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高帝李承乾 > 第九章(上)

第九章(上)

贞观三年正月,帝后太子一行亲祭先农坛,皇帝亲自御着耒耜在耕牛的哞声中耕完了一垄田。此时皇后还在织布,尚未完成计议。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重要的一项礼仪,大都是帝后亲自完成。承乾反而对耕地无感,对与牛儿互动颇心动,最终依依不舍的让农人将牛牵走了,皇帝耕种完毕耕牛就赏赐给这附近的百姓了。

皇帝和承乾一前一后在相差不多的距离上向前走着,父子只当正常百姓家一般边走边说,皇帝说:当初永嘉之乱起,晋室南迁。后魏自来河东云、朔起兵,此时中原四分五裂又多胡酋杂掳,后魏逐步还北方以太平,又历周、隋,大体都没怎么认真执行过这套礼制,虽历朝历代均大兴人力物力以制定这套礼仪,却从不施行。久而久之,便荒废了许久。大唐从而始行之。”承乾边走边听,嘴角带笑。从前父子在一起相处时间不长,故而生疏的很。如今安定下来了皇帝着意培养与诸皇子的感情,只有太子对皇帝相当冷淡。既不献媚,也不亲近,更不过分生疏,似乎将一切都漠不关心,又或是心胸开阔,不放在眼里。久了就细细回过味来,承乾的性格既不向着母亲,也不向着父亲。更不类其祖父,似乎和他师陆德明更类似些。

随着天子亲祭祀先农坛的事迹被传播开开,众人莫不骇然。礼制断绝几乎已成天下默认的状况,皇帝竟决计重行此礼,虽不清楚是否会长存,却依旧值得文人墨客们夸赞颂扬,尤其于京官而言,更该如此。

于是便有了秘书郎岑文本献《藉田颂》。

从贞观三年开始,朝政大体走向了正规。皇帝终于有闲暇时间操心史书编纂工作了。

自汉朝开始中国便有国家编纂史书的义务,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议题。能修史书是可以传颂千古的重要议题,修成史书的文人也会因此获得丰厚的报酬,功名和财货。故而大体上史书编纂本不用皇帝亲自操心如何鼓动文人去如何用心编纂就基本可以完工。

但《陈书》却是个例外。《陈书》六本纪,三十列传,凡三十六篇。开始的时候姚思廉父姚察因是梁、陈二朝的史官,收录整理梁、陈二朝之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可惜直到陈亡资料也未收集齐全。前隋文帝很重视修史的工作,给予了相当巨大的支援,姚思廉父亲也很用心的搜集各种史料,所每次搜集到了史料,整理编纂完成一篇就上奏一篇,而前文帝也很高兴,派遣虞世基催促姚思廉父亲快写,姚思廉父夜以继日的编纂,直到姚察死也没完成。

姚思廉父察死,姚思廉父死子继继续编纂《陈书》。

直到唐武德五年,皇帝以自魏以来二百余年间统更替,却没有官方史书加以整体编纂,而姚思廉遂受诏继续编纂《陈书》。

从武德五年到贞观三年,还是未编纂完成,更不知要编纂到何年何月才可完书。皇帝终于等不及了,于是在贞观三年正月祭祀刚过便诏令在秘书内省讨论编撰《陈书》的相关事宜。编纂任务分派下去,每个人只负责一部分,至于姚思廉则继续编纂他手头的那部分,其他的也都不用他操心了,皇帝会专门派人整理编纂和校对等诸项工作。并且严格要求不能拖,今年必须完工。

承乾今天没有睡着,就坐于右首案旁。看着父亲将编纂工作分拆成无数的工作,然后安排下去。

随后皇帝召见几位承乾没见过的文臣征询了诸人意见,决定以魏征统筹负责编纂《隋书》的各项工作。

随后随着皇帝去了政事堂,在政事堂,一些州县的设立和合并事项最终敲定,以后还会有部分州县会调整行政区划,但这次大规模的区划调整算是结束了,只一些扫尾工作而已,不一伙儿就处置了。

刘文静其复官位爵位,以其子刘树义袭封鲁国公,许配以公主,至于许配哪位公主,至于哪位公主许配给这位蒙冤之臣的后人还需要推敲。

承乾心里还有课业,皇帝也另有要事相商,别了皇帝回了东宫。

此时的承乾已差不多忘记了自己的过往。

小时候记录下来的那些墨水泡上去的山水画般的记载早已看不懂当初记载的是何种事情,更无法预知未来如何。

不过即便当初刚来这个世界承乾记忆犹新时也不清楚上古时代还有一个叫唐的国家,更不会了解到这个唐国究竟在各方,承乾记忆里比较重要的事情都是前世的记忆,故而记载在纸张上的也只是前世的一些精彩瞬间,于这方世界可以说毫不相干。即使当初那些水墨画般的纸张依然被当做某种珍贵的回忆被保存着,可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承乾如今拿出来反复赏玩,心中所想的也不过是那时的字体真丑,也幸亏是小时候的墨宝,要是如今拿出去,恐怕会很丢脸吧,即使现在也写的不怎么好,可就是比那个时候强上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