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川东往事 > 第二章 西洋玩意儿掀波澜,众人齐心

第二章 西洋玩意儿掀波澜,众人齐心

话说走了三日,这王老太爷和世进两人才走到了县城,一进县城,县长就安排人手将他们安置在了一家客栈。这客栈里此时还住了好多其他乡的乡绅士族们,大家吃过晚饭后就一起聊起了洋学堂的事。

这时旁边一店小二说道:“我家侄子在上海一家鞋店当学徒,他说洋学堂里的老师黄头发蓝眼睛,满嘴说的都是洋语,里面的学生个个洋气得很呢!所以才叫洋学堂”,旁边一商人听到后噗嗤一笑,赶紧提醒道:“洋学堂里可不光是有洋人说外国话,学的什么数理化这些,那可是我们国家急缺没有的!外国玩意儿厉害得很啊,我看你们怕是没有见识过哦!”,这时一老者反责道:“你尽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我们华夏五千年学的都是孔老夫子,还不是曾经盛极一时?”,此时王老太爷却皱着眉忍不住叹道:“清朝闭关锁国几百年,我们已经落后太多!所谓学海无涯,在求学的这条路上,我们可要虚怀若谷,万不可自大啊!自从维新变法以来,大家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路子,但我觉得‘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条建议是最实用的,我等可以身体力行的去参与。如今县长既然有意要在万源兴办洋学,那我们明日就多问问他要办成什么样的,学生能学到些啥?学成后又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王老太爷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众人的拥护,大家都说:“对!现在不是争论有用无用,而是怎么才能办好!”

待到了第二日,大家齐聚在县政府大礼堂里,县长在台上就这次会议目的做了简单开场后,就邀请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但大家都不敢乱说,生怕说错了话得罪了县长大人,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王老太爷倒是想先听听县长对这三件事的安排后再发言,就也一直默不作声。看着众人都不敢说话,这县长就走到了王老太爷身边,鞠了一个恭,客气说道:“王老太爷,这一带就属你们家名望最大,这事还得请您老先开个头啊!”,王老太爷见县长也算是个礼贤下士的人,便赶紧起身回了一个礼,笑着说道:“县长大人,您可折煞老身我了!我一介平民,世居于此,如井底之蛙,还不知洋学堂和医院有何好处啊。今日您如果不嫌麻烦,就给我们好好讲讲这其中的厉害,怎么样?”。这县长一听,立马乐了,这正是他想说的,于是说道:“您老坐好,我这就给大家讲讲为何我们县要兴办洋学堂和医院。”

县长随即又走到了台上,说道:“各位,自清朝闭关锁国这两三百年来,外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他们造出了能在地上跑的火车、汽车,日行几百里;还有那在天上飞的飞机,既可以搭着人在天上飞来飞去,也可以用于打仗!在海里,更是有钢铁造的万吨巨轮,如一头巨兽奔驰。几次战争,我们都落败吃了大亏,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缺乏先进科技人才,缺乏先进的科技制造。因此我们办洋学堂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人才,掌握这些现代科技,进而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在国内能接触到的先进知识,在别的国家都算落伍的了,因此我们还需要派人出去留学,把最先进的东西学回来。所以我们的洋学堂里,除了传统的文化课程,还有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新课程!”。县长在台上讲得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但是台下的人都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是何物,还是不解的看着县长!

王老太爷见状,赶紧打了个圆场说道:“县长大人讲的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我等虽然没有见识过,但也深知其重要性。既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县长大人对这洋学堂有何打算,需要我等助力的地方尽管说就是了!”。

这县长深知这万源虽然地势偏僻,但“自古川东出才子!”,这是一块盛产人才的宝地,如果这里不能从思想源头上让人们有所认识,那就是自己的无能。略一沉思,他要让大家见见什么是西洋科技,就干脆让人抱来了一台留声机,那是他赴任之时,老父亲送的。当这个‘大喇叭’被几个手下抱来的时候,众人也是第一次看到留声机,觉得不就是一个大喇叭吗?只是今天这县长让人抱来,难道是要给大家表演吹喇叭?大家都疑惑的看着这个大喇叭。

这时有的人低声议论道:“这个玩意儿有什么稀奇的呢?我们老祖宗早玩过了!古时行军打仗都要吹这种大喇叭,比这个还大呢!”,有的人回头说道:“我看着像唢呐,只不过比唢呐大些”…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县长把一张圆圆的唱片放在了上面,又摇动手把给留声机上了发条,最后把唱针放了上去。一瞬间,这喇叭里就传出来了极为美妙的歌声。众人见此,惊得立马围在了这机器前,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了人声!这时县长才解释道:“这叫留声机,是洋人多年前发明的玩意儿,它不仅能记录下人声,还能重复播放。”,听县长这么一说,众人不禁啧啧称奇:“这洋玩意儿还真厉害呢!”。此时这县长笑着说道:“比这厉害的还多着呢!王老太爷,您老的二儿子一直在外面经商,下次让他多带点洋玩意儿回来,好给大家开开眼啊!”,王老太爷立即回道:“犬子不才,有劳县长大人挂念!我回去立马就写封书信,让他年前回来一趟,顺便带点洋货回来,也给咱们的商行筹建出出主意,捐点资!”。“好,有王老太爷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现在除了书信,还有电话、电报可以联系亲友,消息转眼间就传出去了!此次新政府成立,我们县就配了一台电报机,要不我让人现在就给你家二儿子发封电报?他明日就应该能收到了!”。众人听着这电报传信这么快,都想见识下,就催着这王老太爷赶紧给他二儿子发封电报。县长见众人兴致勃勃,就带着大家直接来到了县里的电报室,大家帮着梳理了下电报内容:“县里筹措洋学堂、医院、商行大事,捎带洋货,速回。”,电报员按着王老太爷给到的地址,就把电报发出去了。众人听着嘀嗒的声音,真是无限感概世事变化如此之大!

待回到礼堂,对于捐建学校一事,大家再无异议,都一心想着怎么把这洋学堂筹建起来。这时县长说道:“这学校筹建最重要的就是师资。但很多课程,比如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这些师资目前都很紧缺,愿意来我们这个偏僻之地的,恐怕得给人家更高的薪酬才留得住人哦!”,众人也觉得县长说得有道理,于是纷纷说道:“我等愿意给高价,请些好老师回来!”,县长又接着说道:“这学校筹建的另一桩大事就是选址建设,我们才开始摸索,规模不必大,只等后面有实力了再扩。现在就按照新式学堂来建设,建一栋教学楼,几间实验室,男女生宿舍各一栋,然后是操场、厕所、食堂。”

还不等县长讲完,就有很多人纷纷表示愿意为学校的建设捐钱捐款。但这时县长担忧的说道:“此次建校,师资费用是大头,而且是每年都有的开支,这个数额可不小,恐怕凭我们县目前的财力,养不了两个老师哦!”。这时大家就问起了老师的费用是多少,县长叹了口气说道:“在外面,一般的小学老师月收入可是40-50大洋,中学老师月收入则是120-150大洋;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更高!这可比我这个县长的工资都高好几倍哦!”。

众人一听,也为之一惊。对于这穷乡僻壤之地来说,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都达不到10个大洋,养一个老师一年的费用至少是50家人的收入啊!众人也都沉默了,如此大的开支,不是谁家都能承受得起的。这时王老太爷也心知大家的难处,要是一次性捐资,问题不大,大家咬咬牙就把日子挺过去了,但是每年都是这么多,还得仔细考虑考虑。看着众人犯难的样子,这王老太爷随即站起身对众人说道:“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再难也不能误了子孙读书。县长大人容我等回去仔细盘算盘算,看我们在场的每家每户每年到底能挤出多少结余用来捐资。我觉得可以采取认捐老师的办法,一户人家可以认捐一名,或者几户人家联合起来认捐一名,大家这样就把钱凑齐了!”。此时众人也纷纷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都向县长保证到:“我等一定认捐,只是容我等回去商量商量!”。县长见大家的决心这么大,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我代表县里乡亲们对大家表示感谢,大家要认捐的,都可以直接来县政府找我,我一定把大家的名字都刻在学校的奠基石上。”

众人就此告别,只待回家和家人商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