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心关难过终将过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烈士纪念堂里,杜严就这么静静地站立在3名烈士的事迹墙前,看着中间那一张刚毅的脸庞,无声地落泪。
没有哭声,没有抽泣。
只有泪水静静地划过他这张同样刚毅,却略显稚嫩的脸庞。
那一年,他才9岁。
那一年,他才上小学三年级。
那一个闷热无比、暴雨将至的下午,当他看到妈妈面色煞白地瘫软在地、嚎啕大哭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穿着军装的士兵来到他家里的时候。
杜严这才知道。
原来他在那一天,永远地失去了爸爸。
“我没有爸爸了!”
他那一声声音稚嫩的哭喊,碎了多少在场大人们的心。
杜严小时候,其实不喜欢爸爸。
因为他们总是聚少离多。
他看着妈妈每天辛勤的操劳,总是想着爸爸为什么不回来帮妈妈。
妈妈从来没有在他的面前说过爸爸一句不好。
她总是告诉杜严,爸爸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他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守护着千千万万个像杜严这样的小朋友。
在杜严的印象里,爸爸也不像其他小朋友的爸爸那样,会给他买这样那样的玩具。
小的时候,他非常的不理解。
为此,他甚至出现了贪玩和叛逆的心理。
但随着爸爸的离开,随着他慢慢地了解了爸爸的过去,杜严便渐渐地开始理解爸爸。
并且最终萌生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参军入伍的念头。
他想要像爸爸一样,守护着妈妈,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值得守护的人民。
许杰的目光,一直没有远离杜严。
当他看到杜严站在那里泪如雨下的时候,许杰终于明白了今天的杜严为什么跟往常很不一样。
他看了一眼墙壁上的事迹介绍。
杜守华(1980-2014),男,华省中南市人,上尉军衔,原中部战区某旅副营。
在“7*20特大洪水”救援抢险工作中,接到上级命令之后,杜守华身先士卒,先后从滔天的洪水中救出被困群众24人。
在挽救两名被困在楼房顶部的群众时,肆虐的洪水冲垮了房屋。
杜守华用尽自身的力气,将两名群众推上了救生艇。
他自己却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
许杰沉默了。
从名字、年龄,他可以轻易地推断出,这位为了挽救人民群众于滔天洪水而壮烈牺牲的烈士杜守华,应该就是杜严的父亲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杜严,竟然是烈士之后!
杜守华牺牲的时候,才34岁。
上尉军衔、副营职,都彰显着他的未来还大有可为。
但是在面对肆虐的洪水时,作为军人,作为人民子弟兵,他没有退缩。
战至最后一刻,直到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
他牺牲的时候,杜严才9岁。
一个9岁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亲。
许杰无法想象,当初他那幼小的心灵得遭受多么大的打击?
9岁的孩子,已经不是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蒙童。
他们已经开始渐渐地形成自己的思想了。
在这样的关键时候,发生如此悲剧的事情。
许杰只觉得,自己的学生杜严没有因此性情大变,已经是殊为不易。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有了追寻自己父亲脚步的想法,想要参军入伍。
不是所有人处在杜严的位置上,都会跟他一样做出这样的选择的。
这一点毫无疑问。
贪生怕死,是人类的天性。
但有些人,却能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许杰看了看烈士纪念堂里陈列着的那一张张照片。
有的已经老旧模糊,有的依然崭新如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正是有着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前赴后继,才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这一传奇?
许杰走到杜严的身边,轻声地安慰。
“他就像一座灯塔,为你照亮了前路。”
“我相信,他会以你为豪的。”
这边的动静,引来9班其他同学们的注意。
班上有很多聪明的孩子,他们看着杜严、看着许老师、看着墙上的事迹介绍,很快便推断出事情的真相。
只要有一个人推断出来,轻声细语之间,同学们便都知道了。
原来一向身姿挺拔、走路像个军人、宿舍里叠个被子都像豆腐块的男子汉杜严,背后竟然有如此令人动容的故事。
原来他的爸爸,是那么一个英勇、伟大的人民子弟兵。
有几个感性的女生,在知道真相之后,便已经开始忍不住地流眼泪。
平时与杜严要好的陆军武、403宿舍的室友张阳他们、还有其他的同学们,一个个地围在杜严的身边,给予他无声的安慰。
很多同学都知道,杜严一直想当兵。
但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杜严为什么想当兵。
杜严的爸爸,是一名真正的英雄。
他也想要像他的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守护脚下大好河山的英雄。
这样的志存高远,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杜严一直想忍住不哭,但坚强如他,再一次看到这一面事迹墙的时候,心理防线一下子就崩塌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实当初这一面事迹墙在创作的时候,年仅11岁的他就在现场。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这面挂着父亲的照片、记载着父亲事迹的洁白墙壁。
今天,6年之后,这是第二次。
是的,6年之间,杜严再也没有走进过这一座烈士纪念堂!
每年清明节扫墓,他都会跟妈妈一起,去爸爸的墓碑前。
但这一烈士纪念堂的事迹墙,他再也没有来过。
小学、初中、高一,但凡学校里组织同学们来烈士陵园祭扫,杜严都会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参加学校的扫墓活动。
一直到今天。
这里,一直是杜严不愿意跨过去的一道心关。
以前的他,虽然外表坚强、果敢,但却从来没有真正地鼓起勇气,冲破这道心关。
一直到今天。
在许老师的安慰下,在同学们的安慰下,在父亲的这一面事迹墙前面。
杜严,跨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