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浙江卫所弊端(下)
另外,武官世袭这个问题太过于严重了!
膏粱世袭,哪怕是还在襁褓之中的,甚至是乳臭未干的小子都能中格,在军中获得一官半职,
他们这些人,你能指望他们会知道兵马是何物吗?会知道那剑矛弓矢为何物吗?会懂得与普通军士同甘同苦吗?看书溂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不会,大多数人都不会,除了极少部分的,像是将门世家出身的,要靠军功传承的,就比如北方边军的诸多将领,以及戚继光这些人。
其他更多人都只是为了衣食奔走,平庸无能
但是很遗憾,就是这些人反而身居高位
而那些个材力忠勇之士呢??那些本本分分当差的穷苦军弁呢?
唉,不提也罢!
戚继光,甚至于朱载壡都不愿意轻易去碰这一块。
没有错,哪怕是身为太子的朱载壡,到现在为止,也不会选择去动这一块,动了这一块,就是找死!!
因为这牵引出来的利益集团太过于庞大了。
要知道,这所牵扯出来的不单单是那些个武官们,还有文官们。
那些文官们通过兵部和都察院将触角伸向了袭职武官这一块上。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那些个武官想要安安稳稳继承父辈,乃至祖辈的军职,就必须要纳赂权贵!!
而那些权贵,除了一部分的勋贵之外,更多的就是文官。
这种恶习都是文官的错!!
原本武职袭替还算正常的,也有着很正规的流程。
在明初的时候,大抵就是洪武永乐年间的时候,这卫所的袭替是由五军都督府负责的,也就是勋贵集团控制的。
每年都有两次,分春秋进行考核比试。
那些想要继承自己先辈军职的后进生们,往往都是些年到二十的小壮伙子,若是在第一次考核当中不中,那么就只能食半俸,若是第二次考核还不能中,那么就直接剥夺军职,贬为正军。
这样严苛的考核制度,保证了整个军官队伍相对来讲的战斗力,不至于崩盘。
但是土木堡一战之后,整个勋贵集团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变得一蹶不振,那选武官的权力也被文官集团所攫取了。
至此,整个卫所当中的武官袭替正式走向下坡路。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袭职,变成了可以花钱的一个门路,原本的考核也就形式化了。
袭职考虑的不在是个人将领有多少能力了,而是看家底有多少丰厚了。
远的不说,就说那最近的一个例子。
李成梁,作为东李西麻两大将门世家之一李家的开山者,他的袭替之路就走的很是艰辛。
虽说李成梁在少时就展示出不凡的才华,更是有大将之才,堪称英毅骁健,唯一缺的就是没钱啊。
他的父亲退下来之前,留给他儿子继承的是铁岭卫指挥佥事。
但是嘉靖一朝,已经不比永乐年间了,这想要继承军职,要靠银子了。
他一直无法继承那军职,其中原因就是给的钱没有到位。
直到了他四十岁之后,这才通过生员这个身份继承了他父亲的军职,此时已然到了不惑之年!
长达二十多年,他父亲的那个铁岭卫指挥佥事其实并没有空着,而是被更有钱的人拿去了,不,应该是买去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得益于这帮子饱读孔孟之学的文官们之福,纳银买官,居然不算是腐败,而是名曰开纳的合法行为。
真扯淡啊,这帮子文官!!
若是没有记错,在正德年间,也就是皇权与臣权相互交锋的时候,开纳制度被确定了下去。
最开始是兵部左侍郎,兼着那御史台的左副都御史文贵,对,就是那个混账玩意向着当时的正德帝提交了一份题本,其中的内容就是允许在九边,以及京军当中实现开纳,允许军、民纳银升授军职。
其中啊,这百户是一百五十两,指挥佥事是四百两。
那李成梁之前就是因为交不出这四百两,被一直耽误了整整二十年!!
这帮子混账玩意,把国家当做了什么?把官职当做了什么??
好在他们这帮子文人还算要点脸皮。
一般通过纳栗纳银补官得来的官职,都是虚衔,会在兵部的堂稿上标注有纳级二字,而且只止于原卫带俸。
另外就算是带俸,也是不支全俸,不世袭,算是做了一个补救,但是这有什么用,这完全就是屎壳郎镶金边啊。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不系军功而盲升,这是对于整个军队战斗力最大的破坏!!
这帮文官罪该万死!
而那些通过纳栗纳银得来的武官,他们会去好好带兵??不,不可能的。
他们所想的是把军队变成劳工营!
让自己的钱能够成倍的拿回来。
这就导致大部分的正军,就连日常的操练都完成不了,都被各级军官拨给做工,困于占役。
又是克扣军饷,又是强迫他们做工,被当成劳工来占役,这生产队的驴也经不住这么造呀。
在嘉靖年间,大量的士卒逃亡已然成为了常态,就算是那些个见在的,也都是老弱尪羸,不堪守战。
这一状态导致嘉靖后期出现了一个极大的笑话,那就是应天府,也就是整个大明帝国的留都,留都啊,被几十个倭寇给围了!!
这还是武力充沛的大明吗??这能想象吗??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整个浙江啊,四十八个卫啊,多少士卒啊,养着多少人啊,居然没有一人能撄其锋,最后还是取自于淮扬地区的民壮才解决了问题。
这足以证实了这世兵制的腐败程度已经到了必须要改的地步了。
等到了再往后啊,整个卫所制度彻底崩盘,在九边需要用那些个家丁,就连边军也崩盘了,在北方平定民变,则是要用盐丁矿徒,在南方则是需要借助狼土,整个卫所兵几乎是再也没有登上历史舞台了!
就在戚继光对着整个卫所制度感叹万千之际,一道声音传来。
“戚将军啊,这近年来,多有听闻您的名声啊,这江南一地,领兵将军当中,戚将军的声名无出其右者。”
兵备副使一脸谄笑地朝着戚继光说到。
“呵呵,哪里,哪里。”
戚继光微微一笑,而后双手一个抱拳,回了一个礼之后,也打起了官腔,“这杭州卫所,本将也一直有所听闻啊,都说这卫所在魏副使的治理下,...呃,如日中天啊。”
戚继光的情商可以算得上是一众将领当中最高的啦。
这一番话也没啥子架枪带棍的,自然听得那兵备副使心情舒畅。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说完这话,之后,戚继光便直接又是一个抱拳,而后跨上马,重新来到聚集在城门外的新军军士们面前。
一声高喝,传达出了他今天的另一道军令。
“众军士听令!!”
戚继光气沉丹田,一声怒喝之下,其声音就宛如敲鼓一般,“全军进城,不得扰民,按队进入,不可冲撞插入,另外,全军准备唱军歌!!”
所谓军歌,其实就是之前朱载壡所搞出来的,但是戚继光其实也搞出来一个,当然了,现在为了韬光养晦,所用的还是太祖时期的战歌作为军歌。
但是朱载壡的另一项思想教育工作已经开始了。
那就是每天晚上,集中军士们,一并去听那全本说岳。
这岳飞作为忠君爱国的具体象征,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且这故事性极强,对于那些个没有太多文化的军士们来说,更有吸引性。
同时,朱载壡为了让全本说岳能够流传的更广更深一些,特意让徐渭和戚继光在浙江乃至南直隶各地招募说书人。
这说书人为了满足整个军队上万人的需求,足足找了上百人,这些人都被要求熟悉全本说岳,而且还要带有感情的诉说。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样一来,每天晚上,经历了一天操练的军士们,本身就是头脑空白,全身放松的时候,这时候再来上一段全本说岳里的内容,说说那岳飞抗击金人的事迹,说说那岳飞保驾皇帝的事迹,说说那岳飞母亲给岳飞刻字的事迹。
这几个月下来,深有成效啊。
整个爱国的思想其实已经被潜移默化到了新军将士们的心中,现在每一个军士们都能顺口说出几段全本说岳内的内容了。
这是个好现象啊。
这说明了朱载壡的思想治军的法子,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
当然了前提是要对军士们好。
这一点朱载壡乃至戚继光做得都很不错。
这样一样,一支有思想有战力的军队,必然会成长为朱载壡手中的一把钢刀!!
当然了,其实不单单是全本说岳一本书,朱载壡其实是让归有光为首的文人们去编写三本书的。
岳飞只是其中一本,还有另外的关羽传,以及皇明英烈传,这两本书也是起到统军思想的作用。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过这两本因为没有底子,所以编写出来可能要多费些时间吧。
“望神州....\
戚继光高居在马背之上,挺直了身子,而后猛然一声大喝,“百姓苦!!!”
这戚继光的话就像是信号一般,都不需要用什么号炮,或是鼓声了,整个军队瞬间开始沸腾了。
他们对于这军歌早已让熟于心了。
顿时一阵歌声在整个天际之间响起,“千里沃土皆荒芜——”
后面的军士也开始加入了咏唱的队伍,“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不,不能叫做咏唱,这是喊出来的,这是上万人齐声喊出来的。
那气势,那声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只剩下歌声在空中飘远,“好男儿,别父母,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