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二百零六章 狠人

第二百零六章 狠人

酒菜摆上,熊廷弼也不客气,先取过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仰头就喝了个一干二净。

喝完后,熊廷弼一副满足感慨的表情,自被从山海关押解京师以来,他多少日子没尝过酒味了,更不说这样的好酒。

袁崇焕提起酒壶给熊廷弼又倒了一杯,第二杯酒熊廷弼没像第一杯那样喝的急,他细细品着,分了几口下肚,等喝完后伸手朝着空酒杯指了指,袁崇焕会意又帮他满上。

“说吧,你一个兵部主事找我这个罪人有何事?”熊廷弼没去拿第三杯酒,而是眯着眼打量着坐在面前的袁崇焕,直截了当问。

“下官前来自然是为请教熊大人而来。”

“请教?我这个罪人又有何能教你?”

“呵呵,熊大人文武双全,先帝之时就经略辽东,其威名赫赫,这天下那个不知那个不晓?”

不等袁崇焕把话说完,熊廷弼一摆手:“这些话就不用说了,什么威名赫赫,都是虚名罢了。我熊某几次经略辽东,非但无功国家,反而至辽东如今局面,眼下又是待死之身,何谈这些?”

“不然!”袁崇焕正色道:“别人如何看熊大人暂且不提,但下官对熊大人却是敬佩万分。下官虽是进士出身,但少时就喜军事也读过几本兵书,这几年对于辽东局势下官私下也研究过一二,下官认为如今辽东局面错不在熊大人,熊大人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呵呵,你居然有这份见识?那伱倒是说说,我如何无错?又如何时运不济?”熊廷弼没想袁崇焕会这么说自己,当即对这人倒有了几分兴趣,现在这个时候能够有胆子说他熊廷弼无错的人恐怕没几个,这个小小的六品兵部主事好大的胆量,他就不怕这话传出去惹祸上身?

没想袁崇焕并没有露出半点迟疑,更没有丝毫担心的样子,他坦然对熊廷弼说起了自己的看法。

袁崇焕从熊廷弼最初万历三十六年以御史的身份去辽东出关巡按开始讲起,随后说道熊廷弼在辽东整顿军纪,平定当地叛乱的功劳。之后万历三十九年,熊廷弼推辞了辽东巡抚一职,被朝廷召回另行他用,担任了南直隶督学。

说道这,袁崇焕感慨,如果当初熊廷弼没有推辞辽东巡抚,依旧留在辽东的话,也不会有后来杨镐担任辽东经略的事发生了。

万历四十六年,建奴努尔哈赤起兵,当时朝廷中建议用熊廷弼替代杨镐的呼声不小,可最终考虑到杨镐已是辽东经略,再加上杨镐同样也知兵,又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经历,战前换帅不妥这才没有换人。

可就是因为这样,导致后来萨尔浒之战的大败,战败之后有人又提前熊廷弼事来,万历皇帝也承认当初没用熊廷弼替代杨镐是一个错误,为了亡羊补牢,万历战后果断启用熊廷弼来经略辽东,这就是熊廷弼第一次主持辽东战事的来历。

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熊廷弼到了辽东后没多久就稳住了阵脚,以守为攻不断压迫后金的生存空间,再加上物资封锁和小规模骚扰战法,使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后金通过萨尔浒之战取得的优势就荡然无存,双方的实力对比也从后金强大明弱开始慢慢转变,从而势均力敌起来。

按照熊廷弼的战略布置和战术,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的话,用不了几年后金建奴就不战而败,大明轻易就能收拾掉努尔哈赤这伙人,从而彻底平定辽东问题。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如此大好局面的情况下,万历皇帝却驾崩了,万历一死,新帝登基,随着泰昌皇帝的上位,一直被万历压着的东林党人一下子就冒了出来,为了权利斗争和私怨,把矛头直接就指向了当初的辽东经略熊廷弼。

泰昌皇帝只当了短短一个月皇帝,就因为一颗红丸登了天。泰昌皇帝一死,接下来就是天启皇帝继位,天启皇帝的继位惊心动魄,还闹出了移宫案,随着一年中第三个皇帝的登基,东林党借此扶摇直上,一下子就掌控了朝堂话语权。

天启当了皇帝后不久,朝堂中对熊廷弼“畏敌不前”、“消极避战”的言论满天飞,经验不足又没强援的天启更压不住东林党,在东林党的强烈要求下,最终按东林党的意思把熊廷弼去职,从而由袁应泰替代,这就是熊廷弼之前离任辽东经略的缘由。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袁应泰上任后把熊廷弼的布置全给废除了,大张旗鼓要和后金决战,以最快的速度来解决辽东问题。可没想袁应泰这么干正中努尔哈赤下怀,这个老奴之前面对熊廷弼的铁桶封锁压迫战术时根本无处下嘴,只能苦苦支持,现在袁应泰这么干,反而给了对方可乘之机。

随后没多久,辽东战事爆发,袁应泰兵败自杀,辽东大半的地盘都给建奴占去,熊廷弼之前苦心经营的布局毁于一旦,不能不说可惜之极。

袁应泰死后,朝廷无人可用,天启皇帝又一次想起了已经去职的熊廷弼,这才有熊廷弼的第二次担任辽东经略一事。

可是这一次熊廷弼又没落到好处,到了辽东被王化贞分权牵制,堂堂一个辽东经略居然被下面的巡抚架空,辽东军事大权旁落,王化贞骄傲自大又是无能之辈,导致这次又是惨败,彻底丢掉了山海关以东的全部地盘。

“熊大人!非白先生,卑职心中为您不值啊!先后两次经略辽东,第一次功亏一篑,第二次又受小人所至落到如此下场。而尽辽东一片糜烂,非白先生忠心为国居然落到如此下场,一想起此事,下官这心中就如同刀搅般……。”袁崇焕痛心疾首道,说着眼中带着晶莹,让熊廷弼无比感动。

叹了口气,熊廷弼拿起面前的酒杯抬手一饮而尽,他黯然道:“都是过去的事了,是是非非谁能说得清呢,而且此事我的确也有责任在身,如当初陛下催促出兵山海关,我拼着伤亡和建奴正面干上一场,哪怕战死沙场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好些。”

“不然!”袁崇焕正色道:“下官觉得当初非白先生领兵固守山海关是对的,那时王化贞的十四万大军崩溃,广宁被围困已无夺回的机会,而广宁一丢,宁远等防线就没了屏障,而且当时非白先生手上堪用的只有5000人而已,再加上整个辽东局势危急,百万辽东军民孤悬一线,如不尽快撤回山海关,到时候人地皆失。”

“后金建奴本就是族小人少,人丁对于建奴而言异常重要。总不能为了一场本就知道必败的仗在没有半点把握的情况下再把这么多军民也搭进去吧?”

“所以下官以为,非白先生的处置没有任何问题!”

“呵呵,你能这么看已比许多人看得明白多了,这世界上聪明人不缺,但能心里明白的却不多啊!”熊廷弼感慨道,看向袁崇焕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柔和和赞赏,这个比自己年轻的小小主事能有如此眼光,又有如此胆略说这些话,熊廷弼油然生起一股“吾道不孤”的念头。

不过这些日子,熊廷弼也自省过,他反复分析了当初的情况,自己的确有做错的一面,尤其是当天启皇帝下令让他带兵出山海关的时候,熊廷弼没有听令,直接耍脾气拒绝,仅这点就是罪过。

皇帝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你非但不接着还硬顶回去,三番五次当耳旁风,这不是自己找死么?当时在气头的熊廷弼也没多想,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后悔,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已经落得如此下场了,皇帝还没马上杀他,已算是皇恩浩荡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的情况正如袁崇焕说的那样,一旦兵出山海关弄不好手中仅有的军队也会丢在战场上。假如山海关没了足够的兵力守卫,被后金建奴一战而下的话,那么这后果更为严重。

当熊廷弼把心里的这些话说出的时候,袁崇焕的表情也变得纠结起来,他虽然研究过当时的情况,可对于一些细节并不清楚,现在听熊廷弼仔细这么一说,袁崇焕才知道他最初想的未免有点自以为是了。

“要说责任,关键还是王化贞!”袁崇焕咬牙切齿道:“如不是王化贞狂妄自大,不懂装懂胡乱插手军事,辽东又怎会发展到后来的模样?非白先生,不是我说您,您还是太过心慈手软了。”

“心慈手软?”熊廷弼一愣,自己领兵多年还从来没有人这样说他,说他狂妄的有,说他骄横的也有,甚至还有人说他拥兵自重的也有。可要说他熊廷弼心慈手软的袁崇焕还是头一个,这么多年来,他位高权重治军严厉,和后金交战无数,什么时候心慈手软过?

见熊廷弼不解,袁崇焕问他当初受任起复辽东经略的时候天启皇帝是不是委以重任,还赐下了天子剑?

熊廷弼点头说是,这不是自然的么?他是天启任命的辽东经略,每个辽东经略都是这样,之前袁应泰接替自己也是如此呀。

“非白先生既然手握天子剑,自有军政决断之权,王化贞只是辽东巡抚罢了,您可是辽东经略。军令大事,辽东经略身为主帅手掌大权,军中哪来的那么多是非谦让?所谓将在外君命不受,权变自需要有。如我是您,既然天子剑在手,直接下手处理了王化贞就是。”

“等事后找个理由再报于朝廷,到时候非白先生一手掌控辽东,一言而决,朝中更无人能替代,无论陛下还是朝堂的诸位大人也拿先生毫无办法,充其量也就是发文责斥一番罢了,所谓非常之时不拘小节,如何不能为?”

这话一出,熊廷弼顿时大惊,没想到这个读圣贤书,进士出身,根本不起眼的小小兵部主事居然是这番狠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