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错乱的形式
大统皇帝刘焉建立季汉后,册封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为太子,立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为蜀王,立三子奉车都尉刘璋为巴王。
随后,大统皇帝刘焉大肆册封文武百官,任命皇族刘巴为丞相,黄权为廷尉、王累为御史大夫、费祎为太尉、张松为太傅、法真为太常、秦宓为大鸿胪的文臣人等,辅佐皇帝治国理政。
又册封军中大将张任为季汉大将军,严颜为车骑将军,李严为骠骑将军,孟达为卫将军的武将等,辅佐皇帝治军作战。
在登基大典中,蜀中上下文武皆有封赏,刘焉宣布大赦天下。益州百姓今年赋税减半,这政令一出,顿让益州百姓欢欣鼓舞,拥护刘焉。
可当此消息传遍天下时,各地诸侯便坐不住了,表现各异。
洛阳帝都,皇宫勤政殿内。
高坐龙椅之上的大汉皇帝刘协,当得知刘焉称帝的消息后,顿时龙颜大怒,将身边能摔的物品全都一股脑扔出。
颤颤巍巍的指着益州方向怒道:“大胆贼子,连你都敢叛朕!亏汝还是朕之皇祖辈人物,简直不知羞耻。来人,传旨天下,昭告反贼刘焉的罪状,剥夺其一切地位权利,贬为庶人,将之逐出皇族宗谱。另传令天下,朕要御驾亲征,不手刃此贼,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也。”
此话一出,群臣也愤慨不已,司徒王允出列拜道:“陛下,请保重龙体呀,那刘焉贼子篡位僭越,显然是早有预谋,此时陛下应该召集天下诸侯共讨之。若朝廷不做任何行动,恐将有更多人效仿也,此不可不重视啊陛下。”
汉献帝闻言,深以为然,道:“可是,如今益州远在西陲,朕的大军鞭长莫及,况且统一中原之战即将展开,数十万大军已经部署到位,若此时调离大军,朕恐中原诸侯会趁机四起霍乱中原,到时我军定然首尾难顾,诸位爱卿可有何讨贼良策?便请速速道来!”
“启奏陛下,老臣有一策,或者解朝廷之忧。”刘协定睛一看,原来是老将军皇甫嵩,顿时激动道:“皇甫老将军有何妙计?”
皇甫嵩道:“陛下,当今天下我大汉朝廷所掌控之地不过司隶、兖州、豫州大部而已,民不过千万,军不及百万。且三地并未相连,大军并不能相互支援。如今中原之战迫在眉睫时,我军不可能分兵转攻刘焉,如今之计,臣以为一是陛下可传召天下,召天下义士共讨刘焉,且许诺谁攻下西川,便封他为益州牧,万户侯世袭罔替。二是休书传于荆州刘表、汉中张鲁,让他们共同出兵攻击益州。三是派遣一位大将,举少数兵马打出朝廷旗号组成讨伐军,让天下各路诸侯加入响应,以攻西川。四是再休书于大将军,请他出兵助我军平定中原,以让我军能抽出更多精兵南征。五是再颁圣旨与天下其他诸侯,命令他们出兵讨贼,臣料诸侯响应者必然占多数。如此,他们不仅会赢得民心,还会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去益州夺取利益也。我们便可作壁上观,让他们与刘焉去打吧。六是朝廷便可抱住颜面,又能消耗诸侯实力,一举两得也,请陛下明鉴!”
皇甫嵩言毕,顿时获得朝堂一片赞誉声,高兴的汉献帝大呼:“老将军果然宝刀未老,真乃老城某国之见也。传旨,一切便依老将军之计行事,杨修,你去拟旨!随后传檄天下。”
“诺,臣遵旨。”朝臣中,一位气质高傲的年轻男子道。
并州,晋阳大将军府内。
“哈哈哈哈......”张耀文与众文武皆放声大笑不断......
张耀文道:“这刘焉还真有胆啊,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公然叛汉僭越称帝,真是不怕死啊。如今天下诸侯谁人不打着大汉的旗号做事,连我都不愿脱离大汉自立,何况他区区刘焉老儿,真是笑煞我也。诸位,你们对此的有何看法?”
礼部长史周瑜出列拜道:“主公,此刻最着急的应该是在洛阳皇宫的那位皇帝陛下吧,但瑜估计,朝廷定然不会坐视不理,否则这大汉便真要危急也,为何?因为刘焉称帝朝廷都不闻不问,其他诸侯会作何感想?我北府便不说了,但瑜敢肯定其他实力强大的诸侯定会群起效仿之,到时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不知主公以为然否?”
张耀文不置可否,与其他谋士一般皆深以为然。
接着,工部长史陈宫道:“主公,诸位大人。方才公瑾之言,宫深以为然,但宫以为,我军也应有所行动,这可是争取大义,天下人心的机会,主公不可放过。无论朝廷做出何种决定,我军都应当鼎力相助,但只是佯动便可,不必动真格的。”
听到此处,张耀文大笑道:“好,公台所言甚妙,就算我军出兵远征,哪也不现实。与其如此,不如只是响应,但可以把声势造大点,让刘焉的名声臭到底,让益州百姓也看清他的真面目。此事便由屠神卫的影卫去办,暗卫负责配合,血卫负责行动。”
征虏将军周雨当即出列应诺,随即退下部署。
待周雨离去后,张耀文又道:“那此事便这么定了,对了公瑾,草原诸部怎样?可返回封地?奉先、子龙、孟起他们也是否到任?”
周瑜闻言拜道:“禀主公,诸部首领此时怕是已经回到封地,吕布等三位将军也已到任。至于诸部贵族子弟,大部留在了晋阳,唯独一小部分在洛阳游历,有专人看管,无一人返回草原。”
张耀文微微点头,随后道:“好,你们派人要照顾他们,这些人可是未来我军掌控草原的支柱力量,不容有失。”众人当即抱拳应诺。
此刻在关中楣邬堡中董府内。
“主公,好消息啊。终于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公然叛汉称帝,如此一来,以主公的实力,建国称帝也不在话下啊。”李肃喜道。
客厅内,董卓高坐主位,扭动着肥硕的身躯,腾地起身,兴奋道:“国远所言当真?那刘焉老贼真敢如此?哈哈...那老夫便是明日登基又有何不可?天下人谁敢有异议!”顿时厅内众人皆放声大笑。
可唯独两人沉默寡言,未曾迎合。
董卓注意到后,很是奇怪,便问道:“文优、文和,为何你二人如此寡言,难道认为老夫不配登基称帝否?”
二人哪能听不出董卓的不满?当即拜道:“我等不敢。”董卓却是怒哼一声,把头转向一边,明显是生二人的气了。
见此状况,李儒无奈的摇摇头,笑道:“主公恕罪,我与文和定然是希望主公登基称帝的,我等也想做您的开国功臣呢,可是就目前形势来看,我与文和以为称帝时机尚未成熟。为何?一来刘焉称帝虽然蓄谋已久,但也算开了个头,不管朝廷能否镇压刘焉,日后肯定会有更多诸侯尝试的。二来刘焉敢冒这个头,那就必然要承受汉帝国的怒火,古人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汉帝国四分五裂,但天下民心依然向汉,况且尚拥兵近百万,仍有一搏的实力。三来天下各诸侯也必然会趁机起事,赚取民心或自己的利益,更加坐实了到手的底盘。所以接下来我军的策略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便是我与文和不赞同目前称帝的打算。还望主公明断!”
厅内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接着,贾诩又道:“明公,我军目前应该停止攻打张鲁,与其讲和。让他去响应朝廷号召与刘焉去死拼,待他们精疲力尽两败俱伤之时,我军便可尽起数十万大军,一鼓作气荡平汉中进而席卷益州。而益州自古便物产富饶,若我军得之,即便主公此刻登基,我想天下诸侯也没人敢做什么,望主公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