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亡国
开宝七年九月,一切准备就绪,北宋正式出兵,以曹彬为主帅,潘美为监军,曹翰为先锋,率军十万讨伐南唐。
说起南唐,真叫人感慨万千。南唐创始人李昇原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淮南割据政权的权臣,后篡权自立,改名李昇改国号为唐。李昇建国后对中原王朝严密防备,同时向南东征西讨,国内无战事,励精图治,南唐国力强盛。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开始对南唐用兵,此时李昇已死,南唐由其子李璟统治,柴荣实在是一代猛人,南唐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先后失去长江北岸多处领土。李璟一看实在是打不过,便向后周称臣纳贡,割让江北所有土地,从此南唐日益衰落。
到了北宋开宝年间,南唐已是李璟的儿子李煜在位。李煜原名李从嘉,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的七夕节。李煜自出生就不同于凡人,史书记载李煜是重瞳。
重瞳不得了,历史上上一个有记载重瞳的人是项羽。
李煜可不像项羽,不仅不能带兵打仗,而且他的即位之路也非常坎坷。
李煜本是李璟的第六子,按道理说,第六子是没什么希望继承皇位的,可鬼使神差的,好运就落到了他头上。
起因要追溯到李煜的父亲李璟,当时李璟刚刚即位,国内政局不稳,为了稳固政局,封了自己年纪较长的弟弟李景遂为皇太弟。李璟经过即位之初的一阵手忙脚乱,逐渐稳住了政局,与此同时,李璟的长子李弘冀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将领,本身是嫡长子,又有军功,这下子不得了了,李弘冀的威信越来越高,朝中对于皇储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在五代十国期间,把弟弟作为皇储的并不少见,但都有个前提,就是为了保证国家有长君,能够压得住阵脚。而此时的李弘冀无论从身份还是贡献上讲,都有着足够的说服力,压得住阵脚。随着朝中对于李弘冀的呼声越来越大,皇太弟李景遂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抗衡,便主动上书取消皇太弟的封号,回到自己的封国。
基于嫡长子的劳苦功高,李璟便顺水推舟免去了李景遂的皇太弟身份,立了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虽然当上了太子,却对政治对手自己的叔叔仍旧不放心,于是他干了一件非常不仗义的事情,派人把李景遂毒死了。
当时李景遂已经离开首都金陵,正在回自己封国的路上,亲王被杀,皇帝李璟非常震怒,急忙派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行凶者居然是当朝太子,李璟更是怒火中烧。
然而,还没等李璟收拾自己的儿子,李弘冀就自己死了,被立为太子第二年,相传因为看到了叔叔李景遂的鬼魂索命,李弘冀惊吓而死。
李弘冀是李煜的大哥,在李弘冀死之前,李煜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都已经病死了,于是太子之位毫无疑问的落到了李煜头上。
李煜在当太子之前眼见了天下纷争和宫廷里的尔虞我诈,对于自己六皇子的身份也很摆的正位置,早早的就一副出世的态度,寻仙问道、读书弹琴,各类爱好填充了他的日常生活。当了太子之后,身份完全不同了,李煜也曾在东宫招贤纳士,积极筹划治国之策,可早年养成的不问世事的性格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北宋建隆二年,李璟病死,当了两年太子的李煜登基。李煜登基之后,很快沉湎于佛事和易经之中,对于朝政不怎么关心,白天讲佛讲经,晚上填词作曲,日子过得甚是逍遥快活。
可北宋却日渐强大起来,逐渐灭掉了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的国际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了。
对于这样的危机,朝中有人看的很清楚,南唐名将林仁肇,后周征南唐时就曾率军与周军大战,虽未取胜也能全身而退,与当时的周军大将张永德打了个平手。林仁肇在北宋平定南汉的时候向李煜建议,这些年宋军连年征战,士兵疲惫不堪,正是夺回当初南唐被后周抢走的淮南十四个州的好时机,请李煜派给他军队,只要一万余人就能收复淮南国土。
李煜大惊失色,坚决不允许。林仁肇虽然是个战将,却也很懂得智谋,他告诉李煜,可以向外界宣布自己起兵反叛,如果淮南打回来了那是最后,国家收复失地;如果万一在淮南打输了,就让李煜按照国法将自己满门抄斩,向北宋表明南唐朝廷并不知情。
为国尽忠到了这份儿上,也算是忠心耿耿了。可李煜还是坚决不同意,斥责林仁肇这样做是连累国家。
林仁肇无奈只好作罢,对于李煜来说,无故与北宋起战事是无法理解的,在南唐的小天地里,只要他能天天伴着佛经琴棋书画这些就足够了。
林仁肇的计划流产了,但赵匡胤可不会轻易罢休,在后周期间征伐淮南的战斗过程中,赵匡胤深深领略到了这位南唐名将的军事才能,既然林仁肇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就必须除掉他。
赵匡胤找人把搞了一副林仁肇的画像,专门挂在一处房间里。开宝五年,李煜的弟弟郑王李从善到开封朝贡,赵匡胤带着李从善“无意”中走过那处房间,李从善看到林仁肇的画像大吃一惊,赵匡胤解释道,林仁肇已经约好投降大宋,这幅画像就是信物,这处宅子就是我专门修建以后给林仁肇住的。
李从善不敢大意,回去便禀报了李煜,一帮投降派大臣趁机给林仁肇泼脏水,李煜便用毒酒刺死了林仁肇。
国家虽然江河日下,但李煜的个人生活却丝毫不受妨碍,在李煜许多美好生活中,又尤以他与大周后、小周后的爱情故事最为传奇。
大周后、小周后是亲姐妹(我没有开车,买过票的朋友请下车,我这不是黄色小说),俩人都是南唐大臣周宗的女儿。大周后名叫周娥皇,自幼博览群书通今博古,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长得特别漂亮,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女神。
大周后才情之高,曾经在李煜父亲李璟的寿宴上弹琴演奏,博得一片喝彩,李璟非常欣赏儿媳妇的演奏水平,赐给大周后一件国宝,烧槽琵琶。
烧槽琵琶可不是一般的古董,相传在三国时代,东吴有一个人在烧桐做饭,正好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这家人吃饭,听见火烧的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个好的木头,赶紧把桐木救出来,裁掉木头做成一把琵琶,声音果然很好听,然后他的琴尾还是烧焦的样子,于是这把琵琶又叫“焦尾琴”。
女神大周后,才貌双五星,大周后不仅长得美有才情,还特别会穿衣打扮。由于女神实在太过优秀,她的一举一动成为了金陵城的标杆,穿衣打扮成为了时尚的桥头堡。当时的金陵城老百姓有个习惯,穿衣打扮要看大周后怎么穿搭,只要是大周后换了装扮,那么这种装扮和类似的装扮就会在很短时间成为最流行的爆款,某些衣物胭脂水粉甚至会卖断货。
大周后如果拍抖音,可能就是全网第一网红了。
由于大周后才情太高,李煜对大周后是喜欢的不得了,夫妻两人常常由大周后弹琴演奏,李煜填词吟唱,吟唱完再起身跳舞,跳完舞夫妻两人对饮一番,然后大周后接着弹琴,李煜接着跳舞。
大周后善弹琴演奏,还善音律创作,创作出了很多乐曲名篇,而且她还补齐了唐代传世名作《霓裳羽衣曲》,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虽然身为国母,大周后并没有发挥什么国母的作用,而是终日陪着李煜“沉醉于音阶”,可大周后的才情还是值得人敬佩的,如果李煜有帝王之才,大周后的才情肯定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李煜却无心国家大事,用醉生梦死逃避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
也许是久居生厌,李煜逐渐不甘于大周后的陪伴,把目光逐渐转向了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
小周后比大周后小十五岁,李煜与大周后育有两个儿子,次子因为受到惊吓在四岁时候夭折了,大周后因为孩子夭折伤心过度生了大病,身体一直不好。而李煜当时就已经与年仅十二三岁的小周后好上了,李煜趁着大周后身体有恙,瞒着大周后私下里与小周后偷情。可纸里包不住火,大周后在宫里散步的时候曾偶然有一天发现李煜床上大白天帷幔紧闭,好奇心之下便伸手去拨,拨开帷幔一看是自己亲妹妹,惊讶之下问小周后什么时候进宫的?
小周后也是年少无知,姐姐问什么当然是实话实说,告诉大周后已经进宫好多天了。
大周后这一下气的够呛,小周后年纪还小不懂事,可李煜趁自己生病期间诱骗未成年少女自己的亲妹妹,实在是伤了大周后的心。这一气之下,大周后的病情更严重了,没过多久大周后病故,自打发现李煜跟妹妹偷情之后,大周后就在后宫背过身去不再见李煜,一直到死都没有转过来。
大周后死后李煜非常痛心,可男人心海底针,李煜痛心了一阵子,眼前的小周后便逐渐抚平了他的伤痛,开宝元年,大周后丧期未过,李煜立小周后为后。
小周后与大周后相比,才情是远远不如的,但胜在年轻,而且小周后有个最大的优势,酒量好,虽不能弹琴助兴吟诗作对,但可以对饮。李煜在后宫的群花间盖了一座小亭子,外部雕琢的十分精美而内部空间极为狭小仅容两人对坐,他与小周后就经常在这个亭子里一边赏花,一边开怀畅饮。
文学青年李煜,就在金陵的花间神游物外。当时已经到了开宝年间,南唐的国力已经江河日下,他却不思进取,不理朝政,宰相严续因为李煜不理朝政怒而辞官,他便顺水推舟,将朝政交给几个近臣打理,国家运转接近瘫痪。
其实李煜对于北宋的军事行动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为了尽可能的延缓宋军的进攻,使国家不亡在自己手里,李煜把南唐彻底变成了一只舔狗。翻开史书,几乎隔三差五的就有“南唐进银绫绢各万计”、“南唐进金银器、罗绮以千计”此类的记载,实际上当时南唐国内经济已经衰退,失去江北领土后受限于食盐短缺,需要长期外购食盐,加上跪舔北宋,老百姓生活愈发艰难,国内矛盾重重。
饶是如此,南唐依然不停地跪舔,可饶是如此,北宋还是最终下诏讨伐南唐。
舔狗最后往往一无所有。
南唐当时首都在金陵(今南京),统治江苏苏南、安徽北部和湖北东部地区。北宋的战术是沿长江而下水陆并进直取金陵,一路推平南唐全境。曹彬十月下旬从湖北出发,先后拿下峡口(今湖北阳新)、江州(今江西九江)、池州(今安徽贵池),一个月内连破数州,到达采石矶。
采石矶是位于长江下游,此处江面较窄,江水湍急,但江心有大片冲击平原,可以有效利用方便渡江。由于其出色的渡江性能,采石矶自古以来就是江南军事重地,从三国到魏晋南北朝,南边政权交战就绕不开这个地方。曹彬拿下采石矶后,顺便在江面搭了一座浮桥,把江北的主力部队全部渡到了江南,向南唐首都金陵进军。
二百年后,宋朝将在这里迎击世仇金国。
不过李煜等不了二百年了,得知采石矶丢了,李煜开始慌了,派遣郑彦华率水军、杜真率步兵沿江而上想要夺回采石矶。郑彦华以为宋军大举南下,渡过采石矶后便不会再有重兵把守,想把战船开到采石矶直接破坏浮桥。没想到曹彬早有准备,水军就在采石矶处埋伏,打了郑彦华一个以逸待劳,南唐水军大败。杜真的步兵遭遇宋军之后双方开始交战,战斗正进行中之前打败南唐水军的北宋水军从杜真后方江面上登陆,给杜真来了个前后夹击,南唐的步兵也被打败。南唐军一路败退,宋军一路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白鹭洲(今南京江宁),金陵城近在眼前。
到了白鹭洲,宋军要先拿下金陵城旁的一座军事重镇-溧水(今南京溧水区),南唐在溧水驻扎了一支部队,如果贸然进攻金陵,溧水与金陵互为犄角必然会从侧面攻击宋军。
曹彬派田钦祚前去拔掉这根钉子。
田钦祚,后周时期的基层军事干部,曾经跟着柴荣大军征讨南唐,后来由周入宋,对南唐比较熟悉。此次宋军征讨南唐一路屡战屡胜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田钦祚就一直跟着划水混到了白鹭洲,现在曹彬派他去打溧水却遇到了南唐真正的硬骨头。
溧水的南唐领军大将是李雄,作为南唐少有的硬气的将领,李雄没有逃跑。可面对气势汹汹的宋军,李雄却没有据城坚守,而是做出了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决定:走出城外,列阵迎敌。唐军勇气可嘉,可战斗力实在不行,李雄所率一万余部队全军覆没,李雄战死,田钦祚结结实实的把硬骨头啃了下来,然后进占了溧水。
溧水一丢,宋军开始放心围困金陵,此时金陵仍有不少兵力,南唐方面由皇甫继勋统兵十万,出城据守秦淮河南岸。金陵已然岌岌可危,而此时的李煜却在城内诵经祈佛,研读佛法,任何与军情有关的文书全部被内侍压下,严禁给李煜添堵。
国家都快亡了居然还心平气和的研究佛法,信佛的人本该四大皆空,可除了不理朝政外,李煜后宫里的大周后小周后先后得宠,《霓裳羽衣曲》传彻后宫,可没见纵情声色的李煜有一点儿四大皆空的觉悟。
也许风流才子本不该作一国之君,李煜这么多年也真够难为的了。
领导不靠谱,干部也不中用。南唐方面的领军大将皇甫继勋出身军旅世家,父亲是南唐大将皇甫晖,就是在江北被赵匡胤打的落花流水的那位兄弟,皇甫晖本身并不是草包,奈何遇上高级军事家赵匡胤,实在是打不过。可惜皇甫晖虽然不是草包,儿子却是个草包。还没开打就唉声叹气念叨着打不过宋军,宋军到达秦淮河,潘美一马当先领兵就冲,唐军一触即溃头阵就被打败,接下来的战斗又是一边倒,宋军开宝八年正月从白鹭洲方面进围金陵,短短三个月时间到了四月初已经扫平了金陵外围所有唐军据点和唐军有生力量。
皇甫继勋败完了金陵最后的一支军队之后居然活着逃回了城里,回城之后还是天天给城内唐军泼冷水,号称宋军已经无人能敌。不仅如此,部下组织夜间去宋阵劫营也被皇甫继勋严令禁止,理由是我们打不过宋军,有军士气不过偷偷组织敢死队准备出城跟宋军搏命,被皇甫继勋知道了把人抓起来,严刑拷打。
打不过敌人我们就坐在城里等死,自己人要舍命杀敌还要严惩,这逻辑也真是活到头了。
皇甫继勋确实活到头了,金陵被围了五个月,城内百姓群情激愤,任何内侍也瞒不住消息了,李煜终于从他的佛的世界里走了出来,来到了金陵城头,看到了城外漫山遍野的宋军阵营。再蠢的人这时候也忍不住了,十万大军被败的一干二净,逃回城内不组织抵抗反而天天给城内守军泼冷水,李煜终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把皇甫继勋砍了。
皇甫继勋被干掉之后,南唐朝廷想起来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南唐神卫军统帅朱全赟。这位仁兄当时驻扎在湖口(今江西湖口县),手里还有十万兵力。金陵城内派人突围找到了朱全赟,命他火速带兵勤王。朱全赟所驻湖口是南唐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本身就面临着宋军的威胁,此时一旦发兵救金陵,宋军肯定要抄他的老窝,因此磨磨唧唧不敢发兵,一直犹豫观望。
南唐的日子不好受,北宋也疲惫不堪,开宝七年十月誓师伐唐,此时已是开宝八年七月,将近十个月过去,北宋财政后勤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况且南京城的七八月份温度大家都了解的,跟火炉差不多。宋军多为北方人,这种天气在金陵城外围城,古代又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每天都有人中暑,宋军减员严重。
面对酷暑天气曹彬压力很大,军情传入开封,赵匡胤经过再三考虑,下令前线不准退兵,坚持围困金陵城。九月,金陵城东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向宋军投降,金陵失去了外围的最后一座军镇。李煜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派南唐学士徐铉前往开封向赵匡胤求和。徐铉是当世有名的博学大家,口才非常好,北宋大臣们纷纷建议赵匡胤不要见徐铉,安排朝中同样有才之士与之对峙,赵匡胤听后不以为意,仍然亲自接见了徐铉。
徐铉进入开封见到赵匡胤,慷慨陈词,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为何征伐南唐?
赵匡胤反问徐铉,父子本是一家,现在我跟李煜是两家,这样能行吗?
赵匡胤说的很无厘头,却又有几分道理,徐铉一时语塞,赵匡胤告诉徐铉,我等李煜很久了,等他来到开封自会与他详谈。
徐铉无奈,只好离开开封回金陵。
对了,史书记载,即使到了这个份儿上,徐铉来到开封后南唐还是进献了大量的贡品,贡银五万两,绢五万匹,求北宋退兵。
这些钱,都将会用在曹彬的军费里。
到了十月份,观望的朱全赟实在坐不住了,金陵城危在旦夕,一旦城破,他的湖口被攻陷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朱全赟率十万大军全军出动,乘巨型战舰沿江而下,到了皖口(今安徽省怀宁县)遇到王明率领的宋军水师,朱全赟不敢跟宋军正面硬碰硬,找了大量木筏浇上火油纵火进攻宋军,谁知木筏走到一半江面上风向大变,朝着唐军一方吹过去,王明率宋军趁势掩杀,朱全赟大败,一路溃逃到湖口,被王明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战争打到这种程度,南唐的所有军事力量已被尽数歼灭,金陵已经成为彻彻底底的孤城,可李煜还是想求和。十一月初,徐铉再次来到开封,向赵匡胤求和,赵匡胤这次不再耐心跟他啰嗦,直接告诉徐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徐铉一听,知道南唐气数已尽,只好惶恐退下。
十一月中旬,曹彬干掉了金陵城里最后一支敢死队,下令不计一切代价全军攻城,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宋军来到李煜皇宫外,整军成列,李煜领着南唐群臣向宋军投降,先拜了潘美,又拜了曹彬,李煜向曹彬纳上降表后曹彬告诉他,宫中之物可收拾一番带上生活必需品,等随大军回开封之后就要接受朝廷的管理,在金陵常用的器物如果朝廷不发放的话生活就不方便了。
李煜一走田钦祚几个大将纷纷围上前来劝曹彬,皇宫里堆积了很多木柴,如果李煜这次回去收拾东西时自焚而死了那我们就没法儿给朝廷交代了。
曹彬告诉田钦祚几个人,李煜优柔寡断,之前是因为朝臣争谏抵抗才会坚持到现在,如今南唐国破再无人给他出谋划策,以他的胆识断然不会自寻短见,大家不必担心。
曹彬跟潘美吸取蜀地降而后反的教训,宋军入城后军纪严明,不伤百姓一人,不抢一分一毫,南唐政权平稳过渡,尽数归宋。
南唐平定了,李煜率领皇族全部迁入了开封,赵匡胤没有过分难为李煜,给李煜封了个右千牛卫大将军兼违命侯。在开封住下之后,其实李煜是很难过的,以前当一国之君那么久,李煜早就养成了奢侈的生活习惯,包括小周后也是衣食住行非常奢侈,但是猛地来到开封做臣子,收入有限,俩人的日子就捉襟见肘。
不仅如此,还有落井下石的,南唐的权臣张洎,跟着李煜降宋之后常常去李煜家里串门,旧部下来了李煜非常高兴,可张洎来了几次之后原形毕露,居然问李煜索要赏赐,李煜是哭笑不得,自己明明已经成为了阶下囚,早已不是当初的南唐国君,又不忍心拂了旧臣的意,便把自己洗脸用的白金盆送给了张洎。
按照李煜的名气,别说白金盆了,就是他用的普通铁盆,能得到就是宝贝,过些年就是古董,能讲出来故事的古董可比一般的古董值钱的多,但张洎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得到白金盆之后,还很不满意,到处发牢骚说李煜抠门。
生活清贫也就算了,到了太宗朝,相传赵光义又看上了小周后,居然隔三差五的诏小周后进宫侍寝,李煜两夫妻的生活如同雪上加霜,凄苦不堪。
故国的破灭、生活的痛苦,给了李煜巨大的创作灵感,他的一系列文学作品《虞美人》、《子夜歌》、《浪淘沙令》都成了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可谁又知道,在这些名篇之后,积累了李煜多少人生的苦楚?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在消灭了南唐最后的残余抵抗势力之后,赵光义终于无所顾忌,当年盛夏,四十一岁的李煜死于开封。
有史书记载是赵光义用牵机药毒死了李煜,有的史书一笔带过,不过联想到孟昶和后来的钱俶,敌国平定并且统治稳固后毒杀对方已投降的国君,似乎对于赵家两兄弟来说只是习惯性动作。
李煜死后,小周后悲痛欲绝,没过多久便也病死。
有人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可对于李煜来说,这种说法不成立,他是南唐的一国之君,如果有可能,我相信他愿意用自己所有的才情去换国家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与宋史中昏庸懦弱的形象不同,我在其他的史料中,找到了李煜的另一副面孔,南唐晚期刑罚严苛,很多老百姓受到无妄之灾,李煜亲自抽查复核案件,规范了刑罚制度,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面对臣子们的劝谏,虚怀若谷,乐于纳谏,即使有的臣子说的不对也不追究罪过。面对民间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也曾经出台过许多改革办法,虽然效果不理想,但还是缓和了土地兼并的矛盾。
诸如以上的为政措施不胜枚举,李煜虽然治国不算成功,面对北宋的军事压力也没拿出什么像样的对策,但绝不是一个昏君。实际上在南唐民间,老百姓对李煜是非常拥戴的,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人在李煜迁居开封之后没有上来就谋杀李煜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如果当时就动手,江南的百姓很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留到统治巩固了再杀,稳妥。
无论如何,李煜坎坷而又灿烂的一生就这样完结了,在翻阅李煜的作品时,我发现了这样的一首他的词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浪漫又自由,让人好生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