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拜师郑国指明路,龙蛇至此分真伪 下
“大王你猜的没错,郭家的背景就是赵孝成王就受宠,那时候是郭开之父,现在赵王迁手下宠臣郭开就是其子,所以能以商只是不怵郭家势力,已经很不错了,可见吕相邦的商业能力的确独步天下!”
秦王政明白了,郭开之父是赵王的宠臣,以势可以逼人,仅凭商业能与之较量,至少在吕不韦之前,没有人能做到,这就说明了吕不韦的厉害了。
“那我父王呢?”
“先王那时候是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我父王孝文王有二十多个儿子,先王实际上那时候不得父王喜欢,所以送到赵国去了,临行前,还是我在十里长亭送他的,后来长平之战,秦赵关系恶化,所以他的处境更差,甚至几次三番差点被赵王处死,九死一生,所谓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吕不韦见到了先王,看先王谈吐非凡,异于常人,却没有多少人愿意跟他交流,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当时秦王之孙,秦太子之子,于是就有心结识!”
秦王政没有再继续问,这些没有人跟仔细自己说过,知道大家因为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告诉自己,所以还不如安心的作为听众。
“那时候吕不韦在先王身上投了许多钱财,壮大先王的名声,这就是当年的一掷千金,吕不韦将黄金给先王,让他一掷千金!”说到这,麃公一声长叹,也就是这时候,王位开始离自己越来越远,虽然自己现在无所谓了,但是说起来还是多少有些遗憾。
“在吕府之上,吕不韦宴请先王,没想到你母后那时候调皮,混在舞蹈的人群里,估计那时候吕不韦关注点在先王身上,没有注意到,结果一曲舞毕,先王就看上了风华绝代的你母后,虽然先王离开吕府,但是先王念念不忘,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吕不韦知道后,为了救先王,忍痛割爱,将自己最宠的妾室送上,那一年,你母后只有十七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季节。”
“那寡人呢?”
“你是想问,坊间传说的‘大期生政’?”
秦王政脸上一阵尴尬,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嬴秦部落虽然本来是少昊后人,却发于陇左,一直与西戎为敌,连外族都知道非处女处子女人第一胎不能要,我嬴秦部族如何不知?对于此,你母后进入质子府第一个月,就先王当年的西宾暗地里用药,那是堕胎药,所以就算你母后当时怀有生孕,那也会被打掉,所以你母后生下的孩子是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孩子的!”
“伯父你是说……”
“大期生政就是一个笑话,不过,臣不知道你母后如何让吕相邦相信这大期生政,我等王室为何不出现辟谣,你可知道为何么?”
秦王政脑子转的很快,是的,嬴氏王室是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王权旁落的,父王可是将军权交给他们,他们居然没有出现验证,也没有出来辟谣,这是极其反常的事情,秦王政马上明白了其中要点,要知道嬴秦在关中发展几百年,仅仅樗里子这一分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都有近千人,更何况其他嬴秦子弟,族内如先祖孝文王生二、三十儿子者也有好些人,嬴秦王族早已经有几十万人之众,这是秦国最强的力量,秦国王权最可靠的力量,怎么可能都眼睁睁地看着王权旁落,鸠占鹊巢这种事情发生?想田陈篡齐,那是人家花了几百年才完成的,吕不韦在秦国只是短短的十年不到,根本没有这种基础。
“伯父,是你压下来的?”
“是的,是老臣压下来的,放心好了,只有王室核心人员是知道的!”
“也就是说,这样让吕相邦更加尽心尽力!”
“我秦人没有治理之才,所以经常使用山东六国之才,没有大商之才,才会在战场上获胜,取得的胜利成果,在交易中又将这些财富流到山东六国之手,所以,你对待吕相邦,在没有亲政之前,不管如何,要真心将他当做亲生父亲一样尊重,明白么?”
秦王政那还不明白,吕相邦的作用很明显,大秦上下除了军队,他就是核心,他不只是增加了所有人的效率,重要的是,老秦人是很能打战,但是在秦王政分析过,在商场上是秦人天生了劣势,数百年来,特别是商君变法以来,实力大增,但秦军很难东出,根本原因就是秦军在战场上得到的,很快在商场里,由于商战人才问题,财力又被送回了六国,就不该跟他们通商,所以商君说的对,重农轻商,没想到麃公也明白了。
但是没有商业,大秦太吃亏了,国家怎么可以没有商业呢?直到吕相邦来到之后,在吕相邦的带领下,六国很难在这秦国得到太多利益,而且巴蜀的巴家、焉氏山的乌氏等也慢慢靠向嬴秦王室,这点从巴家赠送钱财为自己修建陵墓,乌氏将所有最优质的战马只提供给秦国军队就知道了。
所以吕相邦对于大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至少目前不可替代,除非十年后,商业的手段被老秦人学会了,那时候有大贤替代才可以,两者缺一不可。
“可以告诉母亲母后么?”
“不用,老臣认为你母亲母后心知肚明,只是她认为还是有些许机会是吕相邦的!不告诉她,是为了你好!”
秦王政豁然明白,因为这样表现更真实。
“还有,既然你母后本来就是吕相邦的妾室,有些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麃公叹了一口气说道。
秦王政无奈的点了点头,只是万安宫的动静未免太大了吗,据说声音都传到宫外了。
“不过,为了节制吕相,先王特意分封了昌平君和昌文君,昌平君和阳泉君不同,昌平君的才华和见识不是阳泉君可以比拟的,这些年虽然无所建树,但是吕相也找不到废除他的理由,可见此人不简单,反而阳泉君此人虽然大恩于先王,居功自傲,总以为先王应该赏赐更多,他却忘了,他的本领就那么一点,烂泥扶不上墙,所以,先王提拔了昌平君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