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飘向南方的浮萍 > 第五章

第五章

小刘从几个人说话的口气中,听出来他们有些怕了,他没有立即回答,稍微停顿了一会儿,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说道;“你们心里清楚,事情是咋回事,而且,又把话说到这份上,我没啥可说的。请客吃饭的事,就免了吧,等有时间再说。”

那几个人幸幸地走了,方伟三人回到房房间,小刘问大鹏;“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清楚,让我心里有个底。”

大鹏讲述起事情的来龙去脉;那几个人看他是外地人,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辆车旧车,连户口都没有,非要卖给他,为此,纠缠了好几天。不料被丢车人发现了,带着警察找过来,吓得几个痞子一溜烟跑了。警察走后,那几个人又返回来,说是他告的密,非让他赔几万块钱,这帮无赖,明目张胆的讹人,你说气人不气人。

小刘说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几个人,就是社会上的小混混,没有多大能耐,专门靠讹诈骗人混日子。”

方伟问小刘;“我有些奇怪,你怎么把那几个人给镇住了,跟你说话那么客气,你和他们是什么关系?得给我们说说。”

小刘说道;“社会上这种无赖,我不跟他们打交道,懒得理他们。我们之间没什么瓜葛,也不认识。可能他们见过我,或听说过我的名字,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我也不太清楚。”

大鹏接过话来,说道;“老乡,你刚来,还不了解小刘,别看他文绉绉的,说话声音不大,他的名气可不小。遇到蛮不讲理的人,小刘从不和他们计较,更没必要动手,只要小刘说出自己的名字,不管多大的难题,都能解开。他想办的事,一般都能办到,黑白两道都要给面子。”

大鹏对小刘简单的介绍,方伟大概了解了他,心想,不用打打杀杀,能让黑白两道佩服,方伟从来没见过,只是在小说上看到过。能有这本事的人,深藏不露,这才是个厉害角色。

小刘站起来,向窗外瞅了瞅,又看了一下手表,回头说道;“刚才吵闹了一阵子,你们应该饿了吧,咱们走吧,到我家吃饭去”

方伟毕竟跟小刘*刚认识,他有些犹豫,不好意思的说道;“今天就不去了吧,明天去你们家。”

“都是老乡,不要客气。”小刘话音刚才落,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大鹏,抓住方伟一个胳膊,连推带拽的来到门外。

三个人走到大街上,两旁商铺还在营业,个别商铺已经关门。路灯照亮着街道,犹如一条你明亮的带子,划破黑暗的夜空,伸向楼高楼林立的丛林。

旅馆离小刘家不远,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走进去是个四合院,住着几户人家,都是在省委工作的。小刘家住的是三间正房,推开家门,母亲一个人在家,餐桌已摆好饭菜,没见到父亲。

小刘把方伟向他母亲做了介绍,母亲热情地和方伟打过招呼,说了几句客气话,让保姆再加两个菜。母亲招呼方伟进餐厅坐下,说道;“时间不早了,看来他爸不回来了,不用等了,咱们先吃吧。”

吃过饭后,闲谈中方伟得知,小刘父亲老家河东人,母亲是冀北人。父母在部队认识并结婚。家里三个孩子,小刘是最小的,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平时是不回家的,只有探亲假期才回来。

小刘讲,当年,父母所在的部队,一路打到南方,岭南解放后,需要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到地方工作,他父母也在其中。这批脱了军装,留在地方的干部,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南下干部’,父亲在省委工作,母亲在文化局。

方伟和小刘家人熟悉后,晚上没事就去他家,和小刘母亲拉家常。方伟白天找工作,晚上一个人待在旅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寂寞无聊没意思,到老乡家聊天,成一个习惯。

方伟住的房间,没有电视,只能到接待室去看。接待室有一台破电视,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有时还得用手使劲拍几下,才有图像出现。即便是这样,晚上看电视的人,还是不少的。

星期天的傍晚,小刘来找方伟,说他父亲今天休息,找工作的事,可以给他父亲说说,看能不能帮上忙。方伟把房间的门锁好,和小刘一起出了旅馆大门。

方伟来到小刘家,小刘向父亲介绍了方伟,方伟连忙问候道;“叔叔好!”

方伟说完,拘谨地站在原地没动,有些不知所措,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小老乡,坐下,不要拘束,和在自己家一样。”小刘父亲用手指着旁边的沙发说道。

小刘父亲问了方伟,有关家乡的情况,他如实做了回答,同时,他来这儿的目的,和几天来找工作的情况,捡重要的说了几句,小刘父亲瞅着方伟,没有说话,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我刚来岭南,人生地不熟的,还要麻烦叔叔,能否帮忙找个工作。”方伟客气的说道。

“我考虑一下,过几天给你回答复,好吗?”小刘父亲和蔼说道。

“谢谢叔叔,让您费心了。”方伟站起来,礼貌的表示谢意。

“坐下说,坐下说,你这样客气,就见外了”小刘父亲示意方伟坐下,继续说道;“你初来乍到,没有熟人,今后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的,到家里来找我。”

聊了不大一会儿,墙上的挂钟,再过几分钟就十一点了,待下去会影响到小刘全家人休息,方伟起身告辞。

方伟经常去老乡家串门,随着次数的增多,了解越多。两位老人对他就像待孩子一样,说话亲切随和。方伟也把两位长辈,当父母一样看待,随身带的既不方便又怕丢的存折,交给小刘母亲保管。

小刘父母见方伟对他们如此信任,很是高兴,家里只要做好吃的,都把方伟叫去。方伟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叔叔,阿姨’叫个不停。每次方伟去老乡家,两位老人都叫他‘小老乡’,问寒问暖,像家人一样。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方伟每天到处奔波,忙于找工作,搞得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它的。

一天,方伟忙了一上午工作,工作还是没有结果,有些儿丧气。他有气无力地顺着街道走着,瞅见路边有卖吃的,也有些饿了,便在小摊前坐下来,要了份蛋炒饭,慢悠悠的吃起来。

方伟回想几天来的奔波,工作没有一眉目,思想压力不小,几乎快把自己压垮了。方伟打算冷静一下,休息半天,连日来紧绷的神经,也该松弛一下了。

方伟计划吃过饭后,利用下午这段时间,放松一下心情,看一看街景,逛一逛商场,买点日常生活必需品。

方伟离开小吃摊,顺着街道边走边看,不远处连片的在建的工地,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快速生长着,一天一个样。

满大街都是来去匆匆、奔波忙碌的人们。街道两旁商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大部分商品,方伟以前都没见过。

街道两旁开了许多商店,还有不少新开的餐馆,菜的味道如何,方伟没吃过,倒是大气又新颖的招牌,做的五光十色,闪烁着诱人的亮光。

这时,不远处传来美妙的歌声,方伟顺着歌声望去,一个奇装异服的青年,提着录音机站在不远处,歌曲是他的录音机放出来。

柔美的歌声真好听,方伟听得如痴如醉。当时,方伟在想,这靡靡之音,怎么敢在大街上公开播放,要是在他北方老家,怕是会有人找麻烦的。

方伟走到青年面前,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歌曲是台湾歌手邓丽君唱的。青年说,邓丽君歌曲的录音带,通过走私或香港、台湾商人带过来的。

在这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岭南,有如此的开放程度,令方伟大感意外。他想,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听听这美妙而身心愉悦的歌曲,可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从此,方伟喜欢上了邓丽君的歌,就跟吃过美食,上了瘾似的,喜欢的不得了。一段时间听不到邓丽君的歌,就跟丢了魂似的,至今方伟还保存着,大部分邓丽君的磁带。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方伟还保留着年轻时候的习惯,如有空闲时间,拿出保存完好的磁带,听几首邓丽君美妙的歌曲,或许是对那个年代的怀念吧。

方伟在街上逛了一下午,听到的是南腔北调的外地口音,很少见到当地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去匆匆,忙忙碌碌,充满了活力,南岭像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光芒四射。

改革开放的洪流,从沿海地区扩散到全国,南岭人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岭南像一座被挖掘的富有金矿,吸引着全国各地有志青年,来到这里创业。就像当年美*国金山淘金热一样,吸引着全世界敢于冒险的人,舍家撇业、不辞劳苦、万里奔波赶去。

半个多月来,方伟几乎走遍岭南市,所见所闻,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方伟感悟到,岭南是自己的梦想之地,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其中,也不枉此生。

方伟暗自庆幸,颇有些得意,感到自己来的是时候,也来对了,正好赶上时代洪流的潮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一片热闹的景象。方伟路过一个夜市,里面摆满了各种小吃摊儿,全国各地特色美食,酸、辣、甜、香,色泽诱人,香气飘满了街道,钻到方伟的鼻子里。

摊主的叫卖声,普通话夹杂着方言,此起彼伏,吸引着闲逛的靓男靓女。

天气已经转热,小摊上好多食客,有人脱掉上衣,围坐在小桌旁,甩开膀子,猜拳行令,大吃大喝,高声喧哗,尽情地放纵自我,好一派令人陶醉的热闹景象。

夜市的热闹,饭菜的香味儿,吸引着方伟。此时,他感到又饿又累,想坐下来吃点儿东西,找了好几个摊位,都是人满为患,连个空座儿都没有,他只能扫兴离去。

第二天早晨,下起了雨,一直下到中午,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方伟外出找工作的计划泡汤了。

方伟回到房间,无聊地躺在床上,翻看几天买的报纸。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住在隔壁房间的老乡大鹏,方伟笑着说道;“老乡,进来坐坐。”

“不进去了。”大鹏看了看表,接着说道;“十二点多,快一点了,难道你不饿吗?”

“等一下,我去拿雨伞,咱们一起去吃饭。” 方伟说道,转身去拿雨伞,然后走出房间。

两个人离开旅馆,不远处是方伟经常去的餐馆。两人是同乡,自然口味儿相同,都喜欢吃北方菜。

中午一点过了,用餐高峰已过,饭馆吃饭的人不多。两个人找了个空桌子坐下来。方伟习惯性的把上衣,挂在座椅靠背上,大鹏点了四个菜,要了都两瓶啤酒,服务员很快把酒菜端上桌,两个人边吃边聊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