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起义
历史已经证明,刘娥是个有野心的女人。而且这野心与能力相匹配。
她出身微寒,被第一任丈夫银匠龚美卖给襄王并且得到宠爱。不幸遇到加引号的恶婆婆浏阳郡夫人,被上报给了赵炅说她狐媚惑主。被藏在大臣家里十几年,最后竟然能以无子寒微之出身封后。
而更加传奇的是。在真宗晚年她斗倒名臣寇准,成功临朝称制。由此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一个执政太后,十年当国之后,临终更是以改良版衮服谒庙,成为武则天之后第二人。
很多人都分析,如果刘娥有亲生儿子的话,她很有可能去当一把女皇帝过过瘾。
所以面对这样有政绩的大女主,邦媛自然是要选择主动结交。
其实,任何人的权利欲望也并不是天生的。刘娥一开始何尝不是想过好日子的小妇人。就是在被襄王养在外面的十年岁月里,她拼命读书,补全了自己见识上的不足。又在后宫之中争斗,明白了权势的重要性,才能一步一步走到高峰。
但现在这个历史被邦媛折腾了一下。刘娥提前到了宫里。虽然是在内人女官这个圈子里混,但也让她提前明白了权力的重要性。襄王虽然真爱她,但万万不敢挑衅爹爹的权威。
她见惯了今上批阅奏折召见大臣,迫切希望能像那些内夫人(高级女官)一样受人尊重,可是赵炅也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儿子孝敬的点茶女,虽然升了品级,但刘娥根本没有记录文书的机会。她日常干的还是端茶送水的活儿。
这個时候,永国公主开始派人接触她,并不要求她泄露禁中机密什么的。但是大臣们最近吵些什么,官家召见了哪些大臣,刘娥思量过之后觉得可以告诉公主卖个人情——永国公主的处境是不如今上亲生的那几个女儿,但到底也是皇亲贵族,比她这个孤女强多了,说不定哪天需要人家帮忙。
但这个时候的刘娥还年轻。并不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当她跟永国公主说的越来越多之后,不是结盟,也是结盟了。不是泄密,也几乎算是泄密了。
等到她某个午夜梦回发现这一事实的时候,先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而后又镇定了下来。刘娥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在她试探过永国公主之后,发现她是真心想用自己。那么就一条道走到黑,情势已经由不得她左右摇摆。反而不如坚定地走下去。自己本就没有多少筹码,说不定能挣出一条大路来。难道这样的合作会比在宫中枯等着襄王更差劲儿吗?
有用的人是不会轻易被舍弃的,刘娥这样想。
所以说人家能成为一代女杰,有的东西是天生的。
所以见到了李黛之后,刘娥微微一笑,等到李黛拿出了永国公主的信物,说了一句“狸猫换太子”,她才确认,道:“正是小人,请问贵人,公主想知道什么?”
李黛也不废话,道:“一是最近可有北伐的消息,二是王小波造反的细节。”
赵邦媛记得,王小波起义是在雍熙北伐失败之后,怎么这一次提前了这么多年?这个她是必须要打听的。
try{ggauto();} catch(ex){}
因为要是朝中历史的走向都变了样,那她这个先知先觉的优势就大减了。
刘娥道:“最近官家只是在例行检查武器库。朝中武职并没有听说有什么调动。王小波的事情倒是听了一嘴,好像是被剑南那边的茶税闹的?”
李黛今年十岁,虽然出身西北对蜀地不熟,但愿意出来做事还是多问一下的,道:“茶税如何,还请内贵人多说几句,免得公主问起来我答不出来?”
刘娥觉得这回的人很不懂分寸,或许也是因为她是蜀地人的原因吧。
早在先帝乾德年间,宋廷大将王全斌对川蜀大肆劫掠,引起全师雄起义,后来虽然艰难平定。但是军民不信任的问题已经形成。蜀地屡次反宋武装斗争,形成农民造反的中心。
刘娥的母亲庞氏说过,她的生父母就是王全斌的兵杀害的。
但她如今也不好说这个,只是道:“本朝对于属地的茶税是额外定的,本就比别的地方高三成。而且地方官府为了运输。或者说的干脆一点,有的贪官就是想趁机多占点儿便宜,往往提前征收。说这次起兵的王小波、李顺等人都是茶农。一下子就聚集了好几万人,可是……”
李黛看她欲言又止,明白她肯定是有顾虑,道:“我乃节度使赵保忠之女,本是灵州人,虽然忠于国朝。但也渴望家父能回去当个名副其实的夏州刺史,我家不是李继迁那样的叛逆。”
翻译一下,就是咱不指望藩镇割据,但也不想留在京里当人质,主要是今上这个名声实在是不怎么好。吴越钱弘俶那样的顺从都死的不明不白,反正我担心。
至于李戴没有说的,就是她选择永国公主也是无奈。父亲根本就不相信一个女儿能有这个本事。家里对于这件事情分歧也很大。
现在她又被选为了成国公主的伴读,天然就是在这条线上了,还不如自己搏一把。
但是话里的意思,刘娥听明白了就可以了。她没有犹豫,弯下身子,头上的珠花乱坠,掩盖了她说话的声音,道:“官家好像不以为意,觉得乌合之众尔。打算派王枢密(王显)去,但吕侍郎(吕蒙正)以黄巢之乱劝谏,还被官家训斥了。柴宣徽(柴禹锡)说他诽谤国朝,多亏吕端吕相公加以转寰。”
等到李黛把这些话回来住所,原原本本的说给赵邦媛听之后。邦媛彻底无语,感情赵炅的军事天分是零分还是高看他,简直是负分。
人被逼到绝路了,往往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农民起义推翻的朝代可不是一个。人家吕蒙正一个从来没有管过军事的文官,都比你强。
所以邦媛休息了一天,难得没有彻夜苦读,再第二天见荆国公主的时候,说:“官家没有想起姐姐就好,我真希望战乱赶紧平息,这样就不用害怕了。听说这次派去蜀中的张咏是个能臣,真是太好了!”
荆国公主诧异,“你听谁说的啊,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