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国名片 > 第9章国际论坛

第9章国际论坛

由于提到了自己的儿子,令叶教授的兴致提升起来,起身从装饰架上取下一个相册,走近沈琳溪的身边:“丫头,你看!”

沈琳溪怀着一颗好奇心,打开相册首页,一张七寸大的彩色照片立即呈现在眼前——照片上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军人,头上佩戴的正是她想象中的蓝盔,结合全身的全副武装,显得无比刚毅、英武、霸气凛然。

沈琳溪瞧得芳心暗涌,脸颊发烧,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晓辉叔叔真威武。”

她面对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大男孩,心里荡起了涟漪。对方的高大形象仿佛拨动了她那根少女的心弦。

叶教授显然把这个小儿子视作自己的骄傲,把儿子平时一些琐事,对她夸夸其谈,令她那颗少女的心更加向往。

等叶教授的话告一段落,她才继续翻动相册。结果,第二页居然是镜框里的照片。对于叶教授而言,要把最看重的照片安插在相册的前页。

她看着照片里的年轻爸妈,心里又泛起淡淡的波澜,当年恰同学少年的他俩到底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难道真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是一场误会吗?

她刚想向叶教授发出质疑,突然留意到照片里的年轻妈妈把头微微歪向了贴在身边的一个国字大脸的男生身上,而最后嫁给的却是相隔两个男生的爸爸。这个细节令她心里一动,假如当时妈妈和爸爸是相爱的,应该紧密站在一起才对,可妈妈却跟另一个男生显得很亲密。

她自然认识那位男生,于是好奇询问叶教授:“叶爷爷,照片里的邢叔叔在哪呢”

叶教授目光也在照片上,顺口回道:“他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在海外一个大工程的负责人。”

“他不是搞石油的吗?”

“是呀。他就在北非开发一处油田,为祖国的能源做出了贡献。”

“北非?”她心头一震,“我妈妈也在北非呀。”

叶教授欣然道:“不错。不过你妈妈正在北非筹建孔子学院呢,正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努力工作着。”

沈琳溪的疑心大起,刚要再套问一点什么,却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

叶教授立即转身去拿正在响铃的手机。

她则向他投去好奇的眼神。

叶教授看一眼来电显示,便从容接听:“喂,瑞喆?”

手机里传出一个中年男声:“老师,您在家吗?”

“嗯,我已经晨练回来了。”

“那好,您赶紧准备一下。我马上派车去接您。”

“这么急找我,有事吗?”

“明天的国际论坛就要开幕了。市政府想再征求一下您老人家的意见。”

叶教授谦虚道:“我一个老头子能有啥意见呢?能作为一名特邀嘉宾就挺好了。”

“您不仅仅是一位特邀嘉宾,还是我们的顾问呢,就不要客气了。”

叶教授迟疑一下,才点点头:“好吧,我去。”

“那好,市政府的车几分钟就到。”

叶教授放下手机,冲沈琳溪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丫头,不能陪你了。”

沈琳溪站了起来:“是许伯伯找您吗?”

“嗯,就是照片里靠你妈妈左边那个‘瘦猴’。不过,他现在已经大肚便便了。”

“呵呵,他已经是这个城市的市长了,能不发福吗?”

叶教授哈哈笑道:“他可是你妈妈的粉丝呀。”

“是吗?”

“嗯,他后来向我这个老师透露,当初在94届的女生里,他唯独看上了你妈妈。可是,他却没有追到。”

沈琳溪又情不自禁奔向装饰架上的镜框。里面的照片要比相册里大一号,也更清晰。妈妈被几名男生夹在中间。右边的是在北非打油井的邢叔叔。而左边就是那个所谓的‘瘦猴’,许伯伯。从照片上看,许伯伯果然像一个护花使者一样,挺立在妈妈身边,而妈妈却把脑袋歪向了右边的男生。看样子,妈妈所说的一场误会,证明当年爸爸并不是她的最爱。那妈妈的心上人会是那位邢叔叔吗?

“叶爷爷,我想向您求证一件事?”

叶教授不想耽搁了,一边转身奔向卧室,一边回答:“现在没时间了,等这个会儿结束了,咱们爷俩再好好聊一聊。”

沈琳溪鉴于一些话有点难以启口,顿时没了脾气。

第二天,丹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论坛正式开幕。

当论坛主持人用中英两种语言邀请丹海市市长许瑞喆讲话时,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在热烈掌声中,箭步走上讲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很荣幸在这个平台上与来自五大洲的朋友们交流。这是一场关于‘一带一路’的论坛。它为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架起一道桥梁。实施几年里,已经让沿线国家受惠,令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得到长足的改善和发展。中国,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着巨大的贡献。我们丹海市作为华东沿海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端点的窗口,并将承载更多,发挥建设性的贡献······”面对台下坐着不同肤色的来宾,许瑞喆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演。

叶教授坐在嘉宾席,聆听着他的学生的演说,那副老态龙钟的表情露出一丝青春光彩。在那张照片合影的七个学生中,唯独这位学生工作在这座城市里,并且身居高职。他没有理由不为之自豪。当然,他不禁思念起另外几名正在海外为‘一带一路’奉献的学生。

张茵身处记者席,聆听着许瑞喆的演说,脑海里时不时闪烁着几天前在克鲁拉港采访时的画面,足以让她感同身受。

在她身边的也有许多国外媒体记者。跟她毗邻而坐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欧洲记者。她的名字叫蒂亚斯,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不仅是一位中国通,并跟张茵成为好朋友。

许瑞喆讲演完毕,博得台下一阵热烈掌声。

张茵则激动地站起来,长时间鼓掌。

蒂亚斯显得很好奇,悄声询问:“茵,您今天好像特别激动?”

“是的。我刚从东南亚的克鲁拉港采访回国,对许市长的演讲感同身受。”

蒂亚斯略有所思:“我听说过那个新建的港口,也知道建设速度很快。不过,这对于您们这个号称‘基建狂魔’的国家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张茵的眼神湿润了:“不错,我们国家的‘基建狂魔’称号,是来自于在过去短短数年里,兴建了许多号称跨世纪的工程。可谁知道在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背后,凝聚了多少中国建设者的智慧和辛苦的付出?我们国家能制造这么多独一无二的工程的背后,凸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底蕴。”

“茵,您看起来很自豪?”

“我为那些勤劳的建设者感到自豪。”

蒂亚斯被她感染了:“中国人是很了不起。不仅创造了属于您们的经济奇迹,并通过‘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昂首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

“谢谢您的褒奖。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让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经济上高度融合,构筑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大国的担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