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来日方长
孙乾文看着离去的探子,目光之中更多的是厌恶。
商人误国,不外如是。
劫宁眼见这么多人,自己是肯定没办法进去了。
束脩什么的,更是没办法。就在刚刚,他去周围的商铺打听了一圈。全部清货了,连库房里的那些个沉积货物都销售的一干二净。
只可恨那些个趾高气扬的店小二拿鼻孔看人。气的劫宁就要用自己的小碎银子砸死他。幸好孙乾文拦着,劫宁倒也没吃亏,就是被人在屁股上狠狠踢了几脚。他有些气闷的坐在台阶上。对面的伙计依靠在门柱边上嗑瓜子,不时与同伴的嘲笑声传来。
哎…没有大哥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车夫坐在路边回廊的台阶上,他笑着看着劫宁。如果不是知道劫宁的身份。他其实还是很忙的。
孙乾云好奇的问道:“小公子你就这么想进入云州书院?有那么好吗?你知道这些人都是奔着什么去的吗?”
劫宁想了想说道:“并非是多么想进入学习儒礼,事实上如果不是某种不可言说的约定,我甚至都不愿意来到此地。他们这些人...”他指着远处推推攘攘的人群说道:“他们无非就是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靠着云州书院的金字招牌在云州府博一个锦绣前程。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子弟带来这里。发展某种人人心知肚明的人脉。我和他们可不一样。我想去学习儒礼的意义以及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实际影响并与某种想法对峙。总之很重要就是了”
孙乾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对劫宁说道:“很快,某些人就会反应过来,过来帮你的”
劫宁诧异的看向这位孙车夫:“不简单啊?你似乎比一个真正的车夫更加洞悉人心”
“年过四旬,总是多吃了几年盐巴的”
劫宁想着方才这家伙将自己的碎银子收刮一空说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么说不好吧?欺负我年纪小呗?”
“小公子想多了…”
果然,只片刻,自人群之中便挤出来十余人,各个高冠博带气势十足。
劫宁看到这十余人,竟然发现老熟人。早知道就直接睡在怡红院好了,不仅能蹭吃蹭喝,还能狐假虎威一番。哪能被人踢屁股。
长安先生哈哈大笑着,他已经从戮城司那里知道了劫宁的处境。颇有些幸灾乐祸。
当他看到孙乾文时,急忙作揖行礼,其余人等有样学样:“见过院长大人”
孙乾文点头,劫宁有些错愕的看着他。
他低头戏谑的说道:“老头子我正是被你念叨了一路云州书院院长。”
劫宁挠挠头问道:“怎么说也是考教了我一路,能不能束脩就免了吧?你都说这事有些市侩了。实在不行等这些人退去之后,我再想办法。都是‘熟人’了,一点面子不给?”
孙乾文说道:“车钱还差几钱,记得过后给我送过来。我刚刚替你破财免灾的钱也得还我。”
劫宁就要反抗,长安先生眼疾手快走过来,按着劫宁的小脑袋对孙乾文说道:“他就交给我们几个吧,禹相国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作为条件,劫宁的入学需要人尽皆知。嗯…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孙乾文点头道:“我已经提前与墨焕说了,不打紧,让他们折腾去。想让我们出现隔阂,禹相国想的还是浅了。”
他再说这话时,有几人面色微变。长安先生当然已经注意到。已经有了计较。
财帛动人心,非是圣贤人!
劫宁在这十一位贤人的护佑之下,速度极快的来到书院大门前。一路上人群自动分开,露出羡慕嫉妒的神色。特别是某些官宦子弟,一个个气愤的盯着劫宁。
书院门前,这里摆了一张案桌,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有个小书生见几人簇拥着劫宁到来。赶忙起身。
劫宁正要进去,却被长安先生拦着,他笑着对劫宁说道:“跨过这道门,你便是半个儒家子弟了,我可以让你想想,到底要不要继续。”
劫宁抬头看了一眼认真的长安先生笑着说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一步跨过。极为坚定。而人群之中的许多人见到这一幕,皆面色凝重。有些人更是悄悄退出人群。向城外走去。
孙乾文叹息一声,多事之秋啊!
刘长青骑马缓步走来,他在自己的情报组织之内多次见到劫宁劫封的名字,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极为熟悉二人的。但可惜是从未见过真人。汇报结束之后好奇之下过来瞧瞧真人。毕竟还需要打好久的交道。
他来到孙乾文的身边,高头大马比人高。
刘长青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笑着说道:“院长还是难以放下吗?我们相国大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对您虚位以待,包括我这个长史的位置。”
孙乾文笑了笑:“刘长史说笑了,鄙人醉心学问圣贤之道,对官场并不感兴趣。”
刘长青无奈道:“您这是那话点我呢!您明明知道相国大人的想法。为什么就不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大汉皇朝岌岌可危,您难道不能为这天下百姓选一个退路?”
孙乾文摇摇头说道:“我并不认为你们能够承接这滔天因果。回去和你的主子说一声,有些隐于暗处的东西。他甚至还未触及。别到时候悔之晚矣。”
刘长青嗤笑一声,如果大汉皇朝还有其他隐藏能力,那乌江事变就不会如此大伤元气,最终导致如今的局面。且不说如今云州府对待皇朝还算忠诚,并未叛逆。单说滁州,这都多长时间了。大汉皇朝除了要求几州平乱,可做出其他事情?
国运如此,难道还让我们这些个凡俗之人为大汉皇朝陪葬不成?笑话。
孙乾文摇摇头,话止于此,听不听在他人。
他看向极远处的云州书院大门。曾经在那里他的老师对他说过一句话“未得其果,先堪其貌。以避祸自微小处来。未堪其貌而洞悉其理,大事可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