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宋何所有 > 宰相寇准

宰相寇准

赵光义当皇帝这些年征北汉,打契丹,战西夏没少折腾,国家依赖着好底子勉力支撑。为了维持国家机器高效全力运转,赵光义需要一套自己的精英政治班子,可刚一即位时班子成员的两位首相薛居正沈伦都是兄长赵匡胤的旧人,即使是后来回来再当首相的赵普其实还是赵匡胤的旧人。

毕竟夺了兄长孩子的皇位,赵光义迫切的需要真正的自己人,于是他想了个好办法: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来充实政府各个职位,尤其是中书,必须从优秀的进士里选取。

科举制度虽然在后世被喷的一无是处,但在古代社会无疑是一种优秀的选拔人才机制。虽然起源于隋朝,但在隋唐两朝,科举取士的人数很少,大部分朝中高管还是靠着姻亲、裙带等关系,而并非由科举进入政府进而提拔上来的。终唐一世,科举取士不过数千人而已,赵匡胤在位期间也就录取了一百多名读书人。

赵光义大幅改良了科举制度,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科举录取人数呈十倍的增加,这其中很多人后来都进入学士院任职。

学士院,有的文献也称翰林学士院,是宋代非常重要的政治机构,主要职能有拟定诏书、建言献策,制定礼仪,编纂书籍等。几乎相当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这些职能在古代中国都是国家内政最重要的事务,进入学士院任职的称为翰林学士或翰林学士承旨(资历较深的翰林学士)。国家正规考试选拔出来的最优秀人才待在皇帝身边干几年,许多人都升任了宰执,也就是从赵光义开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真正成为可能,普通百姓有了积极奋斗科举中举,进而进入朝廷参与国家大事的希望。

有希望的国家,总归是好的。

在老宰相赵普年事已高实在无力参与朝政之后,中书一直由李昉担任首相领导执政,由于李昉这个人学问深、人品正、能力强,中书在他的带领下一直稳定工作,几个宰执成员互相配合,为赵光义分忧解难。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四月,寇准被任命为枢密副使,进入中书,宣告中书一团和气互相配合工作的局面正式结束。

寇准是陕西华州(今陕西渭南)人,祖上曾经阔过,但到了他父亲寇湘这儿就已经衰落了,寇湘曾经做过符彦卿的参军,收入非常一般,但凭着祖上良好的文化传承,家中一直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北宋建隆二年寇准出生,因为出生在太平盛世躲开了五代的战乱,加之家教好,寇准自幼学习就出类拔萃,史书记载,寇准七岁就能吟诗作对。

跟大部分好学生不同,寇准虽然学习好,同时却也极为顽皮,上房揭瓦为所欲为。为了整治这个不听话的劣徒,寇准老妈一气之下找了块秤砣砸儿子,秤砣不偏不倚正中寇准的脚,顿时鲜血淋漓,然后寇准就老实听话了,从此专心学习。

只可惜,这个秤砣,成了寇准人生最后一个妥协对象,后来他遇佛杀佛,遇神杀神,直到最后玉石俱焚。

太平兴国五年,寇准进士及第,是当年的探花郎,这一年的进士榜群星闪耀,堪比NbA96年选秀的黄金一代,榜上的李沆、王旦、向敏中等人后来都做到了宰执,这一榜进士被戏称为“龙虎榜”。

太平兴国五年的寇准只有19岁,在殿试的过程中,有个环节是是皇帝会到考生的考位上闲聊两句,其实就是皇帝爱才,跟进士们拉拉家常聊聊天,有特别对胃口的就重点栽培,不对胃口的就给朝廷按照干部管理办法常规培养。

寇准在殿试之前填报各种文书时候,当时有个书铺老板就劝寇准,皇上不喜欢年纪小的,如果皇上要问到年纪可以多报几岁,免得因为年龄太小皇上觉得不靠谱把你刷掉。

宋代的书铺是专门帮助考生申报各种考务资料的,有点儿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或者留学中介机构,可以说是对科举考试非常了解,对于朝廷录取考生的套路和皇帝个人的爱好也是非常了解的,书铺老板给寇准的建议很厚道。

没想到寇准严词拒绝,我刚刚中了进士,难道就要开始欺骗皇上了吗?

坦荡磊落的寇准没有虚报年龄,赵光义也没有埋没人才,寇准顺利录取。

可很多史书都没有提到,19岁的寇准当时身材高大,丰神秀美,是一等一的大帅哥。与他同一期的有个同学也是不到20岁,却因为长相稚嫩被赵光义摘了出去。

长得帅,总是有大用的。

进士及第后,寇准按照被朝廷安排到了大理寺上班,没过多久又被调派到巴东任知县。

寇准到了巴东之后,没有摆官架子,没有搞文山会海,而是第一时间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巴东县地处群山之中,交通不便,耕地较少,物产贫瘠,老百姓生活很穷。寇准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领着老百姓根据耕地的情况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使得当地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寇准也更加拥戴了,每次到了要交赋税的时候,寇准从来不张贴政府的告示,只是把群众的花名册一贴,大家就按时交税了。

虽说只是办妥了收税这个事儿,但其实收税这工作还真不好做,太宗朝时候老百姓交税还是以实物为主,除了官方专营的茶盐酒和小商小贩可以以货币形式交税,其他的老百姓就是你从事什么就交什么。你是农民那你就交粮食,你是山民那你就交木材,你是猎人那你就交咸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说老百姓交税可不是个简单的活儿,不像我们现在直接工资里扣,那时候老百姓交税要在指定的时间把货物运到指定的地点,一个县那么大,货物运起来是很困难的,交一次税相当于再服一次徭役,谁乐意?

也就是寇准,真正的给老百姓办成了不少好事,确实是受到全县群众的拥戴,才能把收税的事儿办妥。

扶贫工作搞得好,群众就拥戴,群众拥戴,工作就开展的更高效,寇准为官的口碑远近闻名。

雍熙元年,寇准被提拔为殿中丞,调往西北前线,负责宋军对李继迁征讨的粮草供应。

李继迁这个人虽然实力不行,但跑得快,一直秉持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策略。北宋常年跟辽国互殴,不敢贸然调动主力去长途奔袭围剿李继迁,只有趁有限的机会把李继迁往死里打,寇准到任之后,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宋军数次打击李继迁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几年的西北军旅生涯给寇准带来了难得的军事经验,历经了一次次宋军将士英勇杀敌的场景后,寇准对于宋军的信任已经深入内心,无论是辽军还是党项兵,只要敢来,我们就送他们上西天。

未识穷边苦,今透信有之。

秋林残照后,关路独行时。

寇准的这种信念将在后来的某个特殊时期,拯救赵宋王朝,拯救天下苍生。

而英雄,却一直在独行。

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寇准在西北任职期满回到开封,任职三司度支推官。第二年,赵光义下诏命群臣上书平定边疆之策,由于多年的西北军旅生涯,寇准针对西北时局和宋辽军事对峙的局面上书了一篇《安边策》,文章原文已不可考,但据史书记载,赵光义非常欣赏寇准的军事见解,将其提拔为枢密直学士。

任职枢密直学士这就厉害了,政事堂有的翰林学士院由翰林学士任职,枢密院也有自己的枢密直学士,指责与翰林直学士类似,参与枢密院的重大事务。枢密直学士与翰林学士同样,都是宰执的储备干部,进入这个团体,离宰执也就是一步之遥。

正当寇准仕途将要步入快车道时,一个噩耗传来,寇准的母亲去世了。

父母去世,在中国古代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古人崇尚孝道,父母若去世,儿子必须丁忧,所谓丁忧就是辞官归乡里为父母守孝,三年为期。

在走向政治核心的大好当口突然消失三年,再回来物是人非,可能就没有机会更进一步了,可万事孝为先,寇准无奈的收拾行装,准备回乡丁忧。

而这时赵光义一道圣旨下令,寇准不得回乡丁忧,直接夺情留京。

虽然父母去世儿子必须丁忧,但凡是有个例外,如果皇帝认为你特别重要走不开,必须要为国效力不能回去给父母守孝,皇帝要下圣旨让官员夺情,所谓夺情就是剥夺了儿子为父母守孝的亲情。

看似很残忍,其实是针对丁忧制度的一种巧妙化解,皇帝看不顺眼的,该丁忧就丁忧,丁忧完了直接安排个虚职养老;皇帝特别喜欢特别需要的,就直接夺情,保住官员的政治生涯。

赵光义对寇准是非常爱护的,而寇准也没让赵光义失望。

端拱二年,寇准做了枢密直学士没多久,强悍的战斗力便开始显露出来,枢密直学士虽然是西府重要的官员也是重要的政治角色,但毕竟还不是宰执成员,可寇准倒好,每次廷议直言进谏,戏份比宰执们还多。

赵光义一开始还能虚心接受,后来实在是受不了寇准喋喋不休的进谏,终于在一次廷议中拂袖而去。寇准接下来做了一件惊呆了满朝文武的动作,他快步上前,拉住了赵光义的龙袍,不让皇帝走。

这种事情如果换个脾气不好的皇帝,可以当场按照大逆不道论处直接下狱,可赵光义既理智也爱才,同时还要维护自己“好皇帝”的名声,终于还是回到龙椅上听完寇准进言。之后并未追究寇准犯上的行为,而是向身边人称赞寇准勇于进谏,把寇准比作唐朝的魏征。

称赞寇准勇于进谏,就是夸自己乐于纳谏;把寇准比作魏征,就是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领导这一出真是高明,借着寇准顺便把自己的历史高度提高了一大截。

如果说给皇上进谏只是小试身手的话,接下来寇准就要开始动真格的了,中书曾经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寇准第一个收拾的,是参知政事王沔。

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朝廷处理了两桩官员的腐败案。其中情节较轻的祖吉被处以死刑,而腐败较为严重的王淮收受贿赂成千上万,却因为兄长是当朝参知政事王沔的缘故被从轻发落,后来还官复原职。

当时的中书里,赵普年纪实在太大了已经退休,李昉因为雍煕北伐失利被赵光义罢了相,吕蒙正任首相,吕蒙正这个人就是一团和气和稀泥的典型代表,由于首相喜欢和稀泥,许多朝廷大事都由参知政事王沔把持,王沔权势很大。

可权势再大寇准也不怕,淳化二年春天,发生了旱灾,赵光义召集群臣朝议,满朝文武包括宰执们都是在说“天数”之类的虚的,只有寇准提出异议,寇准当朝上奏,天下大旱,是因为国家的刑罚不公平。

赵光义一听这话就来气,国家是谁的国家,还不是他老赵家的国家,国家的刑罚不公平那不就是说当皇帝的没有秉公执政才造成了刑罚不公平的吗?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赵光义再一次拂袖而去。这一次寇准很聪明,知道上一次斗胆拉领导的龙袍没有被问罪是因为领导要表现出高姿态,但拉一次可以不能次次拉,于是老老实实的目送赵光义离开。

退朝没过多久,赵光义便派人把寇准召到跟前问道朝上启奏的具体是哪件事不公平,寇准趁机把王沔徇私枉法的事情说了出来。赵光义一听大怒叫来王沔质询此事,王沔只好如实回答,一问一答事情真相大白,赵光义便免了他的职,同时也免了和稀泥大王吕蒙正的相位。

接下来,赵光义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李昉被他找回来重新坐镇中央担任首相,之前被王沔挤兑的参知政事张齐贤升任次相同平章事,寇准与张逊、温仲舒同时升任枢密副使。

这一届的中书,除了首相李昉人品好风气正之外,其他几个包括寇准,没一个是善茬。

尤其是升任次相的张齐贤。

张齐贤是曹州人(今山东菏泽),小时候赶上后晋兵荒马乱,全家逃难迁到了洛阳。张齐贤从小勤奋读书,学问很高,赵匡胤在洛阳巡幸的时候张齐贤曾经主动到圣驾前“布衣献策”。

赵匡胤强忍着性子听完,赞同其中的四条,可张齐贤不依不饶,坚持自己的十条策略都是好的。赵匡胤听烦了实在忍无可忍,便命武士把张齐贤拖出去扔大街上让他自己回家。

虽然没理张齐贤,但赵匡胤却了解了张齐贤的学识和见地,并对赵光义说,自己在洛阳巡幸只有一样收获,便是得到了张齐贤,但自己不想用他,以后可以留给你用。

赵光义即位后,对张齐贤印象极为深刻,恰好张齐贤来考进士,可评卷结果一出,考官认为张齐贤的答卷不够优秀,按照制度张齐贤是中不了进士了。可赵光义对张齐贤的答卷十分满意,又不想造成不公平,于是就把当时与张齐贤一榜的考生全部录取为进士。

张齐贤中第之后,被派往衡州做通判,通判相当于一州的行政副长官。张齐贤到任之后发现当地发生的盗窃案案犯都被判处了死刑,于是便重新仔细审理案卷,找出其中五个冤假错案,还给他们了清白。之后又针对当地的水上邮役生活困苦的状况专门上书,给老百姓减轻了一半的赋税。

太平兴国六年,张齐贤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宋代的“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行政区,转运使是专管财政,兼管组织、公检法等职能的路级行政长官,设置之初是为了抗衡节度使,后来赵匡胤军制改革把节度使搞成了虚职,路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实际上就是转运使了。

当上了转运使,张齐贤开始努力工作为老百姓造福,他查阅了大量治安卷宗,对于罪行较轻的、罪名不实的都极力还对方一个公道,纠正了很多冤假错案。紧接着又改革当地的税法,革除了前代一些不合理的赋税,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在地方上工作成绩突出,张齐贤没过多久就被调回中央,升任枢密直学士。雍煕北伐失利之后,宋朝北疆岌岌可危,尤其是并州一带,杨业战死辽国一直虎视眈眈。张齐贤主动请缨前往前线。

张齐贤在北疆,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

雍熙三年十一月,趁着上一场战役的胜利,萧绰决定对北宋来一场“防守反击”,她安排了两路大军,自己与辽圣宗率领一路大军从河北往南进攻;派北大王蒲奴宁率另一路辽军从山西进攻。

经过一次次战火的洗礼,此时的萧绰已经不是当年在景宗灵位前哭泣的燕燕,而是一位真正的女强人。

可没想到女强人带领的大辽铁骑第一仗就打了个败仗。

辽军楮特部节度使卢补古率前锋跟宋军一接战就跑,狼狈逃回大本营,萧绰听说之后立即将卢补古法办,削职为民告谕全军。把卢补古所率的前锋部高层军官从监军到副将全部免职,改派耶律化哥率前锋进军。

辽军这边前锋重整旗鼓出发,宋军那边前锋也没闲着,宋军的前锋主帅是当年鼓吹雍煕北伐的贺令图。

贺大将军在探路时遭遇辽军,一阵战斗后力战不支退了回来。

贺令图虽然全身而退,却没想到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贺令图刚刚回到驻所望都(今河北望都县)就受到一封耶律休哥的来信,在信里耶律休哥告诉贺令图,自己在辽国犯了罪,希望能到宋朝寻求政治避难。

贺令图不知道是天真还是无邪,居然信了耶律休哥的鬼话,回赠了耶律休哥贵重的礼物作为信物。没过多久,耶律休哥又派人送信,说我已经到了望都城北,希望可以见到贺大将军。

贺令图高兴坏了,要是能招降耶律休哥,那就是毫无疑问的一等功,为了独占这份一等功,贺令图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带了几十个骑兵来到了耶律休哥军帐中。

耶律休哥看到贺令图来了,立即命令手下把贺令图绑起来,带来的几十个骑兵尽数干掉,然后指着贺令图骂道,你以前那么爱鼓吹战争,今天终于来送死了!

耶律休哥是辽国的于越,于越我们前面讲过,是辽国的百官之首,而且于越与宋朝的太师太傅不同,于越是有实权的,辽国的南北院宰相南北院大王南北院枢密使都得听他的,也就是说除了皇帝不听他的,萧绰不听他的,其他人都得听他的,连耶律斜轸和韩德让也得让他三分。

这种人,贺令图居然觉得自己能招降,简直是与虎谋皮,脑子有坑。

蠢货贺令图被押往辽国朝廷,望都城不战而降。望都城一丢,大事不好了。

辽军打过来的时候宋军并非毫无应对,宋军在河北的部署是成品字形的贺令图率前锋从望都出发,田重进率左路军从定州出发,刘廷让率右路军从瀛洲出发。望都城一丢,辽军就像一把刀插入了宋军心口,不仅宋军前锋完了,就连宋军左右两路军队都失去了联系。

更为被动的是,当是宋军主帅田重进已经通报全军集结全部兵力与一路,要与辽军决一死战。

而刘廷让的右路军,正在从瀛洲赶往定州的路上,这路上耶律休哥已经在等着他了。

十二月初七,萧绰和辽圣宗率领的中军主力与耶律休哥部会师,在君子馆截住了宋军,宋辽世仇,都面对面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两军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直接开始对砍。

刘廷让是由周入宋的将领,参与过多场战争,算是身经百战的宿将,虽说陡然遭遇辽军,但刘廷让并没有被吓懵,宋辽两军激战一整天没分出胜负。

第二天坏了,辽军的后军源源不断的向前线增援,阵势丝毫不减,而宋军这边就很诡异了,刘廷让出发前,曾分兵给李继隆作为后队,若遇主力遭遇劲敌,务必要及时赶赴增援。

可李继隆没来。

这下可苦了刘廷让的右路军主力,辽宋两军此消彼长,宋军逐渐支持不住。十一月初十夜里,辽军发起总攻,宋将李敬源、杨重进战死,宋军右路军全军覆没,刘廷让仅以身免。

河北方面战况惨烈,山西方面也没闲着。蒲奴宁气势汹汹打过来,张齐贤不敢轻敌,连忙派人去给潘美送信求援,当时潘美驻扎在太原,受到求援信之后立即回信,没想到使者在送回信的路上被辽军截获。张齐贤心急如焚,担心潘美率军来救援会被辽军伏击,谁知没过几天探子来报,潘美军刚从太原往代州出发不到四十里,河北方面就传来了君子馆之战宋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朝廷诏令潘美不许出战,于是潘美就又回太原了。

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害怕代州守不住,张齐贤却不慌不忙,抓紧备战。

辽军前锋刚到,张齐贤居然没有死守代州,而是开城出战,辽军一时搞不清楚宋军底细,主动退了兵。

辽军不知道张齐贤没了援兵,张齐贤知道辽军不知道自己没了援兵,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局势下,张齐贤决定,兵行险着,先干他娘一炮。

围城的辽军退兵后的一天夜里,张齐贤点兵二百人,每人拿一面旗帜,背一束草,跑到代州城西南三十里的地方,打出旗帜燃烧干草。辽兵远远看见火光有旗帜,以为是潘美从太原赶来的增援部队到了,惊骇而逃走。张齐贤先在土磴砦埋下二千伏兵,袭击大败辽军,擒俘辽军北大王的儿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杀敌数百,俘获二千匹战马和很多兵器。

辽军在君子馆虽然打胜了,可宋军战斗力实在惊人,辽军只能算是惨胜,多名大将战死,耶律休哥再次重伤垂危,仗打到这份儿上,萧绰明白又陷入了僵局,也很难再进一步,于是号令河北和山西两方面辽军同时退兵。

张齐贤第一次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用120分来形容,超额完成任务。

萧绰虽然撤了,可不代表人家会善罢甘休,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九月,辽国又派军从雁门关入关,准备抢一把回去。雁门关进入内地首先直面代州,代州东西方向分别是繁峙(今山西繁峙县)和崞县(今山西原平市)。张齐贤料定辽军入关的路线,便分别在代州、繁峙和崞县设下重兵,三处呈品字形局势,互为犄角,辽军不敢轻易攻打任何一座城,可又不敢绕过这三座城进入北宋腹地作战(分分钟让宋军前后夹击包了饺子),于是辽军九月份这次的进攻算是搞了一场武装示威,没有任何实质性收获便撤了。

鉴于在北方前线出色的军事表现,张齐贤被朝廷火速召了回来,直接提拔进中书,任命为枢密副使,过了两年,淳化二年张齐贤又升任同平章事,寇准进入枢密院任枢密副使。

宰执的班子本应该是成熟稳重,犹如定海神针一样的人物,可张齐贤和寇准都不是这种人,两个人一个在东府一个在西府。东府的首相李昉、参知政事贾黄中、李沆都是稳重的人,不跟张齐贤计较。可别人不跟张齐贤计较,寇准却经常与张齐贤计较,开始了第一次东府西府有组织有规模的撕逼。

虽然两人都是大神,可显然寇准更胜一筹,属于大神中的大神,张齐贤明显干不过寇准,东府逐渐落了下风。可寇准锋芒实在太盛,西府的头目枢密使张逊对寇准的不满与日俱增。

张逊是当年中书里唯一的一个靠关系混上来的,其他人都是凭借科考考中进士慢慢提拔升任宰执,但张逊是赵光义做晋王时候的老班底,赵光义即位后跟随赵光义南征北战逐渐被委以重任。

跟中书里其他几个超级知识分子相比,张逊的学文水平基本上就是文盲,就是靠着赵光义的信任当上了枢密使。由于学识差距实在太大,中书里大家都跟他没什么共同语言,寇准也不知道是跟张齐贤对喷完了不过瘾还是天生事儿精,跟张逊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俩人经常争吵,甚至吵到赵光义跟前。

张逊是赵光义多年的老部下,属于重要心腹,寇准不可能不知道,可寇准如此也非要硬刚到底。赵光义毕竟爱才,对寇准与张逊的骂仗也懒得管,就任凭两个人互相吵来吵去。

当时是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赵光义已经君临天下16年了,也许他觉得中书里引入些活水、吵一吵会有利于更好的推动工作,也许他觉得他已经成了资深皇帝,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资深皇帝,意味着年老皇帝。

也许赵光义觉得自己还能再战五百年,可大臣们都觉得国家必须要有个法定的储君了,自从楚王赵元佐因病被废后,许王赵元僖逐渐担任了开封府尹,以储君的政治形象参与朝政。

只是储君的形象是不够的,亲王毕竟只是亲王,只有太子才是国家的根本,随着赵光义年纪越来越大,立太子的言论也被人越来越多的提及起来。

淳化二年,以言官宋沆为首的五个人首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正式上疏赵光义,请求立皇太子。史书记载,宋沆几个人上疏的奏章写的非常轻浮,导致皇上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把五个人全部贬官到了地方。

轻浮不轻浮,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惹怒了赵光义却是真的,赵元僖虽然已经是实质上的皇位接班人,但立太子毕竟还差一步,赵光义不点头,谁都别想打立太子的主意。

赵元僖的太子之位暂时是没希望了,以当时的政局,只能蛰伏,老老实实的听老子赵光义的话,做好自己开封府尹的本职工作,给自己再捞点政绩。

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赵元僖准备继续猥琐发育几年的当口,他的政治同盟赵普病死了。

淳化三年七月,赵普病死于洛阳。赵元僖曾在赵普第三次入朝为相过程中帮赵普说了不少好话,虽然赵普第三次拜相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但作为两朝宰相,赵普在朝中还是有着巨大的威望的。赵元僖主动交好赵普,对于自己未来的即位之路显然是提前做了铺垫。

赵普一死,赵元僖失去了政治同盟,只好彻底低调装孙子,可即便如此,生在皇家就是生在风暴核心,每走一步都是步步惊心,每一步都可能是生,每一步也可能是死。

淳化三年十一月,赵元僖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事发当天赵元僖像往常一样上朝,刚刚进入宫殿里突然觉得身体不适,直接就回王府了。赵光义一听说孩子突发疾病慌忙赶到王府探视,见到赵元僖的时候已经病危了,勉勉强强能回应赵光义的呼唤,结果还没一会儿就彻底不行了。

赵光义这一次是真的痛彻心扉,悲痛不已,连着五天都不上朝,好几夜彻夜痛哭。

赵光义还没从丧子的悲痛中缓过来,就有人向他汇报赵元僖王府里的一些反常现象了。

赵元僖的原配王妃是隰县团练使李谦溥的女儿李氏,后来赵元僖又娶了一房小妾张氏。张氏这个人跟李氏不一样,她虽然得宠,但却是个变态,喜欢虐待下人,曾经几次把王府的仆人虐待致死。张氏还在开封的西佛寺为她的父母招魂下葬,使用了僭越的礼仪。

以上两条已经足够判张氏死刑了,但办案人员又侦查出一条重要线索,赵元僖的死是因为在王府的饮食中毒引起的。

赵元僖死时年仅二十六岁,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不太可能突发心脑心管疾病,况且赵元僖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疾病,而疾病,哪怕是最猛的伊波拉病毒,也得一到两周才能干掉一个人。

而赵元僖,一天就挂了。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只有中毒。

拜赵光义多年经验所赐,中毒而死这种事他是非常了解的,出乎意料的是,赵光义并没有按照大理寺的办案程序缉拿张氏这帮人,而是派王继恩带人把张氏勒死,张氏父母的墓捣毁,张氏亲属全部流放,许王府相关官吏全部免职。

由于赵元僖死的太过奇幻,这桩太宗朝的一大疑案我翻阅了大量史籍,在一部史籍里,找到了这样的记载:

张氏,外号张梳头(这外号真是惊呆我了),自从被赵元僖娶进门来之后就一直对于自己妾的身份不满,对于原配李氏一直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可李氏这个人非常本分,从来没有什么道德上的瑕疵,张氏就决定,毒死李氏,自己取而代之。

淳化三年十一月的某一天,张氏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把转心壶,所谓转心壶,就是一种特制的酒壶,内部设有机关,同时有两个各自独立的酒囊,通过转动壶身触发机关,改变出酒的酒囊。

两个酒囊一个装普通酒,另一个装毒酒,给自己倒酒的时候倒普通酒,给要杀的人倒酒的时候转动机关倒毒酒,这样就可以顺利干掉对方。

张氏就在家宴上拿出了这把酒壶,分别给赵元僖和李氏倒上了普通酒和毒酒,不幸的是王爷跟王妃两个人感情很好,兴致一来喝了一出交杯酒,张氏想阻止时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发生了接下来的悲剧。

正史中对赵元僖的死因一直讳莫如深,联想到张氏被王继恩审问之后直接勒死,皇家的家丑不可外扬,我觉得这个说法倒还真有一定的可信度。

张梳头自作孽不可活,可无论如何赵元僖是人死不能复生了,赵光义经此一事感情上倍受打击。

亲弟弟赵廷美被自己迫害致死,亲侄子赵德昭、赵德芳的死也跟自己脱不了干系,大儿子疯了,二儿子又中毒身亡。

你说赵光义是冷血动物没一点儿人类的感情,我是不信的。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在做太子的时候,在母亲武则天逼死哥哥李弘又开始不停地逼迫自己的情况下,写下了着名的《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我把这首《黄台瓜辞》送给赵光义。

不过很可惜,赵光义应该没时间好好品读,因为随着王继恩对赵元僖之死调查的深入,大量阴谋浮出水面。

赵元僖时年二十六岁,自从兄长赵元佐疯了之后就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端拱元年被立为储君之后一直低调沉稳,但是一直以来没有被明确的立为太子,宋沆等人上书请立太子事件是否赵元僖背后指使已不可考,但诸多证据表明,赵元僖已经在为抢班夺权做准备了。

十一月没出,赵光义下令终止了王继恩的调查,撤销了赵元僖的所有封号,连原有的亲王封号都撤了,仅仅用一品官员的礼制下葬。

赵元僖的死对赵光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不幸遭到厄运却又暗中谋逆,赵光义对这个儿子不知道是该悲伤还是愤怒,不过不用烦恼,用不着他多苦恼,寇准又开始给他找事儿了。

寇准这个人学问高,能力强,进入枢密院之后身居高位,不免要经常处理国家大事,而上司枢密使张逊并非科举考试的进士,在学问上比寇准差得远,能力也不强,这样的人寇准必然是看不上的。

我们在工作中可能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对于看不惯的同事我们可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就流露出反感的情绪,寇准虽是人中龙凤,却不是圣贤,看不惯张逊自然就藏不住,两个人的矛盾日渐加深。

由于太过刚猛,寇准对于军国大事常常有独到的见解,在与张逊意见相左时也毫不退让,几次都争到了赵光义跟前也不妥协,寇准虽然常常能占到上风,却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祸根很快就发了芽,某天寇准与温仲舒一同出门,两人都骑在马上,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一个人对着两人的马就高呼万岁。寇准和温仲舒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疯子,于是便让侍卫把疯子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没有太把他当回事儿。

没想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一个名叫王宾的官员就弹劾寇准,原因是有老百姓迎着寇准的马头高喊万岁。

赵光义得知以后倒是也没当一回事儿,毕竟事情发生的太过离奇,一个疯子的言行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于是没有交给大理寺审理,而是等到枢密院汇报工作的时候问寇准是怎么回事,寇准非常不爽,枢密院三个领导班子成员同时在场,居然直接就向赵光义回答道,

臣与温仲舒一起出行,而张逊却指使王宾单独的弹劾我。

张逊一听这话就恼了,堂堂枢密使居然被属下当着皇上的面损,这还有规矩吗?于是直接怼回去,怒斥寇准不守规矩,错了就是错了,居然还敢狡辩拒不认错。

寇准是好惹的吗?一看这阵势战斗力立马就上来了,平时跟张齐贤对喷不过瘾,张逊学问比张齐贤差远了还能怕了他不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问候互相揭短,朝堂上瞬间变成了泼妇骂街。

局势眼看着就要失控,赵光义终于爆发了,叫停了寇准和张逊的骂战,痛斥了两人不守规矩无法无天的行为,让枢密院的领导班子全部滚出皇宫。

寇准用实际行动给大家上了一门职场斗争课,授课主题是强硬到底。

可寇准这回的对手实在不是一般人,张逊和王宾都是赵光义做晋王时候的老部下,跟着赵光义一路追随,深受赵光义信任,尤其是张逊,一直是赵光义的心腹,从赵光义登基以来一直官居要位,先后担任度支使和盐铁使。

一句话,张逊岁数比寇准大、资历比寇准老、当官年数比寇准长、跟随赵光义时间比寇准久,寇准对张逊不买账,无论如何都是以卵击石不会有好下场。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鸡汤文里看到关于什么职场斗争经验、与人交往的诀窍、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之类的内容,按照鸡汤文的评价标准,寇准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情商为负的职场弱鸡。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说不要轻易觉得别人情商低,那是因为人家不想跟你玩儿。

我才算明白过来,不是寇准情商低,而是寇准根本就没兴趣跟张逊玩儿。

我们来梳理一下寇准之前的人生轨迹,在最初为官的几年,巴东县的老百姓、成安县的老百姓有对寇准的主政怨声载道吗?没有,百姓不用政府催,主动缴纳赋税。后来在西北转运粮草军需,依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直到回到中央。

一个尽心为老百姓、为人民子弟兵办实事儿的人会是个低情商的人吗?说他情商低,天下百姓都不同意。

我们再看看寇准硬刚的都是些什么人,教他篡改年龄的、以权谋私逃避司法制裁的王沔、没啥水平就靠关系混上来的张逊。

瞧不起你就是瞧不起你,硬刚了就硬刚了,你还能怎么着?我寇准心里,装的是国家社稷,装的是黎民苍生。

惹急了我,我连皇帝也给你怼一顿。

当皇帝的遇见寇准这种大臣也是够闹心的,由于寇准段位太高,又是直面自己,搞不好就要听几句难听话,就算不是说自己,可自己毕竟是皇帝,当着皇帝的面还要做口舌之争,这寇准还有王法没了?

赵光义虽然是演员、阴谋家,却绝不是一个昏君,他深知寇准是大宋帝国难得的人才,不能轻易埋没。可这次寇准在殿前开喷实在是让人气的半死,赵光义思索良久,为了给寇准一个台阶下,便把寇准和张逊一起贬官,免去了张逊枢密使的职务,贬为闲置,免去了寇准枢密副使的职务,贬为青州知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