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为王造天应
郭柏龄听了默然不语,他不在乎这人是不是映山红,也不怕果去城能不能到,他在乎的是,他带来的兵,根本不适合当牧兵打游击。
今古国以耕种为主,练兵学习的主要是战阵、攻城、守城、野战,但是要按步刻七这样的打法,部队就要不停的穿插跳跃,郭柏龄实在没有把握。
何况连日作战,兵士们已经疲惫不堪,思乡之情在今古的本土兵中早已蔓延,归家的愿望也越来越盛。
这样的情况,粮足可以守城,归心可以突围,要他们再去欧莱国打游击,心,不会那么齐了。
再说这些兵如果出了城,万一城外有伏兵怎么办?何况野战消耗太大。三万人的吃喝拉撒不说,一个个的城堡打过去,还要随时拔营换寨,这计划听上去很美,实际做起来,很难。
步刻七见他犹豫,忙上前一步道:“郭大人如果不放心,我还有一计。”
郭柏龄没有看他,只看着城外的欧莱国兵营,一个时辰后,他们就会攻城,“说吧。”
步刻七道:“欧莱国谁当国王都无所谓,但决不可能是您吧?”
郭柏龄被问的一愣,这怎么可能。王猛知他是映山红,又潜伏了七年,这样的经历,放谁身上都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此人心机难以揣摩。
步刻七一笑,“不如……”。
郭柏龄仍看着城墙下面,那里倒了一百多个士兵在那,“什么?”
步刻七道:“那三万教兵明日就到,郭大人在此竖起大旗,就说这次出征,本就是要替欧莱国以正国本。
您前日斩了那国王不仅仅是为了百姓,更重要的,是您受了欧莱国上任国王的书信,前来此地降妖除魔,就说那被杀的国王是妖魔所变。
再派人与那呱嚓教的三万教兵军联合,跟他们谈判,只要新君登基,就立即承认他们为国教正宗,从里面挑一个出来当教主,然后与他们合作,里应外合,以城内三万兵与法师军的三万人联手,夹击城外的五万五千人马。
算起来,加起来的人,还比他们多。法师的军队,要的是国教之权,王权不过是他们的工具,教兵军就算到了城下,绝不会先发动进攻,一定是等宋大成和恭有方的部队先打。
现在城外的两只部队,都各有损失,他们也在算账,我们虽不是很清楚,但粗略一算,宋大成现在也只有三万多兵。恭有方也只有两万多兵。
那就从宋大成和恭有方之间,选一个倒霉鬼打了便是。宋大成本就是宋大礼的弟弟,他是攻城方最卖力的。
恭有方虽然助阵,可他的兵没有那么猛,就算这仗赢了,他仍然是个贵族,没增加多大的利益。
所以,小将提议,一但跟教兵军合作,合力打掉宋大成,是为上策。”
步刻七说到这,停了下来,王猛听得有些恍惚,见步刻七停了下来,一摆手道:“水。”
一个士兵立即拿了一碗水来,步刻七对这士兵谢了一声,接过就喝。
王猛接着问:“然后呢?谁当欧莱国的国王?”
步刻七擦了擦嘴,看了眼王猛,抬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你………?”
“我。”
“凭什么?”
“凭郭大人从这俊安城里拿出来的欧莱国国印。”
“国印?”
“盖上国印,造一个前任国王的信件,就说我是欧莱国国王真正托付的继承者,被他们陷害之后,远遁今古国避难,后来隐姓埋名在都城中潜伏多年,为的就是今天迎接今古国大军前来降妖除魔,以还欧莱国百年清明。”
“谁信………?”
步刻七一笑,“王将军,有好处的事,大家自然会信,没有好处的事,谁信你呢?”
王猛咽了口唾沫,深深地看了一眼步刻七,转身看了眼郭柏龄,郭柏龄已经转身,他正手按宝剑,“什么样的好处?”
步刻七道:“给恭有方两座城堡,让他可以自已征税,再给教兵军一座城堡,告诉他们,允许他们以城建教,呱嚓教的法师们一直想要一个独立的城堡,呱嚓教只要重新改个名字就是了。
随便他们叫什么神,什么话呱嚓、蹦蹦嚓、咔咔嚓、都可以,还是他们那帮法师当教主就行。”
王猛问:“谁去和那帮法师们联络?”
try{ggauto();} catch(ex){}
步刻七道:“我吃一碗饭就可以动身,只带四个兵。”
王猛又是一愣,“四个兵?”
郭柏龄终于松了口,“今夜,我们可出兵三千,攻恭有方的阵营,宋大成来救,我们立即回撤,你可以乘机出城,出城后一路向西,今天夜里,你就能与教兵军相遇。”
步刻七道:“是。”
“有一点。”
“哦。”
“教兵军很可能杀了你。”
“所以需要郭大人加盖今古国上将军的印信,再加上欧莱国国王的宝印,他们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郭柏龄迈了一步,“你凭什么这么自信?”
步刻七一拱手:“郭大人,世界之大,不过是场赌局。什么都有把握的事,从来就不存在。
那宋大礼无能,恭有方无力,至于吗法师军们,就更蠢,如果是我,呵呵呵,我就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说到这,步刻七看着郭柏龄,收了话头。
郭柏龄一抬手,“请讲。”
步刻七道:“我若是宋大成,根本就不会来夺俊安城。”
王猛问:“你会怎样?”
步刻七抬手向东,“挥师向东,直扑果去城,截了您的退路。我有五万精兵在手,因来国此刻正沉浸在喜悦与恐慌之中,喜的是您替他们打败了三万欧莱国入侵人马,恐慌的是您真的打下了俊安,今古国以后可以借道因来国直通这边。
因来国将来的地位,恐怕只能做个附庸,这一切,还要看今古国的心情。
他们刚经历一仗,全国兵力只有不足两万人,果去城内只有三千人,我这五万兵打下果去城,绰绰有余。
然后,我会写信告诉燕容天,要想不成为今古国的附庸,欧莱国就必须有新的国君。他就必须找借口拖延今古国。
而我,就可借用果去城,堵住郭大人的去路,等您跟恭有方和教兵军拼的你死我活,哪怕您就是突围出来了,你也会被我挡在果去城下。你回不回国。全在于我。
这一切,只需要七天。
今古国如果得知郭大人以身殉国,没有了派兵的理由,燕容天再给您一口上好的棺材,把您风风光光的送回去,再抹上几十把眼泪。
今古国,也只能就此作罢。毕竟,您本来就是来支援的嘛?
不过,我会放您出城,条件是,承认我宋大成的新君地位,两国修好,互通往来。”
步刻七说完,一边的王猛脸色铁青,手里的刀一提,又放下了。
步刻七撇了他的刀一眼,没有说话,只坐了下来。
郭柏龄一动不动,一阵风吹了过来,他的头巾在风中扬起,城外,是五万五千兵,城内,只有七天的粮,没有过多的时间考虑。
步刻七拿了个馒头啃了一口,“我本就是您的降卒,大人不必挂虑,我若说不服他们信我,死便是了,您一点也不亏。”
郭柏龄道:“明天天亮前,法师军若还未从后方攻击宋大成,你的计划我就不采纳了,而你,也回不来了。”
王猛听了不解,“不是说教兵军明日才到么?”
郭柏龄道:“他们故意放慢行军,希望宋大成和恭有方跟我们拼得差不多了,才过来捡便宜。只要这位步兄弟说服了他们,他们就会星野夜奔袭。
今天夜里,只要步兄弟说服教兵军,你那边举火为号,先攻宋大成后方中军,那我们就集结全军出击,突袭宋大成,将他一举击溃。”
步刻七知道郭柏龄答应了,他松了口气,“不错。”
郭柏龄盯着步刻七的眼睛,“以后恭有方势力坐大,那什么鸟新教又要起势,怎么办?”
步刻七道:“我自有办法。”
郭柏龄道:“你这计划很大胆,但,这只能算是人谋,要想成功,你还差一件事儿。”
步刻七问:“什么事儿?”
“天应。”
“天应?”
“没有,我替你造一个出来。”
“郭大人真是大气。”
“你去准备,天黑前再来。”
“是。”
步刻七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