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 硬话
潘祖听到这儿的时候就基本上明白要干啥,只不过呢,写的内容他不知道啊,就问:那你说吧,翰林嘛,不就干这的这事的嘛。
郭子筠就说:高季的事儿,你听说过吗?
潘祖说:这事儿我知道啊,这个事儿在官场当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庄、樊榭一起告的,告高季、告张亮卿和骆宇,这事我知道。
郭子筠就说:官庄是诬告。
潘祖说:是吗?为啥呀,啊,高季这几年为朝廷的稳定出了不少力呀,京城都能听得到,官庄他作为北州总督,为啥要搞他呢?而且那是一个师爷呀,犯得上吗?
郭子筠就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中间复杂的关系,就给潘祖讲了。
潘祖听完之后,真是恍然大悟,他还是挺正直的,就特别不喜欢官场当中那些乱七八糟的风气。
而且说实话,身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身为一个有祖宗庇佑的人,他的家业也挺大的,他觉得这个世界就应该向好发展,在他脑子里边没有那种,说我一定要往上钻营,我一定要用不择手段的这种办法和途径得到什么,他脑子里没有这个。
他就是希望国家好,他就是希望国家稳,再加上他的老家那已经落到起义军手里好些年了,他特别盼望着早日有一天能把起义军打退。
要打退起义军,他自个儿是不行的,只能放在范篱,胡林芝,高季等一切这些干实事的人身上。
所以当郭子筠说完之后,大哥借着酒劲儿就写出来这么一个折子。郭子筠这时候都不敢打扰啊,就等着看。
写完之后,郭子筠拿过来就在那看,这折子写的特别好啊,里边儿大概是这么写的:勇兵立功本省,援应武州、昌州、北州、赣州诸地,所向克捷,虽由范篱指挥得力,亦有张亮卿从中调度有方,而时实由高季运筹决策,此天下所共鉴,久在盛名洞察之中,前逆贼石起回窜武州,号称数10万,以本省之饷银,用本省之兵,不数月便已肃清,其实贼纵横数千里,皆在高季规划之中,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武州,武州不可一日无高季也。
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武州,武州不可一日无高季也!这话说的太硬了,千古绝句啊。郭子筠一看这个,老开心了,那赶紧的干脆就把这个交上去吧。
这是翰林院的翰林给皇上的奏折,那么皇上拿过来这个之后,也在心里有一个计较,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办?干脆我问问当事人吧。
所以皇上就高季的启用问题征询了范篱的意见。在这个谕旨当中,里边有这样的字眼,说什么呢:应否令高季仍在武州本地相办团练等事宜或调赴该侍郎军营,并着范篱着量办理。
看着没,这是皇上给高季处理办法提供的两个选项,留在原地或者给他点儿重用,说这事儿让范篱决定。
你看皇上把球踢到了范篱脚底下,也就是说,范篱这时候说的话举足轻重,假如他觉得高季对他曾经不恭敬,他只要说点儿坏的,高季就要完蛋。
try{ggauto();} catch(ex){}
但是范篱没这么干,范篱怎么回复的呢?就几个字:高季刚明,耐苦,晓畅兵机!说他厉害,说他行!
但是,皇上不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好呢?范篱不回答,他就这性格,我替你皇上做决定,别闹了,年轻的时候行,现在我不能替你做决定了,怎么定是你皇上的事儿,我只告诉你这人好、这人行,至于你想咋定,那是大哥你的选择。
但是在后来呢,范篱还是替高季说了一句话,就说不管大哥你咋定,皇上,请你给一个明确的指示。
过了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皇上就对范篱的这封奏折作出了批示:命高季以四品京堂候补相伴范篱军务。
为啥范篱说话这么好使啊,是因为这个时候皇上已经没谁可用了,而范篱又在这时候脱颖而出了,以前的兵部侍郎已经变成了两江总督了,等于说把朝廷江南的半壁江山都给范篱了。
这是范篱自打出山办团练开始,历经七年的苦苦坚持,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受到了皇上的重用,并且第一次获得了地方上的实权。
所以说皇上当时他是经历了非常非常激烈的心里斗争,信人不疑,疑人不信,干脆吧,我就来吧,我就信你啦,把我大好的江山,托付在范篱,高季你们这一系列的人员身上。
所以这一天皇上他封高季官的这个圣旨是以600里加急的急件,发到范篱所在的赣州大营的。
所以讲高季的获救和范篱的确认、潘祖的奏折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但是在高季自己看来,他对范篱丝毫不感激,他感激的就是郭子筠和潘祖,因为他压根不知道范篱在这里边所起到的作用。
那么回头再来说胡林芝呢,高季感激吗?也感激,但是对于胡林芝的帮忙高季需要避嫌,因为他毕竟和胡林芝有着很深很深的关系。
什么关系?他俩是亲家!胡林芝娶了前两江总督陶然的女儿,而陶然的儿子与高季的女儿结婚了。
所以这俩人之间有一层亲情关系在里边,好了,现在把高季给救了。那么高季这事先放在一边儿了,他终于可以和范篱并肩作战了,这也是俩人在人生当中最甜蜜的一段时间。
高季这边事了了,再说樊榭,他参高季没参赢,怎么办?还让张亮卿告他贪污,说他贪了四千多两银子,这么多银子得调查呀,结果左查右查,在各方面的妥协之下,就给查出来,说这大哥贪污了四十两银子。
处理办法是什么呢?斩!但是缓刑,发配五年,从重发往军台效力赎罪。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死罪能免、活罪难逃啊,你必须得用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劳动改造。
五年劳动改造完后,樊榭就回自己的老家了,专门盖了一栋楼房,楼房盖成的时候,这个樊榭就宴请自己的乡村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