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在野君王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孟子,名轲,生于邹国(今山东省邹县)。父亲早亡,靠母亲织布维持生计。

孟子的家本来住在郊外靠近墓地,孟子小的时候,见到许多丧礼、祭礼的仪式,觉得好玩就喜欢模仿。孟母觉得儿子学这个,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就决定搬离这里,到城里居住。搬到城里之后,住在市场附近。孟子看见商贩们做生意,又开始学讨价还价的游戏。孟母觉得这个环境还是对儿子的成长不利,就又一次的搬离这里。搬到一个学堂附近,孟子就跟读书人学习礼仪。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不得不说,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儿子的成长,她不怕麻烦,肯付代价。要知道在当时,一个家庭,孤儿寡母搬一次家可不容易啊!

孟母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她的重视中,孟子将一个孩子的一股子玩劲用在了学习知识上,没用在不正当的地方。

孟子八岁时,母亲省吃俭用将他送进学堂。在母亲的督导下,孟子开始刻苦攻读。年岁稍长,孟子到鲁国的国都曲阜求学。这时,子思已经去世了,孟子便受教于子思的门人。他日夜攻读,学业不断精进,名声渐渐传开了。

邹国的国君听说孟子贤能,就请他回国。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孟子发现邹公不采纳他的建议,于是率领门人离开邹国,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可以受教,按王道治理国家的诸侯。

孟子率门徒先到了齐国,当时是齐威王在位。

这时的华夏已经到了战国时期,小国不是被大国吞并,就是落在大国的欺压当中。在竞争当中壮大起来的七国,称为“七雄”(秦、齐、楚、魏、赵、燕、韩),从谋求称霸,到称王意图吞并天下。各国之间展开激烈竞争,竞争的规则基本上沦为丛林法则,不是以理服人,以德居首;而是以武力说话,以势压人。

这个时候大国都在谋求快速地壮大实力,而快速提升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变法,法家便应运而生。所谓变法就是改变过去一些阻碍国家发展的弊端,剥夺贵族的某些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执政效率;通过利益刺激,激发百姓的劳动创造热情等等。

这样的变法有好的一面,消除贵族的部分特权,给平民更多机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弊端很多,法家完全忽略了仁爱、宽容和道德教化。

在当时如果法家和注重仁爱与道德教化的儒家相结合,那就接近道了。可惜的是,法家和儒家一开始就对立起来,没有谦卑地互相学习、借鉴。都认为自己是绝对的真理,对方是讨厌的谬误。所以法家和儒家势同水火,不能相融合,导致了不能修正自己,使自己的学说更接近道、更完善。也就没有给执政者提供一个更接近道、更明确的正路。

因为法家的手段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儒家的理念实施起来,要见到果效却需要一个过程。许多人急功近利,当然选择法家;但是又不能明说抛弃仁义道德。因此,就出现了这种状况:执政者嘴上宣扬的是儒家的仁义道德,在民间鼓励和树立的形象是儒家的仁义道德,实际使用的却是法家的手段。抛弃儒家的以仁政治国,使用法家的手段,必然导致暴政。

一个抛弃了仁义道德,只追求功利;放弃了天道,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国家必不长久。以功利而建成的国度,必然因功利的争夺而崩溃;没有爱心的暴政,必然遭受暴力的推翻!

许多诸侯国想要的是快速壮大实力,再凭借实力争取利益,使自己拥有更大的实力,所以就越来越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所倡导的仁政,大家都听着好听,却不愿意接受,觉得放弃利益是太吃亏了;收获道德,他们认为道德也没多大价值。

其实,这就是利益导致了愚蠢,愚蠢导致了眼瞎。如果诸侯们看重仁义道德,重义轻利,宁肯放弃自己的利益,也求别人的益处,那就是最大的益处,那就是双赢的益处。以义为根基来立国,不但稳固,而且长久;义是以放弃利益为开始,却带来大家的益处;利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开始,导致在对利的争夺中所有的人都失去利益。

从孔子的时代,人们就被利益弄瞎了眼睛,不要给所有人带来共赢的义;只追求使所有人都受损的私利。到了孟子的时代,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追求私利,而放弃义的情况就更加突出。但是,即使这样,道仍然在真实的生活中掌管一切,使那些在竞争中不那么谋求私利,还照顾到他人利益的人,就是暗合天道的人胜出;使那些放弃天道,损害他人利益,追求私利的人在竞争中失败。那些胜出者,不管条件多差,只要更多地符合天道、或暗合天道,道都会使他胜出;那些失败者,不管条件多好,拥有的资源多么丰富,只要他违背天道,也一定会被天道抛弃,遭遇悲惨的失败,落得可耻的下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那看不见的道始终作王掌权。

让我们再回到真实的历史,看孟子的故事。

孟子第一次去齐国大约在他四十五岁之前。当时的齐威王正在图谋富国强兵、壮大实力。孟子告诉他真正的强大是拥有道、遵行道的人;遵循大道,施行仁政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仁政无敌”。但是,齐威王不相信,他认为仁政只是一种理想,不现实。齐国没有采纳孟子的主张,当然也不会任用孟子来执政。虽然不能重用孟子,但是,齐威王还是觉得像孟子这样有威望的人,这样享誉各国的学术和道德大师,还是有利用价值的。他就想给孟子一个官职,在齐国作为一个象征,一种精神力量。但是,孟子要的不是这个,他是为了心目中的信仰而活,不会为了一个好的生活出卖自己的理想。孟子不接受齐国的官职,连威王赠送的百镒黄金也不接受。

见孟子有了离开齐国的想法,齐威王就想留住孟子。齐国官员淳于髡,素以机智善辩、善于劝人著称。他想用自己的智慧留住孟子。在淳于髡看来,孟子的理想是拯救天下,给天下带来太平,但是又不肯放弃他所坚持的仁政思想;如果孟子肯放弃自己所坚持的理念,跟齐王的政见一致,齐王就可以重用他,他也不必离开齐国了。

于是,淳于髡在脑海里设计出一套说辞:男人和女人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避免肢体碰触),这是礼仪。但是,你家的嫂子掉在水里了,你是伸手把她拉上来吧?那一定是拉上来,你再坚持礼仪也不能任她淹死。嫂子掉在水里了,你能够冲破礼仪的束缚,把她救上来,那么天下落在水深火热之中,你就不能冲破礼仪的束缚,伸手救援吗?

淳于髡对自己设计的这套逻辑非常满意,觉得一定可以说服孟子。于是他找到孟子,俩人之间有了这样的一次对话——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仪要求吧?”(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说:“是啊!”

淳于髡狡黠地一笑道:“那么,嫂子掉在水里了,要不要伸手去救?”

孟子这才看出这个问题不简单,于是,孟子严肃地说:“嫂子掉在水里,不伸手相救,畜牲不如;男女授受不亲,确实是礼仪要求,但是,嫂子掉在水里,伸手救她,这是变通的办法。”

“那么”淳于髡紧跟着说,“现在天下像掉在水里一样,需要拯救,先生您为什么不变通一下,伸手去拉呢?”

孟子听罢,正色道:“天下掉在水里,用道去拯救(天下溺,援之以道);嫂子掉在水里,可以用手拉上来——难道您打算用手去拉掉在深渊里的天下吗?(子欲手援天下呼?)”

淳于髡无言可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