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外有人
当听到有人说孙三娘“贤良淑德”时,魏为甚至怀疑她是不是也被揍怕了。老媪别怕,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威胁”之说当然是无稽之谈,因为不是一两个人这样说她,而是所有的人都对孙三娘赞不绝口。
从这些人的口中,魏为不仅见到了另一个孙三娘,还明白了她的难缠!
对于孙三娘这种人,他以前经常用的计划都不能用,用钱砸不行、“人间蒸发”也用不了。
在孙三娘那些左邻右舍的口中,她虽然性格鲁莽,脾气暴躁,还动不动就以下犯上殴打夫君,但她是个好妻子、好母亲。
为妻,她能坚守贫贱、自强不息,杀了两年猪,照顾好一家之余,还生生攒出一贯钱来让丈夫做生意。杀猪、卖糕点,照顾一家人,她的辛勤,外人也都看在眼里。
为母,她难产两日才生下儿子,平日待他已是极好,从没有断过他的吃食,甚至还把儿子喂的珠圆玉润,这时的普通人家里有几家能做到?
更不用说还供他读了五年的书,甚至还要继续读下去,还要考功名!
看看他们周围和她们一般,甚至条件更好的人家,有哪家舍得让儿子读五年书的?没有,一家都没有。
别说只是小小行商的傅新贵,就是现在成了县尉的魏为,三个儿子学业上的花费有时还让他肉疼不已。要知道他赚的可是灭族的快钱!
不是怕花钱,怕的是,你投入了所有,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
魏为幼时,父亲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所以他后来才要花十倍、百倍的代价补回来。
好在,他补回来了!
花了两年的时间,他从头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儒家经典,不用他考功名,但这些东西他要知道,要明白,要懂。
这样,他才有和那些人搭话的资格。
知礼了,才能上得了台面,带出去才不丢郑大人的脸!
从他带着魏家三代行商攒出的财富和五十名家生子出海,到他带着一船番货和自颅顶至左眉骨四寸长的刀疤,以及十七位家生子归来,只花了六个月的时间。
但从他“养病”,到“病愈”出任县尉,花了两年时间。
这还是因为魏父对郑家有恩,不然一个守业之人还不好找?什么?付出?给你魏家一股还不够感恩戴德?
没有那六个月的喋血,两年的苦读只是镜花水月,要是只有六个月的喋血,那他就是个用完就扔的“溲器”而已。
好在,魏家最终在他手里从商变成了吏。
那两年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为此,他下了狠心,一定要让魏家出一个士,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
正是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精神,他今天才有资格和张泽说话,而他能走到今天,也全凭一股狠劲。
魏为一直以此为傲,至少在杭州,在钱塘,应该没有比他更狠的人了。
(进入“另一个世界”后,无论是学识、财富、家世、外表还是一直自持的武勇,都有更甚者出现后,深受打击的魏为也只能在“狠”上找一些自信。但哪怕是“狠”,从…额…对!“从容”赴死的郑青田还是比他狠。)
一直认为自己够狠了,但查了孙三娘后,魏为发现自己草率了。
本以为我魏某人已经是“纵横钱塘”了,没想到这孙娘子比我还狠,是什么情况?
外人看到了孙三娘的知耻守节、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相夫教子,这些也可能是张泽这位大才子惦记上一个妇人的原因。
魏为却从里面看到了孙三娘的狠,身为一个普通行商家庭,魏为想象不到孙三娘是怎么做到供儿子读了五年书的。
她是怎么撑下来的,那种把积蓄扔进水里,连一丝声响都没有的煎熬,她是怎么撑下来的?
是的,她,魏为打探出来是孙三娘坚持让儿子读书的,哪怕夫妻俩吵了无数次,也打了无数次,孙三娘却一直坚持。
对于这些,魏为看的出来,那些邻居虽然嘴上说她败家,但心中都是羡慕她的决断,谁不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谁不知道不读书就只能在底层打转?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不是所有人都敢赌上一切,她们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这唯一的机会被她们自己亲手扼杀了。
嘴上说着孙三娘自不量力,但谁心中不佩服她的果断,至少她还有一丝机会……
魏为就很佩服孙三娘,如果当初父亲能有她十分之一的狠劲,自己可能就不会这样艰难。而他家和傅家的差距,又何止十倍、百倍啊!
但要是父亲让自己读书了,可能又不会有现在的境遇了,人生的奇妙就在于此!
刚感叹完“世事无常”,魏为就想到这个孙三娘的“果断”,变成对手后,就成了“倔”。
想到这儿,魏为是一个头两个大了。
当然,也可能这就是孙三娘吸引天下第一才子的地方了!
好吧!身为资深“张粉”,魏为觉得相比那些“内在”,孙三娘那宽广的胸怀和精湛的厨艺吸引张泽的可能性更大。
尤其是邻居无心的一句“三娘难产了两天两夜,才把儿子生下来!”让魏为想到张母临终前让其开枝散叶的事,好嘛!真相大白了!
陪郑大人应酬时,席见听那些大人们讲,据说前汉时,皇帝就好已婚已育的妇人,可以确保子嗣存活的几率。
魏为不知道的是,那些大人都是意有所指。当着下面人的面,自然不好编排刘后,但身为清流死敌,后党这群叛徒比武勋集团更加可恨,刘后这个罪魁祸首都不嘴炮一下,他们还配叫文人吗?还是不是大宋的主人了?
而且刘后的出身也是个“皇帝的新衣”,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不会知道。
所以他们就借古讽今的说些“前朝旧事”,来“反抗”刘后、支持清流,以表拳拳忠心!
不懂里面弯弯绕绕的魏为联想到张泽,再想想孙三娘那可以当四五人份的口粮,破案了!
为了母亲的嘱托,张泽甚至拒绝了东京的高小娘子,现在娶一个妇人有什么奇怪的?
当然,身为一个一只脚踏入官场的“内行人”,对于东京的事,他一直认为是有“隐情”的。
从张泽能从低贱的庶民,十八年间完成几连跳“一步登天”,成为了岳麓书院首席、清流的种子选手、大宋新一代领军人物、顶级士大夫预备役,能走到今天,张泽靠的可不仅仅是“才华”。
尤其是三年前的科考,当时张泽已经两试第一,东京城里的权贵高门甚至已经等不了“榜下捉婿”来,只想开考之前就把这个没有婚约的粉嫩新人掳回家中,为此已经聚众斗了三十多场。
当时高贵妃所在的高家凭借着高老太爷留下的私兵大放异彩,打出了二十六场全胜的记录,甚至一度以一挑三,彻底打出了将门的气势。
就在普通人打赌张泽能撑几天,就在清流除了晏殊一系,人人皆盼着三元及第出现时,却流传出了高贵妃要在殿试指婚!
在这后位之争的关键时刻,
在清流一系已经决定力挺沈才人之后的此时!
在沈才人因为父丧之事,以才人身份横压两位贵妃的时候。
在她继十四岁入宫时被群臣请奏之后,时隔四年,再次离后位最近的关键时候!
这是阳谋。
所有人都懂,但不得不防。因为这算的是人心,以己推人,清流众人不相信张泽不会临阵倒戈,如果没有,那一定是价钱没谈拢!
清流众人看张泽、看岳麓系的文人的神情已经不对劲了,那是防备里带着羡慕,警惕里带着嫉妒。
为什么不是我?
一些知己好友欲言又止,但那是触手可及的利益,大宋最年轻的状元,最年轻的三元及第,这是可以名留青史的机会,谁有资格劝他放弃?
还有一些“好友”更是直接不再来往了。
如果张泽是土生土长的大宋人,他会支持沈才人,哪怕自己与她有“杀父之仇”,不是张泽胆大,而是游戏规则如此。
如果张泽是只为向上爬的穿越者,无论是加入刘贵妃麾下,坐享其成,然后和后党里的奸臣争宠。
还是加入高贵妃手下,纵横捭阖、改变历史,凭着高家三代独子夫婿的优势,混的绝不会比大明的小张差。
但可惜,张泽当时只想当他的“大宋海贼王”,上面无论哪一条路,都有翻车的可能,而身为普通人的张泽,只打九成五胜算的仗,谁赢他跟谁。
所以张泽一边对清流表示为了避嫌,放弃了名留青史的机会,赚得人情后又对高慧留下了[红衣佳人白衣友]的诗句稳住她。
当然,他还不会忘了对刘贵妃表达一丝善意!
魏为不懂张泽的“渣男行径”,他只是惊叹张泽遭遇这么大的挫折后,在清流的地位竟然不降反升了。
之前是两元及第了,还和晏殊斗的有来有回,结果败走东京后,清流地位竟然彻底超过晏同叔了,就凭他让清流欠的人情?
文人什么时候这么有节操了?魏为不信!
当然不是因为人情,人情这种东西,是三通大师的对手,只有才能顺风用。
张泽靠的是钱,最俗也最有用的东西,毕竟无论是张泽还是晏殊当清流继承人,对齐牧而言没有区别。
他们中间还差着一代甚至两代人呢,真用到人情还得多少年?到时还能有多少香火情?
海运却能给他赚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就分出不同了不是!
再说,居正最是关心我们这些老人家的,为了我们有些养老钱,还拿出了什么“利益共同体”出来。养老钱,说的多好啊。
都为清流奉献一生了,怎么不能养个老了?
魏为吃惊张泽神鬼莫测的手段,他这种“内行”可不是外面那些泥腿子,还以为张泽是凭着才华走到现在的。
至少,不是仅凭才华。
算了,还是让神鬼莫测的张公子对付“绝世狠人”孙三娘吧,自己就是个工具,么的思想,也么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