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吃饭的碗,喝茶的盏
看了看屋里,给李东飞搬了条板凳坐下。
虽然老太太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把家里打理得非常整洁,干净明亮。
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有修养、也很有文化的老太太。
窗边的台几上铺着一层镂空的白纱,纱上放着一个梅瓶,里面插着一枝堆纱的杜鹃花。
虽然是假花,工艺却非常精湛。
娇艳的鲜花映着后面窗户上的剪纸,别有一番情趣。
让人感觉不是到了荒僻的农村,而是到了旧社会的书香门第大户人家。
难怪建华哥他们不愿意来,到了这里完全格格不入,倒不见得是十二奶奶嫌弃,是自己都会嫌弃自己。
不多时,十二奶奶已经用过饭,收拾碗筷。
动作不疾不徐,优雅从容。
常闲跟在后面欣赏着这一幕,突然眼睛一缩,轻“咦”了一声。
十二奶奶问道:“怎么?”
口里问话,手里将饭碗洗净,倒扣在碗柜里。
常闲拿起一个,扬声问道:“十二奶奶,这个是……”
老太太看了一眼,微笑道:“这个啊,是这是我当家的留下的饭碗,怎么,看着还不错吧?”
何止不错?
这碗直口平切,内里白色,外壁四周画着粉彩的折枝石榴、桃、荔枝三种水果。
白釉青白光润,彩绘釉彩鲜丽。
碗底上写着“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体,六字三行。
常闲的手指在碗面上轻轻抚过,玉脂一样细腻的感觉透进皮肤。
正经八百的乾隆官窑!
另一个碗明显是同套的,形状大小、烧制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有碗壁上的水果换成了佛手、柿子、寿桃。
这碗叫清乾隆粉彩三果纹墩式碗,工匠在上完白釉之后,先剔出三种果实的轮廓,再在轮廓里填充高温铜红釉。
烧成之后,红宝石一样的三果纹在白釉的衬托下鲜艳醒目,称为“宝烧”。
这一对碗薄得像纸一样,在日光的照耀下如玉生辉,美得惊人。
这样的碗,单只应该在100万上下,两只成套价格更高,绝对高于200万。
他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您真的在拿它吃饭?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老太太幽默地道:“饭碗饭碗,不用来吃饭,难道用来上香?”
“不不不。”
常闲转身问道:“十二奶奶,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老太太气定神闲地笑着:“乾隆也好,康熙也罢,饭碗被做出来,就是用来吃饭的。”
原来她知道……
常闲凝视着这两个碗看了半天,感叹道:“您说得对,饭碗被做出来,就是用来吃饭的。”
老太太像个小女孩一样,高兴地笑了起来。
常闲又欣赏了一会儿,把瓷碗放回了原位。
老太太走过去,拿起绘着佛手的那个,轻轻抚摸了一下。
她的睫毛微微颤抖了一下,像是怀念着什么一样。
这个碗已经很久没人用过了,应该是自从她丈夫死后……
不过片刻,老太太便从感怀中走了出来,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奉茶。
从里屋出来,她捧着一个托盘。
托盘中放着一把茶壶,一个茶罐和三个茶杯。
茶杯放在了面前,这杯子通体以黑色为主,黑色里偶尔泛出一些蓝色或者绿色,更夹杂着无数细微的金色纹路。
这些金色非常细,顶端尖尖,看上去像是兔毛一样……
正是建窑黑瓷中出了名的兔毫盏!
这样的宝贝,还不好好保护起来,竟然就这样大喇喇地拿出来给他们用?
常闲一时间都有些恍惚。
他没有说话,说话的话,估计十二奶奶又会诧异的问:茶盏不就是用来喝茶的么?
常闲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
他们现在所处的,好像不再是熟悉的现代,而是半个多世纪前,那个传统的过去……
老太太执着茶壶,茶壶的釉色画工,也是不俗。
洁白的底色上,青蓝色的花纹鲜明而灵动,绘着的是八仙过海图,八仙姿态悠然,衣袂飘风,或坐或站,极富层次。
她微笑着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八桂茶是老太婆我自制的,请你们尝尝吧。”
她从托盘上拿下那紫砂茶罐,用银勺舀出金黑色的桂花茶,放进银制的镂花茶斗里。
再把茶斗放进青花瓷壶中,拎起一边的水壶,一道冒着热气的水线注了进去。
几乎就在同时,桂花的清甜就冒了出来,接着才是茶香,两者相混合,组成了一种清透的怡人香气。
老太太盖上壶盖,短短数秒后,就再次打开,把茶斗从里面拿了出来。
她微笑道:“八桂茶泡的时间不宜太长,不然会泛苦。”
接着,她手腕一翻,淡金黄色的水线首先落在李东飞面前的杯子里,注到七分时,水线一收,转向了常闲。
茶水清香,一滴也没有溅出来!
而此时,这个八仙壶的壶嘴,离两人的杯子至少有一米远!
不说常闲,饶是李东飞见过世面,也是有些呆了,眼睁睁地看着。
老太太斟完,直斟到自己面前,他这才站起来,真心实意地赞道:“十二奶奶,你这斟茶的手艺,真是绝了!”
老太太斟完自己的茶,微微一笑,示意道:“你们两位请慢用。”
常闲低头端起兔毫盏,端到鼻端,轻嗅了一下。
沁人心脾的清香气息涌了进来,极其诱人,更引人注目的却是茶杯盏底现在的样子。
兔毫盏兔毫盏,最显眼的就是盏底盏壁的根根金色“兔毫”,这是瓷器烧制时,金属高温变化的结果。
面前的这个茶盏,根根金丝粗细相当,均匀分布在盏壁四处,呈现放射状。
在微黄色茶水的映衬下,金色越发明亮,被后面黑蓝色的底色一衬,简直点燃了漫天星辰,美不胜收。
常闲微微一笑,举起杯子,轻轻喝了一口。
芳香化成实质涌入口中,从喉咙滑了下去。
这一刻,芳香如云般升腾起来,仿佛沁透了他头脑腹间的每一个细胞,回味悠然!
李东飞闭着眼睛享受了一下,摇头晃脑地说:“果然好茶,可惜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知道怎么形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