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考古档案之神秘亡语 > 第三十五章 神巫之踪(一)

第三十五章 神巫之踪(一)

我们在左边通道内发现的房间里,发现了大量的旧档案盒,非常意外的收获,我是真没想到在这深埋的地下工事里居然开盖有惊喜。尤其是小范总还给我来了个双重惊喜,我故意佯装不经意的看了一眼下面那只矮墩的档案柜,满脑子都在想等下让小范总怎么找理由支开老吴,我好偷偷打开它。

小范总在入口处发现墙壁上写了标识“A3”,应该是这个房间的门牌号牌,旁边有电灯开关,是那种老式的栓动式开关,伸手“啪嗒、啪嗒”试了试,毫无反应,头顶上的灯泡亮都不亮,周围还是一片黑暗,他也是想瞎了心,毕竟这里几十年都没人来,怎么可能还有电源?

我自顾自的拿着手电光去照墙壁上贴着的那些资料,发现这里面内容很不简单,墙壁上贴了满墙的纸张和照片,不知道是什么人所做。吴师傅则是站在靠墙的货架上摇摇罐子,看看上面摆放了些什么。

小范总从来都懒得去看文字研究,和吴师傅一样,对架子上的东西颇为感兴趣,走过去看看,还叫我一起过去,我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吴师傅手里拿着个类似于玉器的残物,见我过来了,吴师傅就把东西给我,自己远远站在一旁。我拿起在手电光下仔细打量打量,发现架子上有不少玉石残片,大多残缺不全,色泽也不尽相同,有的发白,有的发黑,还有的尚有绿色,而且都分开摆放,架子上还贴着标签,上面字迹早已模糊不堪。

我想了想,猜测这些应该都是当时考古队的工作人员用来分门别类的,这些残片,还有外面那两张怪异的人脸雕像,应该都是从遗迹中发掘出来等待修复的。这些残片和小石子一样,分不清楚什么是什么,应该是先放在这里,等以后发掘出更多的同类物品,能够拼凑修复成一副的器具再封存,很明显这里的工作没有进行完。

我手里的这个东西相对来说体积要大一点,试了试手感,也不知道是个底座还是什么,是个残品,外表看是扁扁的长方体,但是里面又是圆形的洞,有明显的断开处,肯定是从从某个大件上掰断的,而且通体皆是裂纹,好像被火烧过,我低头苦思在我的所学所知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类似它。

旁边的小范总拿着掂量掂量,好奇的问:“我感觉像个烟灰缸,我办公室桌上就有,古人不也抽烟袋吗,就不能有个烟灰缸嘛。”

“纯属瞎扯蛋。”我没好气的驳了他一句。

小范总急眼了,说:“那你说个理由我听听。”

我瞧他不学无术的样子,没奈何只好给他解释一下:“古人和你不同,古代人不抽卷烟或者雪茄,只抽烟袋,也就是水烟或者旱烟。”

“我知道,纪晓岚那种。”小范总赶紧抢答。

“是的,那种就是旱烟。”我回答,“这种抽烟袋的行为,应该是在明朝的时候出现的,从南洋一代海外传入,经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进入中原,主要是传播了烟叶的种植和制作。抽这种旱烟,也就是俗称的烟袋锅子,有谁是往玉器上磕打烟灰的?不怕磕碎了?”

“那备不住人家古时候帝王将相有钱有势呢?”小范总追问,“坏了就换,反正有钱,就爱这么造。”

“你们家不亏是干工程的,工地上就缺你这种一级抬杠选手。”我翻着白眼说,“就算有钱,那秦皇汉武也没谁和你一样,一边叼着华子一边开会,这边跟蒙恬说不过区区匈奴带一帮人干了他们,那边就顺便把烟头给掐玉石碗里了,可能吗?火烧可是会对玉器带来极大的破坏。”刚说完这句话,我忽然一愣,想到了之前在外面看到考古区着大火的事情,冥冥中似有天意,这些玉器碎片上有被铁锈腐蚀过的痕迹,也有被火烧裂纹的痕迹,莫非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范总的神情也是一愣,估计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当着吴师傅的面也不好明说,只好随便打个哈哈敷衍过去:“那是、那是,那不是秦始皇开会,那是铜锣湾扛把子开会。”

“不过……”小范总有些兴奋的看着我手里的玉器残片,“会不会很值钱?”

“难。”我摇摇头,递给小范总拿着,“我虽然不懂古玩,但是有些常识还是知道的,玩这种东西大多讲究个品相完整,这里都是残片,而且腐蚀严重,东一块西一块,连个碟子都拼不出来,要不是当年考归队的工作人员做过简单的清理和修复,恐怕是不是玉器都不知道,想要卖钱那是想多了。”

其实这里的东西就这么楞看是没用的,我一个外行人哪能看出其中道道来,回头看看桌上和墙壁上那些资料,觉得还是有必要结合这些资料来调查,我现在要搞清楚的是三件事:一是这个遗迹到底怎么回事;二是考古队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三是……这个房间里的资料到底是谁写的,我总感觉在这地下工事内有个保存这么完好的房间实在古怪,刚才外面那个他们看见的所谓人影暗中招手把我们引过来,难道就是为了让我们发现这里吗?

桌上和墙上的资料都很多,内容丰富,甚至有照片,但有个细节,我试了试桌上那些档案盒,手感很轻,打开一看全部空的,抽屉里也是空的,应该在撤离前把全部清空了,小范总纳闷的问:“那为什么墙壁上还剩下不少东西?”

我略微想了想,推测说:“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墙壁上这些资料不是公家的,撤离的时候,不需要上交。”

墙壁上这些资料我粗略的看了一下,有照片有资料,很明显,是在追查什么事或物的痕迹,留在这里有年头了,不知道是谁写的。我摘下其中一张老式相片凑到手电光下细看,由于年代太久,照片严重褪色,画面全是裂痕,已经无法看清楚了,只能看到大概,是一群人的合照。

照片背面写有“1981年11月22日考古队合照”,落款是“小焦”,想必又是暗恋祁老师的那位姓焦的老同学拍摄的,他不是考古队的正式编制。我数了数,照片里一共15个人,没错。虽然大多已经看不清楚样子,但是我一眼就认出来谁是祁老师,站在最左边那位就是,因为这么多人里,只有她一个人穿着紫红色的毛呢大衣,和她之前那张单人相片一样,不是她又是谁,她资历最浅,来的最晚,所以只能站最外面。

我注意到,照片的左边共有十一人,全部身穿便装,右边四人穿着旧式军服,分的很清楚,最前面的一排坐着的人中,有个身穿皮夹克,戴着藏青色贝雷帽的人,翘着二郎腿,打扮的挺洋气,看来他就是那位老海王了。

我把相片小心翼翼的合在日记本里,希望能带出去看看能不能做做修复工作,让看得清楚点上面人长什么样。整个过程吴师傅都站在小范总身边,距离我不远,我只好下意识的用腿挡住桌子下面上锁的文件柜,佯装认真查看墙壁上的信息。

我意识到干这件事的人在祁老师的日记中应该从来没有提到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墙壁上有很多文字是一种之前从未见到的笔迹,字形扁方,笔画圆秀,间架方正,小范总看的直咂舌,问我:“这字和印刷的一样好看,估计是有什么名堂吧?”

“嗯……确有来路。”我点点头,“这人的字八成是学过宋代赵孟頫,赵孟頫的字很好认,亦行亦楷,笔画舒展老成,彼此呼应,自称一家,我们国家后来人练字,赵孟頫的字也是一种常用的模板。”

“不过嘛……”我用手比划了几下,试了试腕力,猜测说,“字能写成这样的劲道,岁数肯定不小了,没个四十多年是练不出来的,肯定不可能是海王。”

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我们认识的几人中,研究古文字的教授姓曾,研究文物的教授姓钱,只有这两位年纪稍长,其他人年纪都不符合。曾教授的字在档案盒里有,我见过,不是这种;钱教授说不准;领队也是祁老师的未婚夫,写的字是王羲之那个路数,而且笔法稚嫩了许多,只学书圣形,未学书圣意,剩下还能有谁呢?可恶的是年代太久,照面上的人都看不清楚,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我也想到了,那就是……此人就不在照片里。这种情况最麻烦,但愿不是。

我正忙着核对笔记查人,小范总倒是对墙上的内容感兴趣,浏览了几页纸,摘下一片,挠挠头问我:“哎?六老湿,你说说这个古蜀国又是个啥子名堂?”

我听了十分奇怪:“你问它干什么?”

“你看这个。”小范总递给我说,“蜀国我知道,魏蜀吴三国嘛,从小就看,可是这个古蜀国又是什么意思?难道真是诸葛丞相干的?”

接过来一看,内容让我倍感错愕,让我的视野一下开阔了许多,对这个遗迹的认识一下清晰了起来,于是我一边看一边对小范总大概的去描述了一下。

写这些文字的人认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哨站脚下的这个遗迹,应该是古蜀国的杰作,古蜀国历史悠久,是个商末周初的国家,参与过大名鼎鼎的“武王伐纣”,就是小范总之间最喜欢看的那种纣王玩狐狸的那种电影里的,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留下的记载罕有文字,只在很多不作正史记载的野籍中有提及,至今为止对他们了解都不多,只知道他们曾经是一个神巫色彩极为浓重的国家。

“合理。”小范总得意了,总算找到一点有用的东西了,老神在在的点起了一根烟。

“咣当、咣当……”吴师傅在后面不远处的黑暗里,似乎在推那些架子。

我们也没理会他,小范总嘬了一口烟头,继续说:“你看那个万物之母,神神鬼鬼和跳大神一样,可不就是一伙的吗……”

“咣当、咣当……”吴师傅在黑暗中越推越厉害。

小范总忍无可忍,大怒,回头怒斥:“老吴,折腾什么呢?我强调过多少次,公司员工要注意纪律,开会的时候不许打断我发言,更不许发出这么奇怪的噪音。”(求收藏、推荐和打赏投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