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宋歌行 > 三十二章 举荐包黑子

三十二章 举荐包黑子

赵昉算是看明白了,韩琦愿意嫁女儿不是早就想好的,而是今天这事让他下定决心的。

说白了是自己今天的作为,让他担心自己以后会更激烈,远离以文制武的国策,更偏向于武将。

有些事是必须预防的,自己才七岁,就敢不经审判大开杀戒,这完全的军阀的作风。

再联想到自己从小的言行,小不点就读兵书战策,学习武艺,这不是妥妥的好武成性吗。

可要废弃自己的继承权他们又不甘心,不说皇次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就说长大后能不能比自己出色,就是个大问题。

“那这事就定下了,朕让礼部看个好日子,去韩卿家中把人抬进来。”

赵祯轻松快乐的话语声传来,惊醒沉思中的赵昉,抬眼一看,大家都笑吟吟的,就是没人问自己同不同意。

无奈的暗自哀叹:“没人权啊!还好韩琦长得帅,女儿应该漂亮,这要是长得丑的我亏大!”

审刑院知院事丁度进来时很是诧异,这外面都闹翻天了,可这里面君臣笑容满面,还很开心的模样,玩呢。

可不等他行礼,赵祯就笑眯眯的叫道:“丁卿来了呀,快坐下说。”

丁度迷茫的看一眼大家,差点忘了行礼了。

听完范仲淹的介绍,他才明白叫他来这是为什么,眉头顿时皱起来。

可章得象一句:“储君之位不可动荡”,让他悚然一惊,登时明白应该干什么了。

遂行礼道:“臣尊陛下旨意,不过此事可一不可再,臣建议开封府配置一位权知开封府,魏王挂个名不再插手其中为好。”

这话让大家一愣,马上反应过来纷纷附议,原来开封府没有主官两年了,政务有通判处置。

原本贾昌朝在庆历元年(康定二年)五月任权知开封府,可去年被升为参知政事。

随即赵昉封王为开封府尹,大臣们认为既然有府尹了,那处理政务的主官就不用着急,看好人选再任用。

这一来开封府政务就由通判处理,这次才会发生这么大的事,通判不敢处置如此重大之事,才使得民众越聚越多,惊动在宫中的赵昉。

历史上这个时间段,开封府也是没有主官,要到今年年底,王拱辰被调任,担任权知开封府。

在这之前王拱辰是担任过权发遣开封府、御史中丞,也是有权过问开封府政务,但他自己不来,都在御史台坐镇,怪谁呢。

权发遣的意思是任职之人官职不够,比这职位低了两级,比权知低一级的意思,这是宋代官制的特殊名称。

“爹爹,说到开封府儿子想到一个人,很厉害的哟!”

正当众人商量推荐谁为开封府主官时,一直没说话权利的赵昉,突然眼睛一亮道。

大家不禁看向他,赵祯微微蹙眉道:“大哥别胡闹,你是开封府尹,岂能推荐自己手下。”

范仲淹却拱手一礼道:“陛下何不听听再下结论,魏王能提出摊丁入亩的大策,应该推荐之人不是随意的。”

“就是嘛,爹爹都没听到就否定,哪有这样的,儿子知道此人很厉害,只是犹豫他的性格,不然早就推荐他了。”

有范仲淹的支持,赵昉顿时傲娇起来,赵祯一听哑然失笑道:“那你说说,为何犹豫他的性格呀?”

赵昉很可怜的看他一眼道:“此人清正廉明,实乃国之诤臣,只是他脾气跟当年的寇相有一拼,儿子担心爹爹会像祖父那样,被此人当面下不来台。”

众人一怔,欧阳修率先催促道:“魏王快说是何人,有此铮铮铁骨之人,必是能臣。”

赵昉给他个大白眼,腹诽着老欧阳不厚道,敢情在你看来能怼皇帝的都是好官呀。

可他确实舍不得埋没人才,虽说即使不用自己说,此人日后同样会名垂青史,但毕竟蹉跎了不少岁月。

因此吸口气道:“此人是端州知府包拯。”

“包拯!魏王是说庐州包希仁?”

王尧臣和韩琦异口同声问道,赵昉连连点头说是,可把赵祯看的迷糊,好奇问道:“两位卿家也知道此人?”

两人对望一眼笑道:“魏王举荐此人可谓目光如炬,臣二人绝无异议。”

说着韩琦笑起来介绍道:“包希仁跟臣和伯庸同科进士,事亲孝顺而辞去官职奉养父母,为其父母送终后,景佑四年才重新待选,去天长担任知县,政绩上上前年右迁为端州知府,此人清廉天下闻名,任职端州两年了,竟然没有一方端砚,更是杜绝权贵要求额外增加端砚,除了贡品外不加一方,被当地百姓称之为青天老爷。”

赵昉这才知道,原来包拯跟韩琦、王尧臣是同榜进士,而且包青天这称呼这时候已经有了。

的确,包拯在端州当知府时,就被百姓呼为青天,他为端州人民免去苦难,硬杠朝中权贵的索求。

端州出产端砚,是四大名砚之一,历来作为贡品,每年都有定量要送进京。

可好东西谁不想要,特别是北宋文风鼎盛,文臣高官又喜好文房四宝,自然权贵们盯上端砚。

可采石磨砚是很辛苦的,贡品那是没办法,额外增加产量就变成百姓的负担,一向各任官员为了讨好上官,是不管百姓死活,逼着他们增加产量的。

可包拯到任后,了解了这事后立即下令取消所有增加的产量,谁敢要去问他拿,而他自己一个都没拿,这让权贵们无可奈何。

威胁他不管用,从仕途下手人家还有好朋友,天圣五年的进士最出色韩琦和王尧臣,很早就在朝中出名。

如今王尧臣是三司使,韩琦是枢密院副使,这可都是副相呀,同榜进士只要不是利益冲突的,基本上都会互相帮助,这是科场惯例。

王尧臣作为状元,是这一批人的老大,自己是清官,自然喜欢同样操守的包老黑,给老包穿小鞋,老王绝对不干。

应该说包拯运气很好,他那鬼脾气要是在其他朝代,早就被人干掉了。

偏偏他生在大宋朝,还遇到千古圣君赵祯,而且他耽误了十年时间,在家侍奉父母,没牵涉到官场纠纷。

十年后出来他的同科好几个都在中央重要部门,而且都是高官重臣,有这样的同科谁敢为了小利益针对老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