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决断
见众人一脸不解,任光解释道:
“奔命兵,说白了,就是赋予士兵们无限的抢劫权。
咱们外出攻击那些不服从咱们的郡县时,先发个檄文过去,
告诉他们,投降了就接着好好过日子,
要是不投降,一旦城破,那可就怪不得咱们了,
士兵们可是会随便屠城抢钱的!
这样的策略,不光能招到兵,还能快速地拿下城池。”
刘秀听了之后,心里那叫一个豁然开朗啊!
他终于明白为啥任光这个外地的能在这里立住脚跟了。
这家伙在搞人性这块,那脑子里是真有东西!
这条建议听起来凶残,但实际上,任光相对来说还算是个厚道人。
因为大多数的武装政权啊,不论你投不投降,只要城破了,那可都是随便抢的。
尤其是乱世武装,给养辎重都不稳定,
所有的战争利润都得从战败方那里抢过来。
而任光的这个策略,其实是给了各地不服的郡县一个合作的选择条件。
合作嘛,就交点租子,也省得打。
不合作?那就对不起了,
咱们就可劲打,打下来名正言顺地可劲抢!
这世道,就是这么残酷,这么现实。
但任光能在这样的乱世中,找到一条既能招兵买马,又能快速攻城略地的路子,着实是让人佩服!
任光的提醒也让刘秀意识到,投奔山贼并非明智之举,然而未来的道路依旧迷雾重重。
于是,一场关于前途命运的研讨会,在信都的府邸中紧张地展开。
会场上,众说纷纭。
许多人认为,信都孤悬河北,四面楚歌,不如返回长安大本营,以图后计。
这种声音在会场上此起彼伏,让刘秀的征伐之路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正当刘秀犹豫不决之际,“药王爷”邳彤的到来,如同及时雨一般,给这场前途研讨会带来了新的转机。
邳彤,作为云台第二十七将,不仅是河北著名的药行保护神。
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豪族领袖。
刘秀在信都得知,除了任光之外,还有邳彤这位非嫡系的豪族领袖支持他。
邳彤出身信都豪族,其父邳吉曾任辽西郡太守,而他本人在王莽时代便已担任和城太守。
尽管与刘秀并无深厚渊源,但邳彤在短暂的会面后,便认定刘秀为天下英雄,决心鼎力相助。
在研讨会上,面对众人的西归之议,邳彤慷慨陈词,力排众议。
他以天下黎民对王莽暴政的痛恨为引,阐述了人心思汉的大势所趋。
并指出,更始皇帝一称尊号,便得到天下响应,
长安三辅的官吏百姓更是自发地修缮宫殿、维修道路,翘首以盼。
这种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接着,邳彤对王郎的伪政权进行了犀利的揭露和批判。
他坦言,王郎并非真正的刘子舆,而只是一个算命先生。
他所谓的强大势力,只是外强中干,根本不足为惧。
邳彤的这番话,无疑给在场的群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最后,邳彤信心满满地表示,只要刘秀征调和成、信都两郡的人马,必定能够讨平王郎。
他坚信,河北的豪族和百姓都渴望摆脱暴政,迎接新的明主。
而如果此时选择西归长安,那么将错失良机,空留遗憾。
try{ggauto();} catch(ex){}
刘秀一行南阳人,此刻对这个河北人邳彤充满了好奇与疑惑。
他们纷纷议论着,为何每个来自河北的人都自信满满,仿佛一郡之力就能与一州相抗衡。
这种豪言壮语,究竟有多少真实的分量呢?
“他说的有道理吗?”
一人疑惑地问道。
“道理嘛,倒也不是全无。”
另一位南阳老乡沉思后缓缓开口,
“我们若是离开,那便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关中之地,我们虽难以立足,
但山东,那更是一片陌生的战场。”
“但是,他们说的真的靠谱吗?”
又有人提出了质疑。
“耿弇那小子,说的或许有几分真。
但邳彤和任光嘛,我看他们的牛皮吹得有点大。”
另一位了解内情的老者摇头道,
“他们在河北的那两个郡,发展可不怎么发达,
人马也是寥寥无几,想要跟赵汉对抗,简直是蚍蜉撼大树。”
然而,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秀做出了决定。
他选择相信邳彤,决定留下。
并决定凭借这两个郡的兵马,去收复整个河北!
随着刘秀一声令下,“信都会议”也落下了帷幕。
紧接着,刘秀开始了一系列的任命。
任光被封为左大将军,武成侯。
邳彤为后大将军。
信都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
信都令万修为偏将军。
同时,他还命令这四人带领各自的人马出城招募“奔命兵”,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在招兵买马的同时,刘秀也借鉴了刘林的策略,开始打造自己的形象。
他向外界广发檄文,宣称玄汉大司马刘秀亲自率领百万大军从东方而来,专门讨伐各路反贼!
这一举动无疑为他的队伍增添了不少士气。
然而,眼下的兵力显然还不足以支撑他们攻城略地。
这时,任光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攻城法——“火焰恐吓”。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在城外点燃草木丛林,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在这种恐怖的背景下攻城,对城中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靠着这种独特的战术,任光兵不血刃地连续拿下了堂阳县、贯县等几个小城镇。
玄汉大司马刘秀反攻的消息开始在河北大地上传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刘秀的反攻不断推进,他当年在昆阳的神话也开始在河北大地上流传开来。
人们纷纷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这为刘秀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很快,又有两位得力干将加入了刘秀的队伍。
巨鹿昌城的豪族刘植,这位云台第二十八将,
集结了族人数千之众,占据昌城,积极响应刘秀的号召。
而先前留在邯郸的耿纯,也在王郎政变后机智地逃离了邯郸。
他召集了族人和宾客两千多人,毅然决然地倾家荡产,带着棺材前来归附刘秀……
刘秀看着这些老少爷们儿如此捧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豪情。
他知道,自己并非孤军奋战,有这些忠诚的将士们支持,
自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成就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