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41章 北来太子
一日后,阎应元率领的部队也随后到了归德府。
朱由崧找来阎应元,做最后一番叮嘱交待。
“阎卿,归德府交给你朕是放心的,朕不求有多大的战果,只要是能阻住建奴南下的步伐,给朕多一点时间调整朝局即可。”
“陛下,臣必当竭尽全力,以死效命于陛下。”
“好了,不要说死不死的。”朱由崧认真的看着阎应元,“阎卿,如果归德府真是到了事有不可为的情况下,朕希望你能保存己身,退守徐州。”
朱由崧叹息一声,“朕能用的人可不多呀,打仗朕没你在行,将来你要是接到对前线战局不利的诏令,卿可自决,朕绝不怪你。”
朱由崧的意思是,阎应元将来就是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自己可以视情况判定执不执行,自己这个皇帝可以最后给他兜底背书。
崇祯时期名将辈出,像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洪承畴等等,但这些人无一不是被朝廷的各种调令给坑惨了。
崇祯自己性子急,坐在皇宫不懂军情缓急,总是瞎几儿指挥,朝廷官员一团糟,士兵们发不出饷,还要武将又快又好打胜仗,这怎么可能呢。
可以说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死,还有洪承畴兵败被俘降清,崇祯都要负很大的责任。
崇祯是伯乐,他提拔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崇祯生性多疑,并不会用人才,使得大批名将都被自己人坑死了。
最后自崇祯挂歪脖子树上之后,整个大明有能力的都被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他娘的一群歪瓜裂枣,没几个有真本事的。
朱由崧相信阎应元对大明是忠心的,所以真心希望他不要出事。
此时阎应元自然能感受到皇帝陛下的真诚,心头热血沸腾,国君如此待我。
阎应元冲朱由崧一拜,眼眶通红,哽咽道:
“陛……下!臣终身感谢您的知遇之恩,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以报。”
“好好好……”朱由崧连连拍了拍阎应元肩膀,将他搀扶起来。
~~~
就在朱由崧叮嘱完阎应元,准备返回南京时,一封八百紧急奏报,率先从应天府朝廷发来。
这是朝堂内阁首辅马士英发来的一份紧急奏报。
当朱由崧看到奏报内容时,尽管有心理准备,知道历史上的这件事,但还是很愤怒。
奏报中讲述,现在应天府城里来了一位少年,自称是崇祯“太子”。
朱由崧满脸阴沉,这事件时间好像还提前了大半个月。
真是国朝将灭,妖孽尽出啊。
奏报厚厚的几叠,内容非常详细的说了这个崇祯太子的经过。
崇祯十七年末,由于北方被满清所占,满清政府实施跑马、圈地令、投充、逃人法等恶劣暴行。
满清政府将北平、天津和河北等诸多地方汉人田地霸占,再将这些没了田地的汉族人口投充为奴。
这里说一下何为投充,就是强行将汉族人口投充入旗下为奴。
北方大量原住汉族百姓土地被满清圈走霸占,百姓没有了生产资料。
try{ggauto();} catch(ex){}
那些满清八旗贵族和士兵自己又不从事耕作劳动,便以“为贫民衣食开生路”为由,无耻的强行把大量汉族人口投充入旗下为奴。
他们把汉族百姓当成农奴,那些投充为奴的百姓太惨了,人身没自由,连婚嫁都没自由,因为汉族女子的初夜权属于满清八旗贵族。
据记载当时被迫人口高达数百上千万。直到清中期乾隆四年才禁止这项带地投充为奴的行为。
满清八旗采用这种赤裸裸的掠夺方式,侵占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和劳动力。
满清政府的种种暴行,让许多北方汉人活不下去,选择南逃。
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就是北方南下逃难的一员,穆虎在途中偶遇一位少年,两人相谈甚欢,便结伴而行。
一天晚上他们在旅店投宿时,穆虎偶然间发现少年身上穿的底衣,竟然是绣龙纹的丝绸。
在穆虎的追问下,少年自称是“崇祯太子”,穆虎闻言大惊,连忙一路照护该少年。
在弘光元年正月底,穆虎和那自称“崇祯太子”的少年成功抵达苏杭。
高梦箕原本想隐瞒此事。哪曾想,那個北来“太子”到苏杭后,态度极为嚣张,到处张扬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份。
很快全苏杭和南京百姓都知道了这北来“太子”。
自从李自成进入北平开始,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就下落不明。
清朝、南明、大顺等势力都在苦苦追寻,但都没有结果。
弘光朝廷建立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只当三个皇子死于战乱之中,朱由崧还在应天府给他们举办过一场丧礼。
如今,突然冒出一个崇祯皇“太子”,这对弘光帝朱由崧来说,政治地位肯定要产生根本性的动摇。
现在有人大作文章,到处煽风点火,很快整个江南舆论汹汹,指责弘光帝昏庸无能、帝位不正等。
在舆论的引导下,甚至是很多人都相信,这位北来“太子”的身份是真的,尽管没有人真正的检验过。
朱由崧啪的一声将这份奏报摔在桌案上。
“来人!传陈明遇来见朕。”
朱由崧知道这个北来“太子”的严重性,可以说弘光朝那么容易覆灭,和这“太子”有很大的关系。
历史上朱由崧把这北来“太子”案子办的优柔寡断,明明审判出太子是假的,却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关在监狱里。
后来左良玉就是借助这假太子身份,伪称奉太子密旨前往南京救护,从武昌兴兵,全军顺江而下,扬言“清君侧”,讨伐马逆。
马士英惊慌失措,急忙调兵全力阻挡左良玉,当时清军也已经开始南下,至江北督师史可法把军队一日三调,完全乱了套。
“臣陈明遇,参见皇帝陛下。”
“嗯,陈卿,你来了。”
朱由崧将马士英的那份奏报拿给陈明遇,让他细看。
等陈明遇看完后,问道,“陈卿,此事你怎么看?”
陈明遇拱手,“陛下,此事必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