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朝会(2)
内阁首辅马士英原本老神自在的看戏,这时见朱小菘直接摔了平天冠,蹦起来就要当场扒龙袍,心中一声卧槽:这怎么可以,你要是不当皇帝,我给谁当首辅去。
马士英本想要等皇帝被逼得下不了台时,再由自己出面周璇,到时候既不得罪朝臣,又能替皇帝解围,一举两得。
谁也没想到这时朱小菘会来这么一番操作,一时朝臣们都懵逼了。
马士英赶紧出班:
“陛下请息怒!”
马士英立刻表示自己代表内阁,全力支持皇帝陛下的任命,皇上心系京机防务安危,亲力亲为,是为明君典范。
这时站在龙椅前的大太监韩赞周捡起地上的平天冠,冲着一班朝臣一声暴喝:
“尔等如此逼迫君父,是为人臣焉!”
韩赞周以前是南京镇守大太监,说起话来自有一番威势。
一帮朝臣也自知理节有亏,齐齐下拜,
“请陛下息怒!”
这时有一人手持笏板出列,此人肤白有须,简直可以用“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来形容。
此人正是马士英的好哥们,兵部右侍郎阮大铖。
阮大铖瞟一眼刚才反对朱小菘的那帮朝臣,然后昂然说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也坚决拥护皇上的旨意。”
见到两位大佬都发话了,马阮党的小弟们也跳了出来,表示强烈支持陛下的圣命,坚决拥护皇帝的决定,不凡大唱赞歌者。
随后礼部尚书钱谦益、户部尚书张有誉和刑部尚书高倬也出班表示拥护朱小菘。
原本只是皇帝对一个四品武官的任职,现在演变成各派政治站队。
朱小菘自然不是真的不做这个皇帝,以他的身份不当皇帝,将来无论是满清南下,还是别的朱家宗室上位,他都难逃一死。
刚才朝堂上没有一人出来帮他说话,他也是没有办法才这样逼迫马阮党。
朱小崧后宫没有子嗣,东林党视马阮党为仇寇,要是朱小菘不当皇帝了,马士英首辅位置不但轮不到他,怕是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现在马士英这个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同意朱小菘的任命,郑森出任北营指挥佥事的任命就不是问题了。
但因为皇帝这个小小的人事任命,竟然遭到一帮大臣反对,与朝臣争执了大半天。
弘光皇权威望可想而知,这朝会的办事效率可想而知。
朱小菘停下了扒龙袍的动作,索性把阎应元和陈明遇的职位也一起任命下去,省得到时候又要扯皮。
朱小菘哼了一声,重新坐在龙椅上,说道,
“京营虽为南京屏障,将官却个個腐蚀,致使武备松弛,朕听闻江阴县两位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素有才干,有意调他们来京,整顿京营防务。”
马士英没有犹豫,再次带头表示坚决拥护皇帝陛下的旨意,他岂能不知皇帝想要染指京营兵权。
很多人也没在意皇帝要安排郑森等人进军营。
有人心想,弘光天子现在也就内库还有点银子能折腾,给郑森个指挥佥事就想抓兵权,想多了。
至于另外阎应元陈明遇两个,没名气没根基,还能翻出什么风浪来,就当他闹着玩好了。
京营武备松弛,马士英作为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自然是知道的,但京营是留守南京城一帮武勋把持,要是整顿京营,牵扯太多武勋利益,所以一直放任不理。
京营和他马士英并无利益关系,现在皇帝要和武勋们争兵权,他乐得拱火。
马士英的军方势力是江北四镇,刘良佐和刘泽清等人原本就是他任凤阳总督时的部下。
这时兵部左侍郎朱大典昂然出列,奏道,“陛下,臣听闻建奴再次击败顺贼百万之军,此消息可是为真?”
try{ggauto();} catch(ex){}
总算有人问起清军和顺军的情况了。
朱小菘一脸肃然,“朕从一行商手里收到消息,建奴阿济格在陕西多次击溃顺贼大军,杀了顺军大将刘宗敏和军师宋献策,
十月底李自成亲率大军,在河南怀庆斩杀建奴梅勒额真金和玉,原本准备南下侵犯我朝的多铎回援西北,李自成被迫全面退出河南,已经退守潼关。”
朱小菘看向一帮朝臣,“诸位大臣,我朝当如何应对这个局势。”
朱大典叫道,“陛下,此等重要军情来自一个小小行商,会不会误传,为何臣从未见过奏报?”
按道理,这种战事,弘光朝堂应该有收到相关的奏报,朱小菘同样疑惑,他继承朱由崧的全部记忆,却并没有关于李自成和满清的战事奏报。
朱小菘看向马士英,“马卿,难道你们连十月份的奏报都没有收到。”
身为内阁首辅、兵部尚书的马士英一脸懵逼,“这些军情,我等大臣从未听说,皇上那位行商口中得知?”
这些情报当然是朱小菘后世所知的历史知识,并不是来自行商,但他也只知大概历史走向,并不知道详细战事经过。
“通政司和报房难道没有收到建奴和顺贼的军情奏报吗?”
朱小菘脸都黑了,要知道怀庆战役差不多发生两个月了,而弘光朝臣居然毫无所知,连首辅马士都一脸懵逼,这情报消息也太糟糕了。
也不知道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
朱小菘吩咐道:“来人,去查查最近通政司和报房可有河南和陕西的军情奏报。”
经过小吏们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几份关于顺贼李自成和建奴的战事奏报。
但是这些奏报都不是专门的军情奏折,只是地方官员普通奏折,简单的猜测了怀庆一带的战事,而具体战况都是一笔带过。
这样的奏报难怪没人重视。
“江北前线那些军镇都在干嘛!连靠近河南徐州的高杰也没有军情奏报!”
朱小菘怒了,弘光朝廷税银大部分都花在了江北四镇,连京营都欠饷,而四镇军饷给得最多最早。
马士英眼珠转了转:“请皇帝陛下下旨,督促江北督师史可法,让他尽早探明建奴和顺贼的军情。”
马士英想把这一事推给史可法,事情办好了他内阁领导有方,事情办砸了他史可法可以用来顶锅。
朱小菘刚刚看到马士英眼珠乱转,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弘光朝臣还真是内斗内行啊,对外无能,却抓住一却机会内讧。
马士英身为首辅,不去想如何制定有效措施,反而心里打着各种小算盘。
这时礼部左侍郎蔡奕琛奏道,“皇帝陛下,臣以为当静观其变,不必理会。”
阮大铖也紧跟其后发表意见,我朝近三十万官兵镇守江北,防线固若金汤,让大家不必忧心。
随后马阮党的小弟们也紧跟阮大铖的脚步,大唱防线稳固,责令前线督师探明军情。
而东林党和一帮武勋谈到军事时,却个个一语不发,冷眼旁观。
朱小菘冷漠的注视着一帮朝臣,他原本今天召集群臣朝会,准备讨论河南山东局势,看看有没有机会去占领一些战略要地,为南明朝廷扩大一些战略纵深。
如今看来却是枉然了,弘光朝廷这班朝臣队伍,叫神仙来了怕是都难带呀。
朱小菘无力的说道,“那就叫史可法督促那几个军镇,尽快探明河南和山东的虚实吧。”
朱小菘原本想让朝臣探讨一下江北前线局势,却发现弘光朝廷如同聋子瞎子,对前线战事一无所知,这还讨论个锤子。
一场没有多大意义的朝会散去,朱小菘失望的回到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