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黄山云隐录 > 第两百七十四章 借刀杀人

第两百七十四章 借刀杀人

随后的发展也充分印证了邓禹的独到眼光。

寇恂不仅顺利完成了刘秀交付的各项艰巨任务,

还以卓越的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可谓是实至名归。

寇恂上任河内太守后,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腕,成功安抚了河内地区的豪族集团。

使得这些原本可能心存疑虑的势力成为了刘秀稳固后方的坚实支柱。

他深知稳定内部的重要性,因此下令所属各县专注于农业生产与军事训练,以此来确保河内郡的繁荣与安宁。

在他的巧妙宣传下,秀家军成为了豪族阶级心目中的守护神。

他们坚信这支军队不仅是为了保卫家园而战,更是为了维护豪族阶级的美好生活而奋勇拼搏。

在寇恂的精心治理下,河内郡迅速崛起,成为了刘秀的重要战略基地。

这里不仅年产箭支百余万,养马数量也达到了两千匹,更为惊人的是,年收租量高达四百万斛。

这一连串耀眼的成绩单,充分展示了寇恂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对刘秀事业的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冯异也走马上任孟津,与寇恂携手并肩,共同挑起了守卫河内、抵御洛阳军北渡的重任。

这对被后人誉为“河内二人组”的搭档,以一郡之力挑战整个州的敌人,其勇气与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刘秀在安排冯异镇守孟津之后,便挥师东北,全力追击农民军。

他给冯异和寇恂下达的战斗绩效指标非常明确:

坚守河内,绝不让洛阳军有北渡的机会。

在刘秀看来,只要他们能够守住这个战略要地,就已经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对于冯异这样的牛人来说,仅仅完成领导下达的指标显然是不够的。

他开始主动出击,寻求更多的战机与突破。

冯异的第一步行动便是对洛阳军进行了深入的间谍刺探。

他详细了解了敌方的兵力部署和将领任命情况,并从中发现了一个极为有价值的情报:

洛阳的两位大佬,朱鲔和李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不和。

冯异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决定利用这一情报来策反李轶。

他亲笔写了一封密信,寄给了曾经的战友、南阳派代表李轶。

信中大意是:

“如今局势日渐明朗,更始政权已是风雨飘摇,危在旦夕。

相较之下,刘秀的势力却如日中天,蓬勃发展。

回想起当年的民谣,现在看来似乎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刘秀发兵捕捉不道,刘玄的好日子已经快到头了。

刘秀挥兵直指,不道之人终将受到制裁!

你应该及早醒悟,迷途知返啊!”

这一封信深深触动了李轶的内心,勾起了他许多往昔的回忆。

想当年在宛城,他们曾并肩作战,共同起义。

然而,随着刘縯的威望日盛,李轶为了自己的野心和地位,最终选择了背叛,参与了密谋杀害刘縯的行动。

时至今日,李轶不禁感慨万分。

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为何短短几年间,形势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try{ggauto();} catch(ex){}

自己当初就看出刘秀非池中之物,但万万没想到他会取得如今的成就。

想当年,刘秀孤身一人前往河北,如今却已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实力不容小觑。

更让李轶心寝食难安的是,自己曾经对刘秀的哥哥刘縯下了毒手。

这段血海深仇,到底该怎样化解?

在接到冯异的信后,李轶思量再三,

还是给了回应,先表达了亲切友好之情,并对过去的背叛行为表示悔恨。

他希望能够与刘秀重归于好,并承诺不再寻衅滋事,共同为未来的大业携手并进。

这一举动无疑为冯异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冯异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果断北攻天井关,

成功占据上党郡的两座重要城池,从而掌握了上党高地南下的关键屏障。

紧接着,他又挥师南下,一举攻下河南郡成皋以东的十三个县,并成功招降了当地十余万豪强。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大大扩展了刘秀的势力范围,更在战略上形成了对洛阳的合围之势。

然而,河南郡守武勃却未能看清形势,他率领军队对归降的豪族进行讨伐,试图挽回颓势。

可惜,他未能理解人心向背的关键,只是一味地攻击新加入的势力,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当冯异得知武勃的行动后,立即率军渡过黄河进行救援,最终在士乡一战中击败武勃的军队,斩杀了武勃本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李轶信守承诺,并未出兵相助武勃。

在成功拓展河南战区后,冯异及时向刘秀汇报了战况,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刘秀在深思熟虑后给出了指示:

“李轶这个人,心机深沉,诡计多端,我们很难揣测他的真实想法。

为了确保我们的利益,你应该将他的信件抄录一份,送给各郡的郡守和军官们传阅。

同时,各地区也要以此为契机,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让大家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端正态度,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

诸将听到这个指示后,纷纷感到诧异。

他们担心,一旦泄露了机密,李轶这条重要的内线就可能彻底断掉。

有些人甚至猜测,刘秀是不是仍然对李轶当年背叛杀害他哥哥刘縯的事情怀恨在心,因此想要借这个机会报复。

然而,不管刘秀的真实想法如何,这个策略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河南郡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平定的情况下,冯异的势力范围已经直接扩展到了洛阳城下。

而洛阳城内的另一大势力朱鲔,在得知李轶背着他暗中投降了刘秀后,愤怒之下派人刺杀了李轶。

这一事件在洛阳城内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原本就存在矛盾的一二把手如此内斗,

尤其是这两位大佬还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派别,使得洛阳城中的人心更加惶惶不安。

大量的南阳派军官和士兵开始逃离洛阳,投奔到河北的南阳人政权那里。

洛阳的战力和士气因此遭受了双重打击。

原本坚固的城防变得千疮百孔,士兵们的斗志也消磨殆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