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激起民愤
顾台硕忍耐不住,追着儿子打了出去。
顾秉谦独自坐在中堂椅上,双手抱着竹杖,眼睛似张似翕,雪白的寿眉盖在眼皮上,表情有些怔忡。
顾时俊轻轻走了过来,躬身施礼,叫了一声“祖父”。
顾秉谦抬眼看看长孙,枯槁的脸上牵出一丝笑意:“时俊啊,怎么没读书?”
顾时俊看看大门外的方向,无奈地说:“还怎么读得下去?”
顾秉谦道:“方才我告诉你父亲,柔而静,忍而刚,你也要记住这六个字。外面这么点动静,你就坐不住啦?”
顾时俊神色一如既往的漠然:“来者不善。”
“自然是来者不善。”顾秉谦冷笑:“虽然不知是谁掳走了叶家小童,但这流言确凿是冲着我顾家来的。我若是此时与叶家去解释,说干了唾沫也不会有人信。没奈何,只能当一时缩头乌龟了。接下来,就看唐知县如何处置了。刁民聚众闹事,他这个一县之主还能装聋作哑么?”
“可以。”
“什么?”顾秉谦一怔。
“孙儿说,县主老爷可以装聋作哑。”
“说说你的想法。”
“今日满城都在传说,是咱们劫走了叶家小童。按理说,衙门就该过问了。至不济,也会派俩官差来咱家问话,也是给咱们一个说话的机会。可现在官差没来,只有叶家的人堵在了门口,我觉得,县主老爷是想置身事外。”
顾秉谦眼中精光一闪:“他···不至于。”还是对唐知县抱有一些幻想。
“孙儿觉得,趁现在外面的人还不多,祖父不如去乡下别院小住,省得和那些人置气。”顾时俊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话很克制,但意思很明白:大事不妙了,趁现在咱家还没被围住,您赶紧躲躲吧。
顾秉谦缓缓摇头:“现在我走了,岂不是告诉全城人我心虚了?”
顾时俊皱眉:“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今日这事,要害本就不在叶家小童身上。”
顾秉谦浑身一震,望着大厅外面的天空,有些失神。
顾时俊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自从和弟弟一起引骗子进了家门,被骗走一万两银子,他便比过去深沉了不少,读书也更加能静得下心。顾秉谦很欣慰看到大孙子的转变,但没料到这孩子见事也比过去深刻了不少,已经能够想在自己前面了。
顾秉谦缓缓站起身,在厅中来回踱步。
长孙说得有些道理。唐知县应该是想置身事外,这个狗官,白拿了我一万两···而叶家似乎也认定了是自己劫走了他家小公子,他们怎么就这么轻信了流言呢?
顾秉谦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凉,他知道,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向自家落下。
唉,悔不该啊···
八年前,也就是天启元年,顾秉谦晋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那时他已是七十高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坐几年,也就该告老荣归了。说句不好听的,也兴许就死在了任上。若那样的话,他也只是大明三百年中一个平平无奇的尚书,会被昆山县志、苏州府志记载,列入乡贤名录。
但世事就是如此难料,第二年魏忠贤掌权,顾秉谦人老心不老,率先趋附。魏公公那时很看重这位老臣,天启三年便让他入了内阁,参与机务。天启五年晋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不久之后又升任首辅。
既然端了魏公公的饭碗,就要给魏公公办事,弄死几个清流也是难免。可谁知先帝年纪轻轻就落水得病去世,紧接着魏公公也被送去伺候先帝了,剩下这些阉党老兄弟们惶惶不可终日。
去年花钱免去了牢狱之灾,今年又打点了知县,本以为能平平稳稳进棺材,现在看起来,事情远没完啊···
大门外,人越聚越多。叶家下人事前就得了主人的吩咐,一个喊累了便换另一个顶上,并不动粗,只是叫骂。
半条街的人都在对顾宅指指点点,有些好事的还在跟着起哄。
“老相国年岁虽然不小了,身体还硬朗啊,弄得住十几岁的童男子!”
“也不知做官几十年学会了什么海外仙方,多咱传授咱们一下啊?”
说着说着,便是一片污言秽语。
叶守贤在不远处的一家茶馆二楼坐着,居高临下,自觉很有《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高居点将台的风采。
几名下人的表现让他很满意,只是顾宅没有动静,他又有些焦躁。若是顾老相国做了缩头乌龟,这架便打不起来,如何把事情闹大?
不知不觉,日已西沉,顾宅大门一直没有打开。
叶守贤有些无趣,茶水喝多了也烧心。跑了几趟茅房之后,便独自回家了。
街上围观的闲人逐次散去,只有叶家下人还在起劲儿地叫骂。
县衙里的官差还在卖力地寻找劫匪,故而没有多余的人手来顾宅维持秩序。顾老相国只能自求平安了。
二更之后,叫骂的人也回去了——毕竟不是铁打的。
但大街之上,不知从哪里钻出一群人,在路口分散之后,迅速潜入各个街巷···
次日,早起的人们发现,城内几条主街到处都贴了花花绿绿的纸张。凑近一看,是一张张揭帖。
内容很劲爆,全是顾秉谦依附阉党以来的丰功伟绩。
天启三年,假传圣旨将王乾学治罪;
天启四年,起草圣旨杀害杨涟、左光斗等人。
天启六年,主张将周顺昌、李应升等清流投入法司,“依法”治罪。
天启六年,主持编撰《三朝要典》,为阉党歌功颂德,将那些被迫害致死的清流统统归为乱臣贼子。
还有就是最着名的,带着儿子去魏公公膝下认干爷爷。“本欲拜依膝下,恐不喜此白须儿,故令稚子认孙。”
···
昆山百姓虽然知道这位老相国乃阉党余孽、戴罪之身,但对其恶行所知并不详细。现下有了第一手资料,更加知道这位道貌岸然的老相国实在是个吃人饭不拉人屎的主儿,那么不用问,叶家小童一定就是他掳走藏起来的!
民愤,就像地坑里的沼气,一点点聚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