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部署定,欲猛攻中
鲁肃作揖道:“主公,延津大寨而今实则已为曹孟德本寨也!主公仅率5千骑兵,便欲强攻曹孟德乎?”
赵旻哑然失笑。
其人摇摇头:“非也。曹孟德既欲猛攻袁本初后寨,则其人延津大寨守备必然空虚。我率5千骑兵趁虚而入,1战即克之。”
赵旻说得简单,但在场之人无1人相信。
1言以蔽之,便是:主公你1向坏得很,我们信了你的鬼!
赵旻见自己瞒不住这群智力不俗之臣属,只好稍微透点儿底。
“诸公勿忧,我自有妙计。”
众人纷纷摇头,正欲苦劝赵旻不要1意孤行时,臧霸这个兖州人突然想到1事。
“主公莫非有援军?”
赵旻嘿嘿1乐,笑得如颜良般猥琐。
“宣高所言甚是!然则,非是我方援军,实乃曹孟德之援军也。”
臧霸拍案大笑。
“原来如此!主公神机妙算,某心服口服!”
见众人皆1脸狐疑地看向自己,臧霸嘿嘿1乐,正欲开口,便被赵旻阻止。
“此事隐秘至极,宣高兄休要声张。”
鲁肃这时方才想到1事。
“主公所言之援军,莫非与季弼兄赴许都所行之事有关?”
赵旻颔首:“正是!以文先公之能,此事必已办成!”
臧霸嘿嘿笑道:“诸公无需为主公担忧。主公此妙计必可扭转乾坤。”
赵旻站起身,向众人抱拳道:“明日卯时我军便依此行事。诸公若无异议,我等且用饭安歇。”
众人纷纷起身,步骘躬身作揖道:“主公莫非已知曹孟德何时出兵?”
赵旻摇摇头:“当然不知。”
步骘突然想起1事,面露佩服之色,向赵旻深深1揖。
“主公,我等返回前,留于大河河畔密林中之斥候,乃为查探曹孟德动向?”
赵旻笑道:“非止如此,亦为查探曹孟德援军动向。子山,延津大寨距袁本初后寨不足3十里,若行动得当,必可收奇效。”
步骘闻言,隐约猜到了赵旻的全盘计划。
臧霸则肯定了自己的推测,是以其人也像颜良1般,笑得颇为猥琐。
娄圭虽听不懂众人交谈,但其人凝视着这份详尽的军图,已经从中解读出大量信息。
娄圭看得分明,赵旻的作战计划,在糅合自己与臧霸之计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新的变化。
换言之,赵旻虽初至官渡战场,但对于这片战场上发生的1切,赵旻似乎了然于胸。
甚至,战场之外那风云变幻的政局,似乎也为赵旻所充分利用。
娄圭喃喃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主公用兵,庙算何其精也!”
娄圭说得分毫不差,战争本就是政治的延续。
所以,打仗时,双方绝对不能只关注战场,更需要考虑政治层面因素对战场的影响。
自古至今,凡是用兵如神的名将,概莫如是。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将这1点发挥到了极致。
那位伟人、本朝太祖亦然。
所以本朝太祖才会对推崇唐太宗李世民推崇备至。
太祖曾言:“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赵旻熟读并活用的,正是《唐李问对》。
见众人再无异议,赵旻笑道:“明日我等便要各自忙碌,今日我设宴,但禁酒!待我等大获全胜后,再不醉不休。诸公请!”
赵旻匆匆沐浴更衣后,与麾下诸臣属用饭、探讨兵法云云…此处不再赘述。
翌日清晨,甫至卯时,白马城内大军,便尽皆动员起来。
赵旻取出自己抽空设计的人力打桩机、简易砼搅拌机、悬挂式料斗、畜力省力式起重机等图纸,寻来城中匠人,与兵卒1起打造各种简陋工程机械。
赵旻的这些图纸,不但让兵卒们大开眼界,也给了匠人们诸多启发。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赵旻要修筑的工事,是1座小型城,也就是将白马渡围起来、高达3丈左右(约7米)的迷你型城墙。
这城墙后部有门,但紧挨着黄河渡口,兵卒或者敌军,只能从白马城绕行后,渡河进城。
外侧女墙上,赵旻计划修建城垛,以埋伏海量弓箭手。
施工方法当然是支模板、浇筑砼。
砼框架的强度远高于纯木结构和砖混结构,而且不用大量砍伐树木,更环保。
在赵旻这些原始简陋山寨版工程机械应用之下,封截渡口的工事修建速度极快。
工程机械就算再简陋,也是有省力结构的,只要多几组木制滑轮,1头耕牛便可轻易吊起数十石的悬挂式料斗,进行砼浇筑。
所谓砼,当然不可能是混凝土砼,而是以河水、石灰、沙子、碎石及亚黏土掺拌而成的混合土砼。
水泥的技术壁垒…
就算赵旻再牛,以汉末的基础科技,他也不可能攻克这个壁垒,所以赵旻只能从砼的配料着手。
反正只要保证好砼的强度、持久不开裂这两点,有没有水泥区别便不大。
钢筋当然绝不可能有。
这时代连环首刀都脆到吓人,轧钢是啥?
所以赵旻是以麻绳绑扎木龙骨,来替代钢筋笼子。
浇筑砼的模具更不成问题,白马城有的是木匠。
这时代没有雷管炸药,而且赵旻设计的混合土砼,强度大概勉强与m10水泥砂浆等同。
所以,在新型建材、山寨版工程机械辅助下,白马渡被木龙骨混合土砼,围得密不透风。
苟哥担心敌军有人懂施工,所以其人开挖的基础足有近1丈(两米)深。
相信我,若非担心挖出地下水,苟哥赵旻1定会将基础挖丈半深。
这厮为了赢下这1仗,已经顾不得去考虑如何拆除这坚墙的问题。
关键是,这时代的土着们,还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怎样的麻烦。
相信我,强度接近十兆帕的混凝土墙,就东汉这可怜的基础科技,既没有破碎锤、气泵钻和液压剪,又没有简单粗暴的炸药和雷管,拆除爆破难度将极大!
赵旻真缺德!
然则…如果反过来考虑…
不管是曹操和袁绍,面对这坚不可摧的高墙、以及高墙之上密密麻麻的弓箭手…
苟哥就是苟哥。
于是乎,项目经理苟哥现场组织施工,时不时现场培训1番工人们…啊呸!兵卒们的施工技术;鲁肃、诸葛瑾和步骘则居中协调调度人、材、机;两万兵卒、大量匠人齐心协力施工。
不足5日,1座小型坚城便横空出世。
后世基建狂魔体系中培养出来的赵旻,威力竟至于斯。
就连十1年后于潼关大发神威1夜筑冰城的娄圭,此刻都大为惊叹。
这也就是在秋老虎4虐的7月,砼强度很快便能上来。
若是在寒冬腊月…赵旻恐怕也只能学娄圭1夜筑冰城。
4日半竣工后,基建小达人赵旻尚且来不及喘口粗气,便再度开始1系列紧张刺激的部署。
因为…曹操要发动猛攻了。
当这处围堵住白马渡的小城建好后,赵旻又化身为监理工程师,率匠人们进行竣工验收。
他刚刚验收完毕,正要开开心心宣布竣工之时,便有1名斥候远远疾驰而至。
那斥候见此处如变戏法1般,陡然立起1座雄城,好险没跌落马下。
万幸赵旻眼疾手快,1个箭步蹿将出去,及时将那斥候扶住,方才避免悲剧发生。
那斥候直勾勾地盯着赵旻尚未来及宣布竣工的雄城,口中喃喃道:“神迹!真乃神迹也!”
赵旻好气又好笑,忍不住轻咳1声。
那斥候登时反应过来。
其人单膝跪地,抱拳道:“主公,援军已至延津。”
伟人对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推崇备至,文中之言的的确确是伟人之言。
云某不像那个所谓砖家李侗某不列文献不做实验,各种胡言乱语张口就来。
《唐李问对》1书,很可能是北宋阮逸根据《李靖行述》、《韬钤秘录》和《卫国公手记》诸书编撰附益而成。
因为《李卫公兵法》已失传,所以《唐李问对》便被后世人视为李世民、李靖兵法之精髓。
《唐李问对》的理论依据,几乎均来源于《孙子兵法》,但又对《孙子兵法》中的理论进行了全新诠释。
关于类似3合土的混合土砼,真实情况绝非云某在小说中所言,诸位大大千万不要实验。
砼虽分为水泥砼、硅酸盐砼、沥青砼、石膏砼、聚合物砼等多种,但其均具有1点共同点,那就是必须具备凝胶材料。
赵旻的混合土砼,虽含有凝胶材料,但其结构极不稳定,不加木龙骨还好,加入木龙骨反而不容易聚合。
而且,这种砼强度增长极慢,没有7天养护期,强度1定达不到使用要求。
赵旻毕竟没有将材料进行粗加工。
1切都是为了情节需要,请诸位大大见谅。
还是有些短?
那咱们聊聊《3国志》不见记载的袁绍平黑山贼吧。
陈寿先生的《魏书》不同于《蜀书,因为陈寿是蜀国人,陈先生的魏书资料来源于鱼豢的《魏略》和王沈的《魏书》,鱼豢是魏武铁杆粉儿,其人虽惯爱吹曹老板,毕竟还有些节操…
但王沈是司马家的舔狗,这厮坏得很!裴松之先生曾破口大骂王沈歪曲事实,罔顾真相。
咳咳,跑题了…
总而言之,以这2人的1贯风格,他们会如实记载袁绍吗?遑论,他们必须刻意回避曹操曾屈居袁绍幕府的敏感往事。
于毒是黑山酋帅,在《后汉书》中以“干毒”形象出现。
黄巾、黑山、白波匪众,自相冠字,名多失考。
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典略》
注:“冠盖”即州郡豪强。
张晟喜乘白马,号“张白骑”。
郭泰信奉太平道,号“郭大贤”
注:大贤即大贤良师,黄巾酋帅常用此号,张角亦自号“大贤”。
褚氏轻矫骠捷,号“飞燕”,即张燕。其张姓源自故主“张牛角”,未知牛角指代何物。
诸贼帅另有“张雷公”、“李大目”、“左髭丈8”、“于羝根”等等。皆以外貌或声音特征得名。
注:“雷公”即大嗓门儿;“髭丈8”即唇上饶须;“羝根”即山羊胡子,指下巴饶须。
于毒之名颇怪异,应是诨名。其初平2年(191)率军十万入兖州,陷东郡,杀郡守王肱。袁绍遣部将曹操入东郡,击破毒。操遂为袁绍外藩,驻军东武阳。
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武帝纪》
曹操讨平于毒,离不开袁绍的武力扶持。
曹操在初平元年(190)兵败荥阳,全军覆没。赴扬州募兵,又在龙亢县遭遇兵变。“不叛者5百余人”,惶惶如丧家之犬。
还到龙亢,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5百余人。--王沈《魏书》
初平2年(191)的曹操,不过是无兵无地的“落魄中年”,寄居袁绍麾下。同年袁绍驱逐州牧韩馥,霸占邺县,颇疑曹操戮力其中。
曹操无兵,镇压于毒(191)的兵源无疑来自袁绍。
注:于毒兵十万,曹操兵5百。若无外力援助、无异羊入虎口。从接受袁绍表奏、也可看出曹操此时的阵营和身份。
袁绍支持曹操,除了曹操是自己少年时代的“奔走之友”,也出于利益角度。
袁绍与曹操皆为豫州出身(曹氏出谯沛,袁绍出汝南),按汉末“3互法”,袁曹2人均无法担任本州牧、守、刺史。为声明自己对领地的所有权,袁绍自领冀州,而曹操则是兖州刺史的备选。
公山(刘岱)为黄巾所杀,(绍)乃以操为兖州刺史。--谢承《后汉书》注解
注:《3国志》和《后汉书》言曹操自领兖州刺史,皆为时讳,其时(192)曹氏为绍外藩,不可能自领刺史,必为袁绍任免\/表奏。
与曹操性质相似者还有山阳太守袁遗(豫州汝南出身),袁绍系扬州刺史,制衡袁术;
袁绍遣袁遗领(扬)州,败散,奔沛国,为兵所杀。--《英雄记》
注:袁遗先为袁术所逐,后败死沛国。大概率为陶谦所杀。
又有会稽周喁,袁绍系豫州刺史,制衡术将孙坚。
袁绍遣会稽周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吴录》
注:袁术自领扬州牧和徐州伯,孙坚是袁术任免的豫州刺史。
类似情况(自置牧、守、刺史)在公孙瓒和袁术阵营也很常见。不多展开。
于毒败走东郡。两年后(193)再度兴起,攻陷邺城,袭袁绍老巢。
可知黑山军中,于毒无疑是抗袁派代表。
然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黑山军中,除于毒为代表的“抗袁派”,还有陶升为代表的“骑墙派”。
仔细阅读邺城叛乱始末,会惊奇地发现,袁绍被质押的家属,竟被黑山酋帅陶升送回。
(黑山)贼陶升者,故内黄小吏也,有善心,独将部众踰西城入,闭守州门,不内他贼,以车载绍家及诸衣冠在州内者,身自扞卫。--《英雄记》
注:内黄县,与邺县同属魏郡。
注:陶升在黑山军,自号“平汉将军”。黄巾有“平汉”部,疑即陶升。
陶升因投诚之功,被袁绍表奏为“建义中郎将”。
(袁)绍到,遂屯斥丘,以陶升为建义中郎将。--《英雄记》
这个职位十分值得玩味。背后反映了两大势力分野。
其1是黑山军内部的势力分野;其2是关中军和关东军的势力分野。
黑山总帅是张燕(即褚飞燕)。
从黑山内部的实际状况(人众百万)看,基本各自为战,张燕不过是黑山联盟的名义首领。而张燕这个总帅,在灵帝朝曾接受汉廷招安,官职恰好是“平难中郎将”。
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张)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魏书8张燕传》
陶升被袁绍表奏的“建义中郎将”,与张燕的“平难中郎将”职级相同,且皆为杂号。无疑是袁绍对黑山内部的分化。
注:曹操后来有样学样,表奏刘璋为振威将军,璋兄刘瑁为平寇将军,导致刘瑁“狂疾暴死”。
陶升相当于袁绍拥立的“新任黑山盟主”,与张燕分庭抗礼。
注:陶升的性质与“刘虞之于刘协”类似。
同时黑山军内部还裹挟进1个奇怪的人,叫壶寿。
这个壶寿身份较特殊,是长安伪政府任命的“冀州刺史”。
袁绍之杀冀州牧壶寿,袁术之杀扬州刺史陈温,李术之杀扬州刺史严象,刘备之杀徐州刺史车胄,比比皆是。天下大乱,互相残杀,纲纪荡然,可哀也已。--《通鉴》
此时袁绍恰恰自领冀州刺史,而袁绍阵营拥立刘虞,不朝献帝。
毫无疑问,壶寿是李傕、郭汜等人在关东地区安插的“人形楔子”,与袁绍系的曹操、袁遗;袁术系的孙贲、吴景;公孙瓒系的严纲、田楷等人是1个作用,都是“申明主权”所用的棋子儿。
注:孙贲,袁术系豫州刺史;吴景,袁术系丹阳太守。
严纲,公孙瓒系冀州刺史;田楷,公孙瓒系青州刺史。
袁术出身豫州,避嫌而不知足,竟自领2州(徐州伯、杨州牧),贪欲逼人。
关中系冀州刺史壶寿,投奔黑山贼,乍看之下颇为怪异,其实也在情理中。
与袁绍做对的黑山总帅张燕,挂着灵帝敕封的“平难中郎将”。而关中军阀拥立的刘协,恰恰是灵帝幼子。
故壶寿完全可以凭此关系(灵帝父子)与黑山军牵线搭桥。
反倒是关东军拥立的刘虞,本皇室支属,昭穆疏远,无法与灵帝系的黑山军攀附关系。故2者视同寇仇。
联系建安元年(196)曹操上洛,大杀朝臣,亦可窥见端倪。洛阳宫变中,汉廷尚书冯硕,侍中台崇(1作“壶崇”)1并诛死。
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后汉书卷9-孝献帝纪》
注:“壶”与“台”的繁体写法极为接近,推测“壶崇”为是。
以姓名推断,壶崇与壶寿大概有亲属关系,是曹操-袁绍阵营的死敌。壶崇之死,反映了关东军与关中军势力对抗的外在延续。
以上即“黑山陶升事件”背后暗藏的两大阵营分野。
骑墙派陶升,先随于毒攻陷邺城,囚禁袁绍家属;又携绍家属出奔,改投袁绍。其1系列反常举动,反映了黑山军内部的分裂状况。
这就引出下1个主题,即袁绍阵营对黑山黄巾的拉拢与控制。
搞革命,就是要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朋友搞得少少的。
袁绍对于黑山和黄巾的拉拢分化,是1以贯之、不遗余力的。
注:黑山亦自号黄巾。下文以“黑山”特指黑山黄巾,“黄巾”专指青徐黄巾。
初平3年(192)青徐黄巾入兖州,先杀任城相郑遂,又杀兖州刺史刘岱。此时屯驻东平国的青徐兵,向北则威慑鲍信(济北),向西则兵胁曹操(东郡),故曹操与鲍信结盟,共抗黄巾。
以上是背景知识,简单提及。
可怪之处,在于青徐黄巾为何要入兖州。
除了这支流浪兵团去年(191)分兵4出,遭到地方牧守的镇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青徐黄巾想和“黑山兵”会合。
初平2年,青、徐黄巾3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后汉书公孙瓒传》
兴平2年(195)袁绍部将臧洪,据东郡叛乱。臧洪写给陈琳的信中,点破当年(192)的阴谋。
即:袁绍曾勾结黄巾。
这1点,前文提过。
此黄巾无他,唯有初平3年(192)入兖州的青徐兵。
臧洪甚至隐晦地说出“散3年之蓄”,将时间直接倒推回了敏感的初平3年。
况仆(我臧洪)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3年之畜,以为1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魏书7臧洪传》
注:金城指东郡。
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何王沈《魏书》和《3国志》对袁绍记载颇多散佚,且对曹操的兴家关键节点(191)如此避讳。
袁曹联军,确实曾经勾结黄巾,大耍鬼蜮伎俩。这些秽史是断断不能修入国史的。
还有另1种解释。说臧洪是1语双关。“黄巾”不仅指代青徐黄巾,也指代黑山黄巾。因为黑山兵亦有黄巾之号。
袁绍对黑山酋帅是且拉且打的态度。
对张燕、于毒等顽固分子,大力绞杀;对于陶升等“心存善意”的中间派,则大加利用;甚至还有被袁绍完全策反的“革命分子”,比如眭固。
注:眭固,小字白兔,黑山酋帅之1。颇疑眭固本字元进,但与其卒年记载冲突。
建安5年(199)河内太守张杨被部将杨丑所杀,黑山眭固又杀杨丑,据野王县以响应袁绍。此时曹袁大战1触即发,曹操袭杀眭固,进屯河内,与袁绍翻脸。
(张杨)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魏书8张杨传》
眭固记载不多,不过看他响应袁绍号召,甚至将兵欲北合绍;可知其被袁绍完全策反。而此时黑山主力尚在,同年(199)张燕还曾遣兵支援公孙瓒。黑山主力在建安十年(205)才率众降曹。
可见袁绍对黑山诸帅的拉拢分化,是1以贯之的长期政策,且颇有成果。
袁绍作为河朔霸主,虽然性格猜忌、阵营矛盾丛生;但同时也具备雄主的部分特质。
即“通权变”。
袁绍对黑山军中的“顽固派”,大力剿杀。青牛角、郭大贤、李大目、于羝根、左髭丈8、于毒等人,皆遭袁绍剿灭。
注:袁绍平黑山,其中不乏曹操和吕布的参与。但事多避讳,不能尽知。
(袁绍)斩(于)毒及其众万余。遂寻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8等皆斩之。
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羝根等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后汉书袁绍传》
袁绍对黑山军中的“骑墙派”,则大力拉拢。看其对陶升的任免:“建义中郎将”,便可知其1语双关,1石2鸟(见第2章),颇有手腕。
袁绍对黑山军中的“亲袁派”,更是不遗余力的扶持。眭固等人的势力甚至跨过兖州(曹氏势力)南下司隶,将袁绍的旗帜插到了洛阳附近(河内野王)。
汝颖黄巾,在官渡之战时亦响应袁绍,在曹操后院儿放火。
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袁)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武帝纪》
这也侧面证明了当年臧洪所言“袁绍暗通黄巾”的丑事儿不仅属实,甚至形成了企业文化。
袁绍的权术手腕颇为老道,令人侧目。
可惜袁绍作为史书中的失败者,其许多功绩(尤其是镇压黑山)被有意无意地抹杀,颇有“因人废事”的惋惜。
以至于,不明真相、还不愿深扒历史的某些后世人,人云亦云,说袁绍就是个窝囊废…
也不知,曾在袁绍幕府长期任职、甚至1直被老大哥袁绍扶持的曹老板,听到这番话后,将作何感想。
孤雄才大略,居然被1个“窝囊废”扶持?呼来喝去?吆5喝6?赢了官渡之战还得再受这“窝囊废”两年欺负?
不明真相、还不愿深扒历史真相的人们,你们可长点儿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