。
此时八月盛夏时,塘中铺了一池的芙蕖,翠绿的荷叶陪着绚烂的花朵在阳光下肆意绽放,娇艳夺目。
上官莹有些看怔了,呆站在回廊上忘记了眼下境况。直到听到旁人说话的声音。
她循声望去,抄手游廊另一边的雕花栏杆上正倚着两名和自己差不多年岁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