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宁镇魔司 > 入局天下 第五十六章 殿试

入局天下 第五十六章 殿试

王守仁虽死,然留下的登天路并未消失,有您弟心中也清楚,世家的子弟靠不住,如今,永宁帝也清楚,诺大的王朝需要的是经天纬地之才,那些世家的子弟根本就靠不住,蒙尘父辈福荫,他们也活的够滋润了。

倘若永宁帝继续沿用旧制,祖宗的江山,非得易手不说,王朝覆灭他这个帝王也成了亡.国之君,末代君主臭名青史,倘若那些世家反水,拥力新朝,他们会活的比现在还要滋润。

这年头啊,也该让出一个人来制衡这些世家了,而这个人无疑是那位少年。

只不过这个人要有资本,倘若毫无资本,要如何和那些世家子弟对付呢?他这个皇帝又不是蠢货,自然不会傻到做这种事,永宁帝如今总算是推翻了王守仁,掌控了王朝上上下下的国政,对外,他这个皇帝总算是能做些什么了,对内制衡却是缺了一角,他需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再重新培养这一角,让他去制衡世家,他这个皇帝才能坐得安好,只不过他还要再演一场戏罢了。

永宁四年初一。

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络绎不休.接神之后,自王公以及百官均应入朝朝贺。

永宁帝一身华贵明黄色龙袍,龙纹暗绣,霸气不可小觑。眉目如刀,凌厉无比,鸟瞰天下,举手投足之间,王者风范尽显。

此刻的百官纷纷进殿,齐齐跪下,山呼万岁,响声传遍皇宫内外,说来,他永宁帝颇为享受这段时间,坐在这个位置上,俯视众生,俯视群臣。

帝王,这个名头永宁帝早些年来就听说过,和他的父亲一样,对帝王这个名字极为渴望,这也让的早些年来,永宁帝便超越了一众皇家子弟,登上了他上网的帝位。

赵家有一个传统,那便是不论是皇太子还是藩王都要学习,帝王之道,这也是为了日后,倘若有哪个藩王夺了帝位,那么他也是赵家的人,也不至于被百官耍的团团转了。

驾御众生,让这众生臣服,仁义狠辣皆是帝王的利器,帝王是把持众生,所以他决然不能对众生有一丝感情,倘若那般,他就会被众生驾驭,这般而言,其实帝王也不好做,毕竟他们会活的身不由己,祖宗的江山社稷可谓是极为沉重的。

永宁帝大笑一场,望着下面的臣子们,还有站在一旁的崔澹和魏玄,而后面色平淡。

崔澹和武圣也曾说过,永宁帝这个年轻人,早就成了一个合格的皇帝。

永宁四年六月中旬,大宁朝按照惯例进行了科举考试,王守仁虽死,可是改革永宁帝却是立保下来,王守仁一死,下面的敌人就是这些世家了,永宁帝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如今的他也有着不少的实权掌握在手中,足矣和那些世家碰一碰了,不过,这项科举还是有些改动的,王守仁改革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这个皇帝以及皇权的利益,一直想的是天下人的利益,要不然他永宁帝,或许也有一丝可能会去力保王守仁了。

内阁人员紧缺,王守仁被诛族,和她关系较好的那些阁老们自然也逃不过了,除了一些剩余的,内阁大学士,还有永宁帝真的不敢彻彻底底的把整个内阁给搞残废了,不然他拿什么底气去斗啊,可是如今的那个依旧是不如王守仁那段时间了。

崔澹这些日子来一直隐匿于暗处,也不同,趁着内阁虚弱,像六部一样放肆的回收自己的势力,崔澹清楚,内阁不会倒下,六部也不会占便宜,那个皇帝自然看的比谁都透彻,越是这样的时刻,他越得安静下来,低调一些总归是好的,朝堂风波四起,天下有裂土之危,他崔澹只有明哲保身,才能在这种乱世,改变天下。

崔澹清楚,作为武将之首的魏玄那更是比谁都清楚,毕竟像他这种年仅四十爬上这个位子四五载的时间,这种人一直以来不怎么简单,可以说这次风波二者都不想立在风波的中心。

同样二者也有些惋惜,毕竟像王守仁,这么做实事的儒生可不多了,天下已经很少很少没有这种人在出现了,朝堂之晚,那些武将们个个都有眼线,在帝都看着,王守仁,这个人早就动了他们的蛋糕了。如今,他已死,这些武将倒是会安静些许,毕竟谁也不敢背上这个叛军的罪名,到时候更多的势力就会如柴狼虎豹一般把他这个叛军蚕食殆尽。

各大市里都在因此而僵持着,不过这般也给了永宁帝不少的时间,足以让他一扫朝堂之上的沆瀣,同样也可以让她去慢慢的扫平,各大势力,毕竟他是个合格的君主。

次日。

永宁帝作为大明的皇帝,需要殿试考生,他也想趁机选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官员入驻内阁,也不知道那个林公子在内阁一家独大,这般反而会坏了他的大计。

殿试当天,这些经过数次选拔的进士们走进皇宫,摩拳擦掌准备一较高低。

如今的永宁帝掌控了实权,最为需要的便是民心,这些年来,他一直久居深宫,不曾外出探讨民生, 当然他这个帝王,可不能亲自出去,这样有损皇家的威严,孤儿,这需要那些真正的贫苦,人家的子弟他们最懂得百姓的民生,也最容易得到民心。

农民出身,那就考一些农民关心的知识。

永宁帝望着这些学子,笑了笑,挥手让卫士们抬进来三筐稻谷。这谁也不知道永宁帝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过,考生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大场面,冲着这三筐稻谷便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论述耕种之理,有人则以稻谷来自比现实,发表一大篇针砭时弊之论。

这三筐稻谷内藏端倪,分别是从扬州、太仓以及军仓内取来的。单纯从外貌上看,扬州送来的粮食颗粒饱满,显然能够看得出,扬州今年的收成不错。

而太仓的粮食就差一些,有以次充好之嫌。最惨的就是军仓的粮食,除了质量不行之外,还掺杂了不少的稻草在其中。

一个个八股文学的滚瓜烂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是那么的捉襟见肘,永宁帝可不是一个昏庸帝王,他知道民生对于他这个皇位的稳固是最为重要的,高祖皇帝开国,靠的就是这些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况且他也清楚臣子不会实事那就和又养了一群新的世家,有什么区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