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省心的大嫂
送走了钱家,李家人的心算是落了停儿。最起码几个大舅子对这个未来的妹夫是满意的,比起那个退了亲的秀才好像有感觉。
虽是同一个村子的,跟那个孩子好像一直不太聊的来,还是这个痛快。
钱家别人满意不满意不知道,最起码钱老子是满意的。
李家跟他们一比,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一个秀才两个童生,跟这样的人家做亲家,说出去脸上都有面儿。
这要是将来发达了,也能拉呱拉呱自己家,都是实在亲戚,也说不出什么。
再看人家那院子、屋子,归置的有挨(nai,读二声)有靠的,一看就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家。
再想想自己家里,一阵头痛。
倒是人丁兴旺,可一个个的也不省心。
钱老五今天被灌的有点多,一路上一声不吭的跟着家人像个木偶一样往回走。
钱家老大是个没主意的,看到好酒好菜,啥都想不起来了。光顾着吃菜,连平时喜欢的酒都没喝几口。
对于李家,他无所谓,反正好坏跟自己也没关系。
不过看他媳妇的眼睛滴溜溜的乱转,不是又要整什么事儿出来?悄默声用胳膊肘怼鼓怼鼓他媳妇问到“你这是又咋啦,琢磨啥呢?”
“没你啥事儿,走的你路”媳妇白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钱老大讨了个没趣儿,只得继续闷头走路。
醒过酒来的钱老五,这两天美滋滋的躲在家里琢磨着,啥时候起房子合适,到时候该添置些啥东西。
对了,要不要问问九娘,她有没有想要的东西。
以前在别处看到过一个梳妆台,挺好看的。问问六子他们,也淘换一个来摆在屋里,九娘肯定稀罕。
还有啥要添的,以前真没注意过,不行,得找人问问。
一段时间没出去,这一出去两天就没回来,等他再回到家,刚订好的亲事好悬就要告吹了。
钱家大嫂在李家订亲的席上听了九娘二嫂那句话就上了心,仿佛记得原来李家村私塾先生家闺女跟自己学生是定了亲的。
前段时间隐隐约约又听说那个孩子考上了秀才,退了自己先生家的亲事,在县里跟个什么人家的姑娘成了亲。
这段时间光发愁自家儿子闺女的聘礼和嫁妆,当时就没怎么在意这些事儿。
不行,回去得好好打听打听,不会就是自己这个未来的五弟妹吧?
回去慎了两天,还真找人刻意的去打听了打听。
虽说两个村子离的不远,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的都能传的七七八八。
不过一个是李家当年定亲定的早,另一个就是当时定亲定的悄无声息。当然,最后退亲两家也没到处嚷嚷。
李家是女方,肯定不会到处去嚷嚷,男方心里还是有点心虚,也怕别人指指点点,更是不敢到处宣扬。
所以隔了个村,他们知道的还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这么个事儿。
这一打听就出了事儿,原来真的是刚被人家秀才家退了亲的。别人不要了的,还有脸让他们上门提亲,哪来的底气。
又想到小叔子手里有钱,还有眼看要盖的房子。
老大媳妇心里就开始盘算,这事儿不能自己出头,找了个由头,跟同村嫁过来的那个姐妹就透了话边儿,自己就闪了身。
这边李家村跟九娘退了亲的秀才家,看着被自家退了亲还大张旗鼓的订亲,这是给自己看呢?
当时自家儿子成婚都没敢在村里办席,怕李家闹事,也怕给儿子带来麻烦。
这才几天,是自家不要了的,定个亲还好意思整这么大阵仗,也是个不要脸面的。
这就是人性,自己为恶不是恶,别人只有挨着的份。要是人家过的比自己好或是打击报复就是错。
有意无意的就把这话露出去了,正好钱家那边有那嘴欠的就来打听,两边心照不宣的把这事儿又给整起来了。
虽说小姑子这么快又定亲了,可一看钱家那个就是个没出息的。现在又有人把以前的事儿抖搂出来,李家两个儿媳妇在家摔盆子摔碗拿小话儿给九娘听。
九娘本已平静的心,又一次受到重击,很快病倒了。
钱老五也没轻松多少,被家人提溜过来,一通审问。
钱老五也没瞒着,反正现在已经订亲了,再说这事儿说到底也不是九娘的错。
爹娘听了,想了想,认为这还是门好亲事。
就如老五说的,这又不是那李家姑娘的错,也没再说什么。
钱家大媳妇可不这么认为,其实小叔子娶什么样的跟她没关系,她不过是要借着这事儿,从小叔子的手里再扣出点东西来。
眼看着大儿子就要成亲,手里没多少东西,连件像样的聘礼都没有。
看看老五,光定个亲,那东西看着不出彩,可那样单提溜出来都拿的出手。
再说闺女的亲事说的也差不多了,嫁妆还没影儿呢。
男人就会窝里横,让他出个头,跟老五念叨念叨,这事儿不就成了。结果到了老五面前,pi都不敢放一个。
这几年家里卖粮食的钱都在老爷子手里,虽说搞副业的钱可以各屋自己攒着。自家男人是个没本事的,要是也跟老三、老四那么能干,自己也不至于作难。
不行,这回说啥也得让老五出点血。
鼓动下面几个弟媳妇,说是有这么个人进门,将来说儿媳妇聘闺女别人都得指指点点的。
反正他们家的该定亲的都定了,剩下的还都小,不着急。
几个弟媳妇一听不行呀,他们屋里的这两年也得相看人家了。这哪儿行,就跟着七嘴八舌的把事儿给拱起来了。
钱老五本来没太在意,越听脸越黑,一琢磨,看着自家那位大嫂洋洋得意的嘴脸,心里就有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