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相见欢聊论道法
三清观中的三清。
包括太清,上清,玉清。
李禺曾经所在的太清观,主供奉太清圣人,也就是太清道德天尊,次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以及上清灵宝天尊。
至于太清观所供奉的别的神祗,那可就多了。
其实,各大道观所供奉的神祗,大多是类同的,只有主次之分而已。
就如眼前的这座三清观,主供奉乃是三位神祗,也就是上清、太清以及玉清。
对于供奉谁,皆由各道派自己决定,亦或者各道派所学的是什么道经决定。
三清观之名,李禺并不觉得奇怪。
李禺奇怪的,乃是眼前的这两位道友。
老年道士自称自己名叫谢弘,而年少道士乃是他的侄子谢映登,这可就让李禺着实有些好奇了。
据李禺所知。
谢弘乃是有名的道士,与其侄子谢映登曾经乃供职于瓦岗寨。
而如今,却是在终南山深处见到此二人,这可就让李禺有些想不通了。
“原来是谢道友,贫道在此能见到二位道友,实乃是幸事啊。”李禺一听谢弘自我介绍之后,先是一愣,随后立马又是施了一礼。
谢弘很是客气的回了一礼,“道友前来,乃是我三清观的福份,映登,快去备好茶水,一会儿好好向太清观的道友请教请教道法。”
谢映登施了一礼,回去备茶。
谢弘让于一边,“无尘道友,还有二位请入内叙话。”
“多有打扰。正好,贫道三人入终南采药数日,一直风餐露宿的,连口热水都未进一口。今日也算是我们运气好,能在这等人迹罕至之地遇上三清观的道友,是我们的福气。”李禺客气的回道。
客套过后,李禺放开胆子进入了三清观。
虽不是挂单。
但李禺还是依着道门礼仪,给道君上了香,行了礼。
祭拜过后,谢弘把李禺他们请到一间茅草棚内。
茅草棚内,谢弘的侄子谢映登早已备好了茶水,“几位道友,请坐。”
“打搅了。”李禺行了一礼,坐下。
杨杲傍坐在李禺的身侧,苏定方坐于桌角。
谢弘对坐在李禺的对面,谢映登坐于另一方的桌角。
依着辈份也好,还是依着礼制也罢,这样的坐法,很是合理。
这里不是朝堂,也不是署衙,桌子也只有一张。
茶水有些苦涩,并非正常茶水。
李禺也清楚,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能喝上一碗热水都不容易,更是没有理由挑茶水。
谢弘呷一口茶水,出声问道:“刚才听无尘道友言说来自太清观,贫道当年游历天下之时,曾与你太清观青苦道友交谈甚欢。不过可惜,贫道与青苦道友分别之后,却是一直未曾听闻他的消息。今日得见无尘道友,敢问苦道友现在可还安好?”
“哦?原来谢道友还见过我师叔,那这可真是缘份了。不过,我师叔当年离观之后,就再未回观。敢问谢道友当时在何处见得贫道的师叔?”李禺一听谢弘的话,立马提起了心。
青苦,乃是李禺的师叔。
不过。
七年前,青苦离开太清观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太清观了,甚至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如今,在此听到自己师叔的消息,李禺心中多了些期盼。
谢弘透着奇怪道:“怎么?青苦道友他?”
李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谢弘顿时明白,随之也叹声道:“唉!天下大乱,天下道派纷纷出世,想救百姓于水火,但世道不易。当年,贫道在长安与青苦道友相谈甚欢,可没想到,青苦道友也......”
长安?
李禺一听到长安二字,心中立马猜到,自己师叔来长安,肯定还是因为太清观之事。
毕竟。
菩提寺占据太清观一事,一直以来都是太清观道人的痛。
太清观失踪了好些长辈。
到最后,就连李禺的师父出门回到太清观后,也是带着一身的伤。
李禺的师父虽未言明,但李禺又哪能猜不到发生了什么。
李禺忍着心中的痛,安慰谢弘。
双方情绪稳定后,谢弘打问道:“无尘道友,你太清观不是处于太行五指山吗,何以会到终南山来采药?”
“谢道友所问,贫道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来,也是因为天下大乱之因,才导致贫道不得不离开我太清观。到是谢道友你们,贫道听闻,谢道友曾乃供职于瓦岗寨,何以会在此结庐而居?”李禺不便说自己的实际情况,到是出言打问起谢弘他们来。
李禺一问,谢弘并未回答,到是他那侄子说道:“无尘道友平日里应该少有关注天下之事吧。”
李禺点头。
“贫道与叔父原本确实供职于瓦岗寨,但数年前,叔父因感怀天下,心系百姓,早些年就在此隐居。到是贫道,乃是去年来到的此地。去年,李密背离初衷,降于李唐,贫道不愤,这才追随我叔父到了此地。”谢映登解释道。
李禺听后,方才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如此这般也挺好,至少也不用听命于谁。”
“过往之事就莫提了。无尘道友,贫道曾与你师叔交谈甚欢,知晓你太清观所藏道经甚多,想必无尘道友你道法必是高深。如今无尘道友来访,正好借此机会,向无尘道友讨教讨教,不知可否赐教一二。”谢弘不想再提往事。
李禺摆了摆手,“谢道友高抬了。论年纪,贫道幼,谢道友长,理该赐教贫道才是,贫道哪敢赐教于谢道友。”
“无尘道友谦虚了。我等即为道门子弟,理该相互讨教。贫道虽长于无尘道友,但却是半路出家,道门的经书贫道也读得少。”谢弘说道。
李禺微微一笑,“那就互相探讨吧。”
谢弘微笑打礼。
谢映登也打了礼。
道门中人,如相谈甚欢,基本都会相互讨教。
这就是修道中四大要素法财侣地中的侣。
论道一始。
谢弘先开口,问及三洞宗元。
李禺也向谢弘讨教四辅。
甚至。
在相互讨教之下,就连杨杲也都出声向着谢弘讨教起修道心得来,而其问得最多的,莫过于修真之事。
苏定方嘛,却是闭口不言。
到不是苏定方没跟李禺诵读过道经,而是他记住的并不多。
而杨杲本就聪明,且读书又多,记住的道经比起苏定方来,要多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