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关羽刀劈曹子孝,麻绳立功擒徐晃
在断定曹仁要拿下叶县以作补给后,关羽当机立断,留下偏将守强,亲引步骑五千前往叶县。
曹仁先到。
本想趁着夜间偷袭叶县,然而吕岱和朱治早有准备。
吕岱更是派人在城头高呼:“曹子孝败军之将,有何胆量能拿下叶县?”
曹仁气得目眦欲裂,不顾徐晃的劝说,执意要攻下叶县。
吕岱和朱治却是不惧。
有城池为倚仗,守城战比城外作战可要简单多了。
不论曹仁是箭矢抛射还是云梯登城,都被吕岱和朱治挡住。
双方大战了一夜,叶县城池稳如泰山。
徐晃见进攻不利,再谏道:“将军,叶县有准备,急切间难以攻克。”
“关羽若闻叶县遭到攻击,定会引兵来救,我军粮草不济,不宜在此久留,不如先去昆阳。”
曹仁不肯,冷哼道:“叶县只有两个无名之辈守城,能奈我何?”
“今日是我准备不足,待我伐木造冲车,我就不信拿不下这叶县。”
“关羽即便得到消息,至少也得三日才能赶来,三日之内,足够我破城了!”
徐晃正欲再劝,曹仁则是挥手制止:“公明,我知道你心忧粮草,可昆阳的粮草也不多。若我引大军前往,昆阳的粮草就会被大量消耗。”
“唯有夺下叶县,取叶县的粮草,才能让我军安然返回许都。”
“不必再劝。三日内若不能攻破叶县,我就听你的。”
徐晃转念一想,曹仁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
关羽即便得到叶县遭到攻击的消息,这引兵来驰援也是需要时间的。
曹纯也同意了曹仁强攻叶县三日的计划。
见曹仁大军在城外不肯离去,吕岱和朱治也猜到了曹仁的用意。
两人也有心拖住曹仁以给关羽创造时机,每每曹仁攻城的时候都会出言挑衅。
就仿佛将脸凑到曹仁面前,高呼:来打我呀,你来打我呀,哎呀我闪,没打着。
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最令曹仁气恼的是,吕岱和朱治的守城花样儿也多,不论曹仁用何种攻城诡计都被吕岱和朱治识破。
守城的将士只要足够谨慎,就没攻城的什么事了。
毕竟城池就那么大,曹仁的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
又有城池阻隔,曹纯的骑兵也无用武之地。
很快。
三日过去。
徐晃再次劝谏:“将军,城池难破,速往昆阳。”
看着依旧坚固的城池,曹仁只能放弃继续强攻的想法。
若真让关羽来了叶县,曹仁也是没自信能跟关羽比个高低的。
关羽万军中斩杀于禁,让曹仁内心多多少少都有几分惧意。
看着往昆阳方向而走的曹仁,吕岱和朱治一面派遣斥候确认曹仁是真的退兵而非诈退,一面整顿兵马准备出城袭扰曹仁。
当斥候探得曹仁的辎重在后时,朱治判断道:“辎重在后,行军又急,定是担心前军遇到埋伏。”
“曹仁不是诈退,他是真要前往昆阳;你来守城,我带兵出城追击。”
吕岱摇头:“曹仁有两三万步骑,你单独去追,兵力恐不能用。”
“如今曹仁撤兵,我等也不用担心南阳方向会有贼兵再袭叶县。”
“你我合力出城,若是曹仁有准备,也能全身而退。”
仔细商议后。
吕岱和朱治决定全军出城袭扰曹仁。
只要能拖延曹仁抵达昆阳的时间,就算功成。
只是吕岱和朱治刚出城,就遭到了曹纯的虎豹骑伏击。
曹仁也是身经百战的宿将。
吕岱和朱治能料到的,曹仁同样能料到。
故而让曹纯引虎豹骑埋伏在后方,打了吕岱和朱治一个措手不及。
也幸亏吕岱和朱治将叶县的兵马都带出来了,否则被曹纯一冲,吕岱和朱治至少得折了一个。
惊慌失措的吕岱和朱治,只能勉强稳住阵型,然后看着曹纯气焰嚣张的离去。
朱治惊魂未定:“没想到曹仁竟然还在此地设了伏兵,我军新败,恐难再追了。”
吕岱也是庆幸不已。
两人商议一阵后,既不回城,也不继续追击,而是在原地扎营,然后派遣探子继续打探。
曹纯在击退吕岱和朱治后,则是返回跟曹仁汇合。
得知追兵被击退,曹仁这三日积累的怨气也消了不少。
同时。
曹仁又有几分懊恼:“可惜子和兵力不足,否则这次伏击就能取了吕岱和朱治的首级,夺回叶县”
曹纯摇头:“吕岱和朱治谨慎得很,若非我军辎重在后又兵马疾行,他们不可能出城的。”
“即便出城了,也带了大量兵马,若是多用兵马埋伏,反而没有此战效果。”
徐晃则道:“此地到昆阳已经不到十里,不如先令将士休憩一阵再赶路。”
曹仁不同意徐晃的提议,道:“关羽大军随时都可能追来,只有早点入了昆阳城,我才能心安。”
徐晃有些无语。
早让你去昆阳你不去,现在又急着去。
徐晃担忧道:“可万一前方有关羽的埋伏,而我军又行军疲惫,如何能挡?”
曹仁大笑:“你也说了,此地距离昆阳不到十里。且不说关羽会不会在前方埋伏,就算有埋伏也只会是小股兵马,否则瞒不过昆阳的荀攸。”
“届时战事一起,昆阳守军必然会出城相救,我在前,荀攸在后,就此擒了关羽,岂不乐哉?”
曹纯也道:“将士自宛城而来,一路行军疲惫,又在叶县攻城三日,本就靠着一股气撑着。”
“倘若这个时候休憩,恐怕就很难凝聚士气了,野外休憩最是危险,我也认为可先入昆阳城池。”
见曹仁和曹纯都不同意休憩,徐晃只能退而求其次:“既如此,不如将兵马分成三部。”
“将军引兵在前,我守辎重在后,子和引骑兵策应,如此,即便关羽真有伏击,也能相互照应。”
曹仁不想同意如此麻烦且又多余的部署,道:“就不到十里的路,何必如此麻烦,子和引骑兵在外围策应,我等直接赶路就行。”
见曹仁固执不听,徐晃也只能黯然退下。
而此刻。
五里外的山头,关羽正亲自引了五千步骑埋伏此地。
探得曹仁正引兵急急而来,关羽冷笑不已。
原本关羽是准备直接去叶县的,又探得曹仁急攻叶县,于是关羽临时改变了战术,将兵马藏在此山头。
人往往会在最快要成功的时候放松警惕。
关羽挑的地点也是如此。
此地距离昆阳城池不到五里,稍微小跑一阵就能抵达。
关羽料曹仁的兵马到了此地后,连日以来的行军疲惫会让众将士的戒心松弛到最低。
且。
此地设伏,也能削弱曹仁的兵力优势。
道路两侧,杂草丛生。
关羽的兵马就埋伏在杂草丛中。
不多时。
曹仁引兵在前,急急而奔。
关羽没有出击,而是放过了曹仁的前军,将目光瞄准了曹仁的后军辎重。
就在曹仁兵马通过一般时,忽然间锣鼓四起,五千步骑自两侧杀出,将曹仁的前军和后军分成了两半。
曹仁大惊失色:“真被公明猜中了?”
虽然昆阳城就在前方,但后军的辎重也不能不要。
曹仁立即策马挥军来救后方。
却见大道中,关羽一身青色,跟坐骑的火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曹子孝,可认得汉寿亭侯关云长乎”关羽举刀,扬声大喝。
近日这青龙偃月刀,关羽是越用越顺手,越用越喜爱。
不仅用的材质比以前的马槊更好,重量对于关羽而言也是不轻不重刚刚好。
正常而言。
偃月刀由于其重量远大于寻常武器,斩和劈的威力惊人,也因此不适合普通将士用于战场杀敌。
try{ggauto();} catch(ex){}
更适合用于训练、仪仗或宫殿侍卫。
然而。
关羽本就天生神力,又不似赵云喜欢用巧劲,战场上最合适关羽的反而就是重武器了。
刘标为关羽精心打造的青龙偃月刀,就如同关羽与生俱来的专属武器一般。
见关羽威风凛凛,声若洪钟,曹仁不由心中有些惊惧。
可就此退去,曹仁又不心甘。
“我就不信,你能斩我!”
曹仁大喝一声,引亲卫骑兵直冲关羽。
关羽见曹仁冲来,也正有拿曹仁试刀的想法,于是也引亲卫骑兵跟曹仁对冲。
两骑相遇,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曹仁的长矛碰撞。
曹仁本就气力逊色于关羽,这矛又更侧重于刺而非劈砍,在被迫挡住关羽一记抢先的重劈后,曹仁只感觉虎口发麻。
只是一瞬间,曹仁就明白了跟关羽的差距。
能斩杀于禁,并非夸大。
若不是曹仁也是善武的,方才关羽那一记重劈就能将曹仁给劈落马下。
“果然好刀!”
关羽见曹仁面色难看,不由开怀大笑。
“曹子孝,能死在孟临亲自为关某督造的青龙偃月刀下,你应该感到荣幸。”
曹仁面色胀红,根本没有多余的气力去跟关羽逞口舌之能。
能勉强挡住就不错了,哪还有气力去反怼?
又是一记重劈落下。
关羽这是瞅准了跟曹仁在气力上的差距,要用蛮力直接劈死曹仁。
曹仁也意识到了关羽的用意,故而在挡住关羽第二劈的时候,双脚一蹬马腹,直接就转身伏鞍而走。
“曹子孝,哪里跑!”
关羽大喝一声,不想放曹仁离开。
赤炭火龙驹速度快,虽然稍后发力但也追上了曹仁。
青龙偃月刀一刀劈下,曹仁只能勉力抵挡,长矛就被震飞,而曹仁的左臂也如骨折般垂下。
危急之时。
徐晃提着开山斧冲来:“关羽匹夫,可认得河东徐晃!”
河东?
关羽微微一愣神。
等反应过来,已经错过了斩杀曹仁的机会。
关羽不由大怒:“跑了曹仁,就拿你抵命!”
想到方才因为徐晃一句“河东”而走了神,错过了斩杀曹仁的好机会,关羽又是怒又是悔。
若斩了曹仁,就能连斩曹操两员大将,不仅这昆阳城能拿下,许都的曹操也能再度丧胆。
徐晃也不含糊,提斧就跟关羽战到一起。
关羽刀重,徐晃的斧头也不轻。
两人如将遇良才,短时间内也难分敌手。
而在战场他处,因为曹仁负伤而逃,本就疲惫慌乱的曹兵也没了斗志。
以众敌寡反而被关羽的五千兵马追着打。
幸得外围的曹纯赶到,这才救了曹仁。
曹纯不敢多留,连忙护着曹仁入了昆阳城下。
曹仁曹纯虽然走了,但断后的徐晃却是陷入了危机。
不知打了多久,徐晃周围已经没了一个曹兵。
“徐晃,曹仁都已经弃你而去,你何不弃暗投明?”关羽见徐晃武艺不俗又为曹仁殿后,爱惜才能的同时也钦佩徐晃的义勇。
再加上徐晃也是河东人,这让关羽有了老乡见老乡的感触。
乱世离人多。
关羽一个河东人,活了半辈子兜兜转转的,几十年了没回过一次河东,这让关羽对河东甚为挂念。
如今竟然在战场上遇到个武艺不俗又有义勇之气的河东老乡,关羽实在是提不起杀心。
徐晃骂道:“你当我徐晃是何人?我受韩公不杀大恩,岂能不为韩公效死?”
“即便是死,我徐晃也是为韩公而死,无愧于忠义。”
徐晃越是如此,关羽就越不想杀徐晃。
又怕继续厮杀刀斧无情,让将士上前又坏了将士性命。
想了想。
关羽诈道:“徐晃,关某敬你忠义,愿与你赌一把。你是河东人,关某也是河东人。”
“不如你我都弃了盔甲战马,徒手角抵。”
“若关某输了,关某放你离开;若关某赢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当关某的俘虏。”
“如何?”
角抵即摔跤。
《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其中角力就是摔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摔跤的名称为“角抵”。
徐晃扫了一眼周围的关羽军士,知道杀是杀不出去了,遂咬了咬牙道:“好!我跟你比!”
徐晃将开山斧一扔,又脱去了盔甲,只穿了单衣跳下战马。
关羽同样脱了盔甲,只穿着战袍下马。
副将急劝:“将军,当心贼将有诈,末将先去搜徐晃的身。”
关羽大笑:“关某料徐晃不会在角抵时用宵小之术,何必搜身相辱?”
见关羽执意要跟徐晃角抵,副将只能盯紧了徐晃,免得徐晃忽然逃出武器。
关羽的豪迈,也让徐晃暗暗一惊。
如此大意,真不怕我怀中藏有兵器?
只是想到关羽有万军中斩于禁的武勇,徐晃又释然了。
但凡武勇者皆自负。
关羽有如此姿态,也不难理解。
而事实也如关羽预料,徐晃在关羽提议用徒手角抵来分胜负时,已经没了耍诈的想法。
耍诈那点手段,还不真如徐晃拿着开山斧跟关羽再斗个二十回合。
很快。
关羽和徐晃就各自握住了对方的手臂,暗暗发力。
两人都是神力之人,这角抵起来也是旗鼓相当。
见关羽和徐晃用军中最常见的徒手角抵,周围的将士也忍不住喝彩起来。
也不知道角抵了多久。
终究是关羽气力更胜一筹,一个猛摔将徐晃摔倒在地。
不待徐晃起身,关羽又大喝一声:“取麻绳来!”
早有亲卫在关羽的赤炭火龙驹上取来了麻绳扔向关羽,关羽顺势将徐晃一捆。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看就不是生手。
“徐晃,你输了!从现在起,就老老实实的当俘虏吧!”关羽捻髯大笑。
徐晃挣了挣,没能挣脱,叹了口气道:“关羽,你又何必如此。你我各为其主,就当以忠义为先。你如今擒我不杀我,让我今后如何自处?”
关羽却是不答,又走回赤炭火龙驹,在行囊中取出一个小册子,翻了翻。
道:“方才你自报河东徐晃的时候,关某一时之间也没反应过来。”
“还好有孟临给的名将贤臣册,上面也正好有你徐晃的生平。”
“你是河东郡杨县人,表字公明。本是河东郡的郡吏,后因战乱落草为寇,曾是杨奉部将,说服杨奉护送天子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杨奉跟曹操相争,你又投奔了曹操。”
“你既然不肯为杨奉效死,又为何要为曹操效死?”
徐晃没想到关羽竟然还有个名将贤臣册,还记载了自己的生平,不由心惊。
只是关羽虽然这样问了,但徐晃并不想解释太多,偏头道:“关羽,可速杀我。”
关羽将小册子有放回行囊,笑道:“既然孟临的名将贤臣中有你,那就更不能杀你了。”
“你放心,关某不会强人所难非得劝你投降,只是你既然角抵输了,那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当个俘虏。”
“你这种级别的大将,关某没有处置你的资格。”
“关某会将你送往睢阳交给孟临,也就是如今的大汉天子,让大汉天子来处置你。”
“死在大汉天子手中,比死在关某手中,更能成全你徐公明对曹操的忠义。”
“如此,也算对得起你我同乡一场了。”
关羽笑眯眯的。
眯眼掩饰内心的深意。
关羽的确没本事劝降徐晃,可整个刘标势力中,最会劝降的人中:刘标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