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队组织秧歌队
马春昌散会后没有回家,去了他三姑家,因为杨永忱为了感谢他的帮忙,给他媳妇和孩子买了一些过年的礼物。他在那聊了一阵子,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回到了大队,见红梅和云鹏还在大队,便进了图书室。
“正好你们俩都在,要不然我还得开广播找你们。是这样的,大队每年腊月卄三到正月十五都放假,由大队干部轮流值班。今年不是赶上办大集了吗,今天就没放假,我主管组织、宣传、治保、民兵、共青团、妇女和知青工作,每年节前这一段都由我值班。我和黄书记商量了,今年由知青组织秧歌队,初三到初十到各个小队拜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俩了。这可是对你们俩的考验,年后大队干部要进行调整,你们俩可别辜负了我和黄书记的希望!”马春昌说。
“我们决不让你和黄书记失望!”红梅表态说。
“我们没有这方面经验,请马书记告诉我们具体咋办,我们一定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云鹏补充表态说。
马春昌说:“是这样的,黄书记的意思是让红梅当秧歌队长,既然你赶上了,我也给你一个差使,替我组织鼓乐队,我也能少跑几趟,你从于会计那支300元钱,雇两个喇叭匠子,大队锣鼓镲齐全,待会我带你俩去看。”
云鹏立刻意识到自己是被红梅带入的,但他很高兴,打个鼓和镲总比上场扭强。他继续问:“喇叭匠子是不是让金队长找?”
马春昌说:“金高丽是大手,不会干这个活儿,六队有一个鼓乐队,你找刘主任就行了。那喇叭匠子最大价是一人一天5块钱,打鼓的,敲锣的,镲镲的你们自己出,能剩下100元做机动,修修寸子、补补扇子、换换带子什么的。”
“什么叫寸子?”红梅好奇地问道。
“寸子就是高跷,因为下边有一寸长的扎地钉,大伙都习惯叫它寸子,你俩跟我来。”马春昌说着,把他俩带到了团书记和妇女主任合在一起的办公室。
云鹏和红梅第一次进这个办公室,里面乱得象个仓库,桌子上的灰足有大钱儿厚了,墙角上都有蜘蛛网了,一看就是长时间没人了。
地下堆着一堆高跷,一面大鼓支在鼓架上挤在了墙角,上边放着锣和镲及鼓槌,炕上堆着秧歌服和红绸带,唐僧师徒四人的服装挂在了墙上,一堆带着绸边的扇子倒是挺整齐地摆了一堆。
红梅拿起了一副高跷,能有1.2米长,她惊讶地说:“这么高呀?只有8天时间能练会吗?”
云鹏把绑带解开了,见两根木头上边是扁形的板,下边是圆形的柱,在柱和板变化处有一个踏板,那踏板下面只有20公分,那绑带有2米长,便试着往自已腿上绑了。
马春昌说:“咱们的不高,高的踏板离地有2尺,全靠扭去找平衡,不扭就站不住。扭秧歌扭秧歌嘛,不扭叫啥秧歌。”
云鹏绑好了扶着墙站了起来,手一离墙腿就打颤。
马春昌说:“站上两天,脚脖子硬了就好了,这玩艺好学,两天站,3天扭,4天就能离墙走。”
红梅说:“马书记你给三个集体户开个会吧!我怕那两个户不听我的!”
马春昌说:“他们敢,还想不想回城了!我马上用广播对你俩进行任命,你俩听着!”
马春回到办公室,大喇叭马上传出了他的声音:“全体知青注意啦!为了大集继续办下去,大队决定成立知青秧歌队,任命红梅为秧歌队队长,云鹏为鼓乐队队长,由她俩代表我全权组织,谁要不服从她俩指挥,就是和我做对,和我做对的后果你们都掂量掂量!扭秧歌嘛,对你们是好事,从明天起到正月初十,大队每天给你们一张工票,今年咱们大队工票的日值已经达到4毛钱啦!另外,你们去各小队拜年,有头有脸的人家还会给你们赏烟,生产队也会给你们赏东西。多少社员想干还轮不到呢,这也是大队对你们知青的关怀!我把广播室的钥匙给了红梅,你们注意听广播就行了!”
播完后,他把办公室的钥匙卸下来交到了红梅手里说:“这个办公室你可得看好,那个广播除了你,不能让任何人动!”
红梅接过了钥匙说:“我记住了!还知道战争期间,广播员被定为二级战犯,知道广播的重要。”
马春昌把云鹏拉到了一边小声说:“我过年就不过来了,你替我照看着点,有急事让杨永忱去找我。没人敢来搞破坏,有民兵值班值宿呢。”
马春昌走了,红梅和云鹏又商量了一阵,红梅说:“今天天都快黑了,明天上午再组织知青开会吧,把寸子和服装发下去,让他们站两天,二十六再集合,在小学操场训练。”
云鹏说:“正好给我两天时间,我把鼓乐队支起来。那里有唐僧师徒四人的服装,你是不是利用上,张彪当孙悟空肯定能受欢迎。让栗武当沙僧,牵着他的马。”
红梅笑着说:“唐僧倒有个最佳人选,由你扮演,你耳朵大,有佛像,猪八戒呢?行了,咱们回户吃饭吧!我再好好捉摸捉摸。”
两个人回到户里,蓝卫国做了一个氽白肉、一个鲤鱼炖冻豆腐,柳维嘉在做拔丝地瓜和炸虾片,还有一个萝卜条子海兔汤。
女生屋里,于波在给苏日娜量尺寸。上午丁志勇夫妇来了,给户里送了两只野鸡,两只野兔,一个狍子腿,一些蘑菇。包日勒给于波30元钱,求她给苏日娜做一身汉族新衣服。
苏日娜边量尺寸边背姐姐们教她的过年儿歌:“二十三,备马鞍,吃灶糖,把嘴粘;二十四,扫房子,除粪便,换新席;二十五,杀年猪,灌血肠,把肉烀;二十六,分羊肉,贴窗花,分牛肉;二十七,杀小鸡,炖蘑菇,最好吃;二十八,把面发,烀小豆,做豆沙;二十九,淘黄米,蒸豆包,缸里留;过三十,贴对子,放炮仗,吃饺子。”
这是女生们从社员家里学来的,是于家窝堡妇女把年前的活儿编成了顺口溜,她们也要按这个顺口溜去做年前的每件事。
苏日娜听了很感兴趣,也跟着学,秦玉便把其中的长短句都改成了三个字,编成了儿歌,教她背,还给她讲了灶王爷的民间故事,并顺口溜都写了出来,教她认生字,苏日娜开始叫她老师了。
欲知秧歌队办的如何?且看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