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颂苦者不耻
一节课下来陈宣又认识了十几个字,整体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玉山先生讲课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每个字都延展开来讲解,将这个字的意思,联系,联想都一一延展开来,然后还掺杂一些教育或是警示意义的小故事,内容丰富,或生动有趣,或严肃严谨,一点都不枯燥。
饶是陈宣成年人思维,都不禁被他讲课内容所吸引,一开始还只是抱着识字的心态,后面则渐渐认真听讲,因为玉山先生所讲的这些内容,能让他进一步的了解这个世界。
莫说是他,整个课堂上就没有人不认真的,不知是明白读书就得抱着这种认真心态,还是相互在内卷,亦或者摄于玉山先生的名气和威严不得不认真,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能在玉山先生课堂听讲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情。
本是一群跳脱年纪的小孩,却是规矩得不行,莫说搞小动作了,就是交头接耳的都没有,这样的学习氛围就很好。
或许少了些生动的气氛,但学习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可能这个世界的人从小就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吧,而不是陈宣生活的地球,读书学习对部分年轻一代来说仅仅只是一个人生阶段,就像做任务一样,不是给自己读的,而是为了应付家长老师。
毕竟啊,很多人从幼儿园开始,读书一二十年下来,到头亦逃不过当牛马的命运。
但读书还是有意义的,哪怕在工厂打螺丝,也能搜肠刮肚从记忆中学过的知识里面找到点有用的内容撩厂妹……
但玉山先生也没脱离《初蒙》这本书的内容,一本初蒙三千多字,全部学完差不多就掌握常用字了,届时就能自行阅读书籍,至于不常用的乃至生僻字,就得以后慢慢深入学习了。
而这本书,需要用丁级这一整个学年去学习。
待到下课钟声敲响,玉山先生结束了讲课,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将这堂课学的十多个字进行拆字练习十遍,完了师生见礼作别,一堂课才算结束。
“走,上厕所去,有一起的吗?”
“一起一起,都快憋死我了,生怕错过先生讲的任何一个字,都不敢中途提出去上厕所”
“你们去吧,我得温习一下,把先生讲的记住”
“我要出去溜达一下,屁股都快坐僵了……”
下课后教室里顿时欢快了起来,吵吵闹闹,呈现出了陈宣亲切又陌生的画面。
“阿宣,先生讲的你听得懂吗?”高景明不禁关心了陈宣一下,估计是被嘱咐过,课堂上他也和大家一起称玉山先生为先生。
陈宣笑了笑道:“还好,先生讲得仔细,我能听懂”
上课的时候他也没忘自己的职责,帮高景明铺纸磨墨。
“那就好,我去上厕所了,要一起吗?”
“我就不去了”
“行,我和林子他们上厕所去……”
一堂课大概个把小时,课间有二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倒是充裕。
趁着课间时间,陈宣抓紧时间练字,并非为了提前完成作业,他的进度还差一大截呢,人多眼杂,倒也没有把刚学的字进行拼音标注。
其间他也听周围一些孩子闲聊,说起病逝的任方,有人惊恐茫然,有人甚至失声痛哭,哽咽说与任方极为友好,前段时间还约定了要去任方家做客的,未曾想一个假期就天人永隔。
try{ggauto();} catch(ex){}
小孩子的情绪就是这么纯粹。
不久后高景明他们回来,还在讨论之前谁尿得高,都尿房顶上去了,陈宣听着心头好笑,暗道幼稚,但不得不说,新‘鸡器’就是好用……
预备钟声响起,第二堂课也将开始了,孩子们回归座位。
这堂课要上四季,上课的是一位白胡子老先生,陈宣课间听其他学生提过一嘴,这位老先生乃举人出身,曾任过一县博士,告老后被玉山先生请来这里教书育人。
他明明比玉山先生要严肃太多,可反而下面的学生并不怎么买账,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的不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还用戒尺狠狠打了几个学生手心,打的是左手。
周林就挨打了,不过却是他的书童葛光代罚,这让陈宣心有戚戚,暗道高景明这小子可得乖巧点,要不然就得自己代受了。
这堂课先生让学生们朗读一篇短文,是关于春耕劳作的文章,他读一句下面的学生跟着读,用他的话来说,现在大家虽然识字不多,但每篇文章不说倒背如流,都得烂熟于心。
对此陈宣大概了解道,这个世界的学生,不存在选背的课文,而是每篇课文都要背诵记住。
“夜尽天未明,人醒犬未醒,家家不见炊烟起,户户开门把具行,一缕晨光踏路去,泥泞寒露脚不停,挥汗如雨灌秧苗,日复一日粒归仓,多少艰辛谁可见,劳者不见锅中饭,朝食稀来晚残羹,摘得野菜肚儿昏,饥一餐来饱一顿,如此往复年又年,待到春来花还开,家中儿女也该下田来”
老先生领着学生们读了几遍课文,只是启蒙文章,道理浅显,旋即他又开始解释这篇文章的意思,大意是形容农民天还没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儿,那时狗都还没睡醒,可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下来,却连肚子都填不饱,加上野菜填肚子也是饿得头昏,一年又一年,直到家中的孩子长大到了能干活儿的年纪,又是一个轮回……
解释完文章的内容,他严肃警告学生们,农民的劳动与艰辛,大家心头要明白,懂的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但是,这种艰辛并不值得去歌颂,用他人的苦难来彰显自己的文采,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那犹如在他人的伤口上撒盐让自己高兴,大家或许现在不懂,但得将他这番话牢牢记住。
再三告诫后,老先生继续带大家读文章,一遍又一遍,字数不多,需要读到背得为止,一堂课背不下来的,下去后问背得的人,明天他是要抽查的,谁背不得要挨戒尺。
翻来覆去的读课文,如此这般直到下课,在先生离去后,学生们一个个怨声道载,又要背文章,太痛苦啦。
陈宣这才明白,为什么那天在高家的时候,高景明不看书都能顺利‘朗读’书中内容,感情就是这么来的,你还不识字没关系,一遍又一遍下来,时间久了狗都能记得。
陈宣没那么强大的记忆力,一堂课肯定是背不下来的,但跟着别人倒是能顺利进行下来。
这就体现出伴读的作用,比如他和高景明各自记得一部分,后续相互对照补充,查遗补漏下来一篇文章渐渐的就能背诵了。
而能背诵之后,只要陈宣后续悄悄把那些字标注拼音,就相当于认识那些字了。
在很多学生抓耳挠腮中,课间时间过去,迎来了早上最后一堂算计课,这个对陈宣没什么难度,甚至有九成把握,教‘数学’的先生这方面还没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