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章 国运再显
“至于对朝廷而言,也有益处。”李北思索了一会,反问李世民,“殿下觉得,民税征收多,还是商税征收的多?”
李世民了解过税收。
隋朝是怎么没的?
不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再加上劳役。
导致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有隋朝这个前车之鉴。
他对税收这一块,是很了解的。
甚至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自李渊称王以来,他就不停劝说李渊,不要有各种苛捐杂税。
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自李世民掌握实权后。
他还颁布各种关于给百姓减负,以及减少税收的政策。
虽然如此,但民税比商税征收得要多。
毕竟基数摆在那里。
再者,自古以来,压根就不重视商。
以重税,身份低下压之。
导致商人偏少。
市场更多的是百姓摆个小摊,贩卖作物。
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说道:“民税居多。”
听到这话,李北皱了皱眉。
怎么是民税居多?
按理来说,不应该是商税居多吗?
他带着困惑,询问李世民,“敢问殿下,商税是以何等方式征收?”
李世民想都不想,直接回答道:“商贾入市,征收入市税,若是安置店铺,则征收店铺税。”
没等李北多问,他提醒道:“此二类税收颇重。”
他也想改革这两样税收。
尤其是听完李北解释市场经济流通那番道理后。
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种全新且奇妙的知识,让他对于商,有了全新的定义。
李世民对李北接下来想说的话,抱着期待。
故而不等李北提问,主动开口。
李北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这两种税收,提高百姓成为商人的门槛。
这种环境不利于百姓从商。
也有碍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既然环境不好,那从商的人数,势必减少。
唯有一些世家,才能经得起商。
这就会导致垄断之类的恶劣影响。
百姓只能依靠种地,养家糊口。
万一来个天灾人祸,或者粮食欠收。
百姓只能沦落成灾民。
“殿下,小臣提议,取缔这两种税收。”
“噢?”李世民坐起身子,“说说你的理由。”
殿内文臣们人人皆露思索状。
无一人出言打扰李北和李世民之间的对话。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止不住的用眼神互相交流。
他们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疑惑。
至于程咬金等武将,个个垂目低头。
好似打着瞌睡。
李北思考了一会,言道:“此两税,提高了百姓成为商贾的门槛,不利于市场流通的发展。殿下应该取消此两税。将此两税换作其他税。就比如货物买卖,百物抽其三。铺税,百物抽其二。如此一来,即降低了百姓从商的成本,也提高了对于大商家的税收。若是商人多了,还益于各地市场的流通。比如北地缺粮,南方缺牛羊。商人可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地,以缓解北地缺粮之窘境。又可将北地牛羊运输至南方。”
众人皆被此言论所震惊。
李世民陷入了沉默,良久才开口道:“你说这些,真的是为了宵禁?”
倒不是说李北这话有什么问题。
这些话,很有道理。
并且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
为解除宵禁,跟他谈什么经济流通。
谈什么商贾的重要性。
未免也太奇怪了吧。
这让李世民怀疑,这李北是不是个商人。
想要以此,来提高商人的地位。
李北疑惑的看向李世民,“当然,小臣就是为了解除宵禁才跟殿下说这些。”
他在心里腹诽不已。
要不是为了解除宵禁,从而提高触发随机任务的机率。
他才懒得说这么一大堆话。
解除宵禁,那必须有个理由吧。
总不能跟李世民坦白,说想要多触发随机任务。
又或者说是为了热闹,巡街的时候不再冷冷清清吧。
恐怕刚说这话。
这秦王府一脉就要以妄动国本为理由,而后砍了他。
所以,只能跟李世民聊解除宵禁的好处。
也就是刺激经济的好处。
可经济,绕不开商人。
但大唐现如今处于重农抑商的阶段。
商人的生存环境,很恶劣。
这样又怎能体现出解除宵禁的诸多好处。
李北也就只能先向李世民阐述商人的重要性。
以及商人能带给李世民什么。
能够给大唐带来些什么。
李世民面露狐疑,“你家中是不是有人从商?或者是你打算从商?”
“小臣家中并无人从商,也没有从商之念头。”李北更加奇怪李世民为什么这么问他。
李世民尴尬一笑,收起狐疑,挥挥手,“你继续,你继续。”
既然李世民不再发问,李北便继续说道:“如果商人基数增多,买卖也变多。这就意味着税收也会变多。一旦此类税收多了,完全可以取代民税。让百姓彻底摆脱赋税给予的压迫。百姓富足,自然安居乐业。如此可保大唐万万世。当然,此是后话。”
“小臣敢担保,三年。”李北竖起三根手指,“只要如此,仅需三年,大唐必定强盛,富裕程度远超历代诸多王朝。到时,海内诸国,无不朝贡者。万邦来朝,将不是空谈。”
这并不是李北吹牛,或者说大话。
贞观中期,李世民改革了商业,从而造就了历史中宏伟的贞观之治。
宋朝在此改革之上,更进一步。
铸就了富裕的宋朝。
可以这么说,这一决策,让两个王朝,在历史中,留下了恢宏一笔。
众人还未从李北描述的宏伟蓝图中清醒过来。
忽然间,坐在主位上的李世民,周遭龙气翻涌。
骤然,天空之中响起玄妙之音。
一条金色巨龙,从天而降,盘踞于宣德殿上。
它眼眸仿佛在俯视众生。
长安城百姓见此情景,连忙跪拜。
“大唐国运?”李世民大惊失色。
他站起身,匆忙向外跑去。
众臣紧随其后。
待众人出去。
国运巨龙俯视而下。
那目光好似放在李北身上。
不知是不是错觉。
李北在那双眼眸中看到了赞许以及期盼。
至于期盼什么,李北不得而知。
或许是期盼李北未来的成长。
又或许在期盼李北能够给大唐带来些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