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汉朝旧事 > 第121章 马邑之谋

第121章 马邑之谋

[第1卷]第121节:马邑之谋

------------

田蚡,韩安国的进位是压抑已久的刘彻独自作出的决策,但这还不算完。

他一面调整朝中的权力格局,一面也进行军事上的部署。

建元初,他把边关名将李广和程不识调入京城,守卫两宫,用近六年的时间,熟悉了这两位将领,同时也获得了他们的忠诚。

刘彻摸得很清楚,李广与程不识是两位风格迥异的将军。李广治军宽松,因此士卒们犯法之事屡禁不止,虽然如此,李广却又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加之天生神力,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有非凡的谋略,他的英雄气概与事迹为他赢得了士兵们发自内心的爱戴。士兵们上了战场,不用遵守什么军规战法,只要做一件事就已足够,那就是舍命杀敌,粉身碎骨。

而程不识则大是不同,程不识治军极严,赏罚严明,该训练的一项都不能减,该遵守的一点都不能错。程不识训练出来的军队整齐划一,战斗力也丝毫不逊于李广部。

尽管两人风格上有较大差异,但刘彻对他们还是比较放心的,对他来说,不管李军程军,能打硬仗恶仗的军队才是他心中理想的军队。

窦老太太逝世后的第二年,即元光元年(前134年),刘彻认为朝局已经尽在他的掌握之中,把李广和程不识继续放在长乐卫尉和未央卫尉的职位无异于一种浪费,像这样的名将,应该把他送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经过一番思考后,刘彻正式下达了一道谕旨。李广任骁骑将军即日赴云中屯守,而程不识任车骑将军屯雁门。

云中与雁门是边塞重镇,匈奴入侵,这里是必经之路,如今有两位名将把守,匈奴人一时收敛了强盗行径,暂时停止了侵扰。

当然刘彻的决策也不只是出于大局成面的考虑,这个调整也出于一次著名的谋划,史称“马邑之谋”,只不过刘彻以此为契机,把名将们调离了京城,省得闲着给他惹事。

马邑之谋的策划人姓王名恢,职任大行令。

王恢以他对刘彻的了解确知,皇上虽然年轻,却雄心勃勃,有跟匈奴大干一场的架势。而且作为燕地出身的高级干部,对于匈奴的危害他比谁都感同身受。

王恢还清楚的记得,建元六年,匈奴派使臣来长安请求和亲,刘彻便煞有介事地下旨进行廷辩,廷辩的议题是维持了七八十年的和亲策略。

当时,所有的人都不明就里,是和是打老祖宗早就定下来了,何必瞎折腾尽胡闹,很多人以为那时候的刘彻闲得发慌,想找点事来提提神。

因此,廷辩的氛围可想而知,朝臣们一边倒地赞成和亲。

只有王恢跳了出来唱反调,而这恰是年轻的刘彻最想要表达的。

在他看来,如今天下太平,国富民强,为何不能一战?

刘彻赞赏地看着王恢,希望他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他可以从中得知朝中大臣们的真实想法。他要摸清楚大臣们到底是畏战还是厌战,抑或是不堪一战?

王恢很快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燕地边关干了大半辈子,深知匈奴的脾性,这个民族不但有着剽悍凶残的本性,而且还有着翻脸不认帐的特点。他们今天娶了你的公主,明天就放把火来烧你家的房子,杀你的老百姓,要永远解决匈奴问题,有且只有一种办法,把他们打趴下,打得他们永远也爬不起来。

王恢的呼吁遭致老臣们一致的反对,韩安国也早已按捺不住,他意识到如果不迅速扑灭这种言论,一旦激起皇上的好战情绪,那就要出大事了。

韩安国提出了军事上的不同意见,谁都知道韩安国在七国之乱力阻吴楚联军二十万人的事迹,他抛出军事上的观点,将更有说服力。

韩安国说道,“出兵千里,于大军不利。况且匈奴行踪难定,难打。另外,即便得到匈奴的土地,人口又当如何呢,即不能增加我方的土地又不能增强国力,自古他们就不属于我们。再则,千里奔袭,人马疲惫,匈奴却能以逸待劳,如此,我军必危。臣以为,和亲最为妥当!”

韩安国话音未落,便迎来一片附和之声,而王恢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只能巴望着刘彻给个定论。

谁都知道,无论廷辩吵得多么不可开交,决策权仍然在皇上手里,他若能一锤定音,所有看似头头是道的言论都只能当个屁放了。

刘彻没有马上做出决策,从军事上来看,韩安国的话不无道理,他没上过战场,却也清楚千里兵疲的道理。不过从情感上来说,他是赞同王恢的,堂堂大汉,难道要一直被野蛮部族欺压下去吗?打败匈奴不仅是几代先祖的梦想,也是他刘彻的梦想啊!

良久,刘彻终于压抑住了热血沸腾的情绪,做出了理智的决策,他同意了继续和亲。

结果显然令主战派王恢十分失望,不过他仍然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虽九死亦在所不惜。

元光元年,王恢总算等来一个令他异常兴奋的消息,王恢的好友马邑乡绅聂翁壹向他报告,和亲一年来,军臣单于对于边民有了信任感,而他更可以自由出入匈奴王庭,如果能以马邑城做诱饵来给匈奴下个套子,相信军臣一定会有兴趣。

他急忙前往未央宫觐见刘彻,把计划禀报给了刘彻。

刘彻当即拍手称妙,不过鉴于事情重大,他还是急召大臣上朝议事。

当刘彻把王恢的计划说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不是明摆着要跟匈奴正面宣战了吗?也就是说,计划一旦实施,就意味着和亲会作为历史被扔进故纸堆里。

果然不出所料,与前一次廷议一样,朝臣中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开战,不同的是,这次反应比以前要激烈得多。

王恢虽然事单力孤,仍然坚持己见,他谈古论今,指出现在已是海内一统,匈奴却屡屡犯边,原因无他,只因他们对我大汉毫无恐惧而已,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打。

刘彻点了点头。

只见丞相田蚡低头作沉思状,主和派知道他胸无长策,每每大事都要做缩头乌龟,便纷纷把眼光望向了御史大夫韩安国。

在众人期盼的眼光中,韩安国果然站出来反对。

王恢显然有备而来,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管对方有什么意见,他都想好了对策。

一番争论下来,韩安国见说服不了对方,只能提醒他不要忘了高祖七日之困的历史教训。

王恢轻声一笑,以高祖“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便把韩安国给顶回去了,让韩安国脸色变得青紫难辨。

刘彻见识完双方的争执,终于表态了,他认为王恢说得对,他拍板。

其实他早已做出了决定,如此煞有介事地召开廷议,无非是想通过王恢告诉大臣们自己的想法,而且让王恢来提也有另外一个好处,万一失败,也有人替自己背黑锅。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统帅,大行王恢,飞将军李广,太仆公孙贺,太中大夫李息都将参与围歼匈奴的军事行动。

诏令一下,数日之内,三十万汉军由各处调至马邑附近埋伏,就等着军臣单于领军一脚踏入陷阱。

如果不出意外,汉匈之争的第一次大战将在边塞小城马邑上演。

此时此刻,朝廷上下都屏住呼吸静候着马邑传来的风吹草动,人们拭目以待,汉匈首战到底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场?是胜,还是败?是大胜还是大败?没人能给出答案,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胜败与否,马邑之战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此役的关键人物之一,马邑乡绅聂翁壹正前往匈奴王廷,抛出诱饵。他的行动已关乎马邑之谋的成与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