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民国男配他妈 > 第55章 离家

第55章 离家

周九妹和绍潇湘变化也很明显。

周九妹是脸色红润多了。

绍金姐必须要承认男人在家与不在家,对于男人的老婆而言真的会有很多不同。

绍潇湘也让人感受的到身上的胆子不见了,被她放下了,除此外,还更温柔了。

或许对此时的绍潇湘还有冯田玺来说,他们这个小家庭,夫妻唯一甜蜜的烦恼就是冯自立在他爹屁股后面跟进跟出的。

几乎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他爹冯田玺想跟他娘独处,但无奈摆脱冯自立这个电灯泡有些不容易。

这些日子,绍金姐看大家都这么开心,她也乐呵,甚至还被人打趣说道“儿子回来了,不说九妹,金嫂子是天天喜笑颜开的。”

你看她也不能免俗。

她崽和她侄子在家,家人肉眼可见那些变化,还是好的变化。

绍金姐只要一想到过两天他们的离别,心里又怎能不舍?

万幸,绍金姐是有理智的大人。即便不舍她也会辩证看待。

离别是后面的事。

还有两天,可以暂时丢一边,先把元宵节过了。

元宵当天绍金姐早上起来,家里就只剩她一人。

一大早,冯田哥周九妹带着冯自学冯自生兄弟,还有隔壁冯田玺绍潇湘夫妇带着冯自立,两个家庭拖家带口早早出门动身去了草集。

绍金姐简单给自己弄了点早饭吃,吃完早饭,她也没离开厨房,还有个艰苦任务包汤圆在等着。

既然是元宵节,汤圆要吃的,吃汤圆还要有人包汤圆。

今天的元宵节,留守的绍金姐扛下了包汤圆的担子。

话说前几年,冯田哥和冯田玺不在家,汤圆馅也是一种花生馅。

花生,大家知道的,家里地里有种植的。因此,做花生馅除了工序麻烦了一下,好的是不用从口袋掏铜板出去。

而绍金姐今天包的汤圆馅除了一如既往有花生馅,还有掏钱买回来的芝麻,由它制成的芝麻馅。

两种馅料的汤圆绍金姐速度不算快,近中午才完工。

她把包好的汤圆分馅料差异放在两个竹筛子里,又把盛了汤圆的竹筛子放到厨房外边的廊下冷冻。

然后,绍金姐开始做午饭。

今天午饭的担子不轻,概因两家一起过元宵来着。

当然菜单是早早定好了的。

一个萝卜白菜红薯粉炖腊肉,说道这,得益于今年冯田哥回来,周九妹大手笔地给自家留了三十斤肉。其中,二十斤制作腊肉,十斤周九妹做成了肉干。

一个红烧鲫鱼,鲫鱼不是新鲜的,是干鱼塘那天就料理好的,一共两条。烹制过程,绍金姐放了好些水控干,那是差一点红烧鲫鱼被她做成了鲫鱼汤。

一个莲藕猪脚汤。这个菜绍金姐其实从上午差不多时候就开始放在锅里了,两个多小时过去,再是小火慢炖汤也好了,此时整个厨房到处弥漫着它的味道。

余下的是两个小菜构成的碗碟和一大碗煮熟的汤圆。

两小菜分别是清炒莴笋片,清炒菠菜。

汤圆不用说,两种馅料都有。

一共6道菜,更难得的是今天中午她们吃干饭,白米饭来着。

大米,绍金姐她们家是没有种植的,它是绍潇湘拿过来的。

冯自立在绍家湖的十亩地有6亩种的就是大米,收获的时候绍潇湘当时就送了绍金姐她们大米。

到了如今,家里的大米还有,绍潇湘又拿了许多过来。

时间在绍金姐厨房里与锅碗瓢盆交手间过去。

绍金姐刚刚放下锅铲,就听到了冯自学从门口叫她的声音传来:“奶奶,我们回来了。”

闻言绍,金姐从厨房走出来,她也发现此时除了冯自学到了厨房门口,其他人也陆续进了院子。

见此,绍金姐笑着宣布:“回来的刚好,开饭。”

“耶,吃饭了吃饭了!”冯自立跳了起来。

冯自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孩子知道今天的菜色很好很好,他们从昨天知道后就盼着的。

当然,元宵过节的大餐要吃,一年一次的元宵草集他们也不能落下。

鱼与熊掌都要兼得。

绍金姐与孩子们父母看着孩子们很快乐也就快乐。

大家简单洗漱落座,一家人齐聚一团吃元宵大餐。

中午的饭桌上,大家都有发言。

绍金姐:“孩子们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大孩子小孩子,在绍金姐这里都是孩子。

冯田庚:“娘保重身体,自学自生自立明天开始去了学堂好好读书写字,奖励书读的最好字掌握最多的那个写信给我和我兄弟。”

是的,冯自学冯自生冯自立三兄弟从明天也就是十六开始就将迈入人生的新阶段了。

所以接下来周九妹给与了他们祝福:“孩子们,娘(伯娘)相信你们,能不能给你们爹通信看你们的了。”

一句话绍金姐也读出了周九妹是个“文盲”的事实,但她不能说破,要忍着。

冯自学豪气万丈:“给爹写信的一定是我!”

绍金姐都不用说,大孙子这会是忘记了自己早些不愿意去读书有过的那些抵抗。

冯自生在哥哥后面表示:“爹,叔叔,你们在外好好的,假如还有时间,府上也允许也要给家里的我们写信,我知道奶奶,娘(姑姑)在家很挂念你们。”

冯自生的一番话贴心的,齐齐在五个人包括绍金姐心中直刷满分,谁都知道他其实也想他爹。

冯自立看来是有点与爹爹的小秘密:“元宵节快乐!爹爹你就等着看我大变身。”

既然是小秘密,大家不知道的也识趣的没有开口问他。

绍潇湘:“元宵节快乐,还有平安喜乐。”

冯田玺做结:“元宵节快乐。婶娘在家里好好的,自学自生自立在家里好好的,大家都好好的。干了,为了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可能气氛来了,有杯的举起了杯子,手边没有杯子的也举着它手边盛满汤(或汤圆)的小碗,实在不行,把面前的饭碗用起来。

杯与杯,杯与碗,碗与碗相交碰撞,又是个美好的瞬间,此时的这一瞬间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成记忆深处的某一幕。

元宵当晚,绍金姐都没想到的儿子冯田哥还来跟她有了一场正式的话别。

母子俩说了许多。

绍金姐这阵子心里的那点结也随着豁然开朗。

母子最后话别,绍金姐答应儿子在家保重身体,儿子也答应他出去注意安全,争取早一天回来。

十六是个忙碌的一天。

早上,冯田哥冯田玺早早出门送第一天上学堂的孩子们去学堂。

之后,兄弟俩也没回来。

他们上山奔着早前他们在山里看好的大枝柴火的来得,虽然暂时可能用不了,可是他们的打算就是从山上挪到山下。

到了今天也就只剩两根,兄弟俩走两趟,上午完还能小憩一会。

就这么,兄弟俩在正月的山里风风火火行动起来。

家里的厨房也很是热闹。

周九妹,绍潇湘,绍金姐齐在厨房里给明天一早就要出门的冯田哥,冯田玺兄弟准备吃食。

这些天周九妹和绍潇湘紧急给兄弟俩赶得新衣,加上还有过去的那些年她们在家里有空就给兄弟们做的里衣鞋袜到了今天这会也成了随兄弟离开的包袱之一。

十六还是时间尤其快速流逝的一天。

早上还历历在目。

冯田哥冯田玺果真两趟结束,上午还没过去。

中午冯自学冯自生冯自立就从学堂散学回来了,孩子们洗手,中饭也就开始吃了。

到了下午,大家不约而同的在堂屋烤火。

孩子们是跟大家展示他们刚刚学会的自己的名字,也说起学堂的第一课。

老七给学生的第一课大概可以算的上实用又简单,就是教会他们写自己的名字,一共三个字。

本着先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第一堂课的三个字,前两个字“冯”和“自”老七是一起教,算是大课堂吧。

“大课堂”能如此开展,就得多亏老七咬死只乐意教姓冯的孩子,其他不姓冯的,对不起,老七他不收。

老七他就这么任性,孩子不姓冯,那怕孩子娘姓冯,他都不收。

老七就是这么冷酷狂拽,谁说情他也不点头。

至于第三个字就从大课堂变成了一对一的小课堂。当然,这个小课堂也是极其粗鄙。

第一步,老七把第三个字写在纸张的一旁。

第二步,老七用仅有的耐心握着学生的小手,手把手带着学生写一遍。

第三步,他就旁观学生鬼画符一小会,大概认为差不多。就丢下一句“好好练习,等会我来看”,果断开始下一个“一对一”学习。

其他学生如何不知道,冯自学冯自生冯自立第一堂课他们是收获满满的。

于是他们此时纷纷上场给大家展示成果,写的如何不说,至少自己的名字他们算是认识也会写了。

孩子们就这么在旁边叽叽喳喳,绍金姐在一旁认真听着。

旁边冯田庚周九妹,冯田玺绍潇湘微笑的看着。

天暗又天明,意味着十六过去,新的一天十七的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