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史记
“是,汗阿玛,就是那本史记。”
胤礽正色回答康熙。
“国语版?”
“是国语版,儿子那里只有国语版。”
“整套都给了?”
“没,儿子怕傅御医不爱看,只给了第二册。”
康熙盯着胤礽看了两息,收回目光,略想一下:
“嗯,傅为格合适。”
高士奇这个起居注官,在一旁听的云里雾里,又观察皇上太子二人的神情,就决定搁笔,这段不记了。
康熙看了高士奇一眼,轻轻颔首。
他与太子说的这几句话,现在看来,确实不能记录,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具体说的是什么。
原因就在于,康熙提到的,太子给傅为格的那本“史记”,其实不是真“史记”,而是西洋传来的“解剖学”资料。
这是钦天监监正南怀仁的助手闵明我,从澳门的葡萄牙修士那里,陆续得来的欧洲著作。
其中有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的《血液循环论》、《生物体内心脏及血液循环运动的解剖研究》。
丹麦解剖学家托马斯的《新的普遍观察》。
还有法国解剖学家皮埃尔和迪韦尔内等人的著作。
最早送来的是《血液循环论》,康熙看到时,就觉得奇异。
对照太医院的经脉铜人后,发现铜人只有静脉描述,没有动脉。
康熙兴趣大增,命闵明我继续联系欧洲来华教士,进贡此类书籍。
后来他们进献了不少书籍,都是有关人体器官描述和解剖的,而且都是欧洲最新的学说著作。
康熙看过后,对这些书所阐述的学说,深以为然。
“……此类书一出,必有造福于社会,人之生命,或可挽救不少”。
但是,他看完后,并未刊印推广。
因为,不能,也不敢。
这些书中,不光详细描述了人类器官某样,解剖方法,而且都有大量逼真的人体解剖插图。
开膛破肚,脏腑毕现,有些画比菜市场的猪肉摊子上,画的还零碎,血腥。
甚至连人体的生殖器官也描绘得十分逼真。
虽然在欧洲人看来,为了科学的需要,而解剖人体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欧洲,父亲有时会解剖儿子的尸体,而儿子也可能会解剖父亲的尸体。”
但是,这是在中国。
现在的中国人,在两千年的伦理道德束缚下,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解剖人类的身体。
如果公开刊印,这必然会在士大夫和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
在他们看来,这属于邪魔之法,且违反“孝道”,属于大逆不道。
以人为畜,这是君王对臣民的蔑视,无视——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要出大乱子的。
会让汉人士大夫与康熙离心离德,威胁到刚入关四十年的大清统治基础。
康熙对此非常清楚,要想打破这种伦理道德的束缚,短期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危险的。
所以,他只要求南怀仁和闵明我,把这些书籍都翻译成满文,绝对不能翻译成汉文,更不能再传与其他人。
还特别指示:
“……身体虽有微小部分,必须详加译注……朕所以不畏麻烦,命卿等译此书者”。
try{ggauto();} catch(ex){}
前后陆续花了五年时间,把这些著作翻译成满文。
康熙本想着,旗人忌讳少,方便推广,结果也不行。
多数旗人倒是不在乎汉人的某些伦理道德,但是,底层旗人受教育水平低,能看懂医书的少之又少。
上层有看得懂医书的,又汉化严重,与汉人士大夫来往密切,特别是汉军旗人。
最后,康熙帝决定,把这些外来医学著作,束之高阁。
放在乾清宫东暖阁最里面的书架上,还覆了“史记”的书皮,暂时不公之于众。
连平日负责记录康熙起居的高士奇,都不知此事。
后来,因为胤礽要学金创科医术,在书架上翻腾的时候,把这些书全翻了出来。
康熙也不好阻拦太子研习,只嘱咐他:
“此书乃特异之书……不可与一般不学无术之辈滥读。
……书中图形,切不可示诸他人,只太子一人观之。”
后来,因为在乾清宫翻阅不方便,胤礽干脆都挨着抄录一遍,带回毓庆宫,也一样覆了“史记”的书皮。
詹事府的录事,自然也不知内中乾坤,每次都是记录:
“某时某刻,皇太子读史记。”
一年多来,这是康熙与胤礽两人之间,独有的秘密。
现在,胤礽把其中一本,送给了太医院的御医,这个御医还是正经科班出身的举人。
乍一听到,康熙有些紧张,就怕被傅为格把此书传到汉人士林当中,引出乱子。
再一想,傅为格此人平日不爱交际,只喜欢研究医书,甚至对仵作之术也不排斥。
康熙稍稍放下心来,不再多问。
心里轻松了,他就想逗胤礽几句:
“这祛痘霜,想来要大卖的,太子可想好了,赚来的银钱,要如何花销?”
胤礽闻言,抬头认真想了一下:
“自然是先补上产钳的花销,总不能花汗阿玛的银钱,却被儿子占了名头……”
……要是还有盈余,儿子这里还真有不少地方要花销呢。”
“哦?说出来给朕听听。”
康熙身子往前倾了倾。
“汗阿玛的畅春园,儿子知道要花十几万两银子。
……给老祖宗修的万佛寺,汗阿玛也要用八万多两银子。
……要是祛痘霜的银钱回的快,那就用这些银钱。”
“嗯,这两处的银钱,朕准备的充足,倒是不用另外添补了。”
康熙心中熨帖,眼见得笑容满面。
“那……儿子还想造大车,图纸都画的差不多了。”
“大车?”
康熙一直知道此事,“大车”两个字就写在胤礽书房的屏风上,他看到过多次。
“对啊,汗阿玛。儿子想造个大车,给老祖宗用。
……去年,咱去五台山,一路上老祖宗只能在车里坐着。
……那车太颠,儿子坐久了都消受不了,老祖宗更受罪呢。
……儿子就想着能不能,造个又大又不颠的。老祖宗还能在上面歇息,用膳……
……儿子去请安,就直接到车上,不用每次在路边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