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谁是猎手,谁是猎物
“昨夜检方突击检查了帝亚建设,发现其在东南亚的建设项目存在虚假开工等问题,其公司高管通过该类海外项目,已转移大量资产到达海外。”
随着这份报道出现在各家纸媒上,帝亚建设的股价开始进入暴跌。
放在以前,帝亚建设这种,能进去半岛施工能力排行榜前五的建设企业,并不会因为调查新闻,出现股票大跌幅的情况。
最多也就是,适当的下跌进行调整后,进入平稳的状态。
但问题是,前不久有大营建设隐瞒了中东投资失败的案例存在,再加上《金融时报》上大量报道,曼谷房地产市场为了刺激房地产热,出现了违规贷款风险。
这半岛金融市场上的韭菜们,感觉到这次帝亚建设被检方调查,肯定不会善始善终。
果不其然,随着检方的调查深入,整个帝亚建设陷入到混乱之中。
这也加深了,资本市场对帝亚建设的不信任。
随着帝亚建设的信用评级一跌再跌,各大商业银行也停止了对其进行贷款服务。
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帝亚建设彻底陷入到资金链短缺的问题,整个公司也陷入到破产边缘之中。
这一次,青瓦台方面,面对帝亚建设的求救,还是选择了以沉默应对。
如果,这次面临危机的是别的朝阳行业的公司,青瓦台方面还可能考虑出手援助一下。
但是像地产这样的黄昏行业,青瓦台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毕竟前面的大营建设遇到危机的时候,青瓦台这边都没有出手援助,帝亚建设这种,就更不能进入到援助名单内了。
对于这一些列的做空手法,感到最为震撼的并不是顺阳集团会长陈养喆,也不是大营集团周会长。
而是手握顺阳证券的陈东基社长。
此时的他清醒顺阳证券没有持有帝亚建设的股份,市面上出现做空帝亚建设的券商的时候,他原本考虑过购入过部分的帝亚建设的股份。
毕竟此时的东南亚的地产市场可以说火热一片,只要市区内有地段优势的新地产项目开盘,瞬间就会出现售罄
至少按照目前为止,帝亚建设的公开财务报告来看,他们根本不会面临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如果不是几年前,老爷子把整个顺阳集团的战略部署,从密集劳动力的顺阳建设改为以顺阳电子为主的话。
他觉得,以顺阳建设的实力,完全可能在东南亚地产市场分得一杯羹。
最后没有任何意外,陷入破产危机的帝亚建设以超低的价格,被新进入到半岛市场的奇迹建设收购。
折让陈东基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时报前一阵发布对亚洲金融市场的分析报告了。
此时的他有些后悔,当初有券商做空亚真汽车的股份的时候,顺阳证券这边借出亚真汽车的股份有点太多了。
但是,这第三季度的半岛汽车的北美销量报告。
还实打实地表明,大营和亚真两家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的半岛制造的汽车,这几年在北美市场的销量节节攀升。
已经开始对小岛国的汽车品牌,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此时的陈东基根本还没有意识到。
随着半岛的放开做空市场,有伪装成《金融时报》的做空调查机构的出现,会让监管缺失的半岛金融市场面对何种问题。
对于陆仁看来,此时的半岛金融市场只能用原始形容。
大型财阀们构成的这个金融市场,如果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话,可能还是垄断资源的财阀们的游戏。
此时的半岛,并没有跟imf签署那种毫无底线地开放金融市场的协议。
这也导致,海外资本在半岛金融市场受到了各种约束。
比如,刚刚成功收购帝亚建设的奇迹投资,他们的持股比例严格受到约束。
所以说,此时海外资本,并不能从这些垄断型财团手中获得多少蛋糕。
华尔街的资本们在半岛金融市场,更多是以投机的态度存在。
因为整个半岛的金融市场的蛋糕,只会随着这个财团吃的蛋糕多了,另一家财团吃的蛋糕少了而已。
但整体的蛋糕分配权,还是掌握在这些财团的手中。
最为讽刺的是,半岛一直到95年的时候,才推行了所谓的金产分离。
修订了《银行法》第16条,以及《关于改善金融产业构造的法律》第24条。
这才严格限制资本将银行进行私有化,并规定金融非主业资本最多只可以拥有银行4%的股份,即便投资金额超过4%,也只能拥有4%的表决决议权。
这个法案推行前,顺阳和大营这样的大型财团,都持有着不少商业银行的股份以及表决权。
控制着这些商业银行的顺阳和大营集团,可以顺利地从这些银行获取贷款的原因之一。
这些商业银行们以较高的利率吸纳存款后,以极低的利息放贷给顺阳或大营集团,就算这些财团出现了财务问题,控制这些银行的财团们也不会轻易的断贷。
通过这种手法,顺阳和大营集团快速积累的原始财富。
直到法案推出,他们才进行收敛一些。
但是两大集团,还是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方式,死死地控制着一些银行,为他们旗下的顺阳和大营信用卡提供着服务。
这种相对原始的金融市场玩法,也给了陆仁批量做空半岛金融市场的机会。
提前在金融市场购入做空该公司的股票,然后开始进行媒体报道,接着调研机构发出相关调查报告,适当的时候,检方适当的介入调查。
没有几家企业经过这一系列的玩法后,继续获取资本市场对他们的信任。
如果,整个金融市场的钱都出自半岛还好说。
但是此时,无法进入做空的市场的海外资本,大量出现在了可以做多的金融市场上。
他们可不会,对这种出现暴雷危险的企业保持信任。
因为金融时报在华尔街同步售出,那些精明的华尔街饿狼们,都会选择适当时刻清空他们持有的股份。
这也会加剧了,原本被做空的目标的股票价格下跌速度,这也是吴世炫当初不喜欢投资半岛的金融市场的原因。
因为青瓦台和检方的态度,对金融市场的影太大了。
韩道钢铁就是典型的案例,青瓦台出手的话,韩道钢铁不会倒下。
但是青瓦台一旦闭上眼的话,处于高负债的韩道钢铁破产也就是瞬间的事情。
此时,已经进入到中搜部的崔昌帝,已经成为了奇迹投资吴世炫最坚实的盟友,人称送外号财阀狙击者。
原因无他,半岛金融市场上,大量中小型财团无情地被崔昌帝给击溃。
此时还是被来自于华尔街热钱充斥的半岛,并没有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出现,这也导致民众们希望看到这些剥削他们的财团被调查。
通过一次次地对这些财团的调查,崔昌帝的名气逐渐地上升。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就是,他内心对权利的渴望越发的强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