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权势巅峰:从纪委开始 > 第一百四十二章不想背锅

第一百四十二章不想背锅

陈启明的疑惑,很快在沈庆那里得到了答案。

人口库形成的年代比较晚,很可能许多人并没有被收录。

这个可能让陈启明眼前一亮,他立刻联系了杜海涛所在的监狱。

说明了情况之后,监狱方表示需要鹤山市官方发个文他们那边才能配合。

这个要求完全合情合理,陈启明只得联系赵建伟,

“这事,我想办法。”

赵建伟也需要向上面打报告请示,什么时候批能不能批都是个问题。

正常途径行不通那就得想歪门邪道,很快他通过战友联系到东广司法局副局长。

副局长一句话,监狱方主动联系了陈启明。

很快照片都传了过去,杜海涛给出的答复是不认识。

这个答案让陈启明很是失落,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什么。

经过反复和预警商量,终于和杜海涛通了电话。

“我见过袁欣然,也查到了许阳和她之间的关系。”

过了好一会儿,电话那头的杜海涛才开口道:“单超,建州府人。”

说完杜海涛又补充了一句,“帮我联系我姐。”

不等陈启明开口电话已经被管教拿走,很是客气地询问他还有什么要问的没有?陈启明谢过对方之后挂断了电话。

申庆已经开始在内网搜索单超,很快就查到了一则协查通告。

协查通告是东广那边发过来,一起发生在十几年前的非法集资诈骗案。

诈骗案的主犯就叫单超,奇怪的是通缉令上的照片和复原并不一致。

也就是说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照片错了,一种可能是复原的差距太大。

很快申庆又调出了其他信息,包括身高、体重等等。

身高175CM、体重70公斤,这一点到是与山本一雄基本相符。

“要不然再联系下袁欣然?”

陈启明怀疑袁欣然也认识单超,甚至他们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

“不行,这事我得问问何半仙,钱拿不办事可不行。”

张国栋在一旁不干了,立刻打电话给何半仙。

结果把照片发过去,何半仙很快给出了答复。

二次整容。

也就是这人整过两次容,他还原的是原始相貌并且保证错一赔十。

有了他这句话,张国栋多少有点些底气。

与此同时,陈启明已经与省城监狱取得联系,毕竟在一个省相对简单的多。

袁欣然听到单超这个名字,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知道他,曾经是我的学员。”

学员?

陈启明细问之下才知道,擅长管他的下线都叫学员。

怪不得,他外号叫袁教授,果然有点意思。

照片发过去之后,很快就确认,何半仙复原出来的就是当年的单超。

一圈折腾下来,陈启明终于有了答案。

赵建伟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想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拨通了王平的电话。

“你说什么赵书记?”

接到电话的单超惊愕无比,一个在逃的诈骗犯居然成了鹤山市政府的座上宾。

“我会让启明同志和你联系,具体情况你们沟通。”

十分钟之后,鹤山市经侦大队大队长办公室。

王平看过所有的资料之后,不由得感慨道:“启明你不干经侦真是国家的损失。”

对于这个恭维,陈启明只是笑笑。

“王队你看看眼前的情况能抓人不?”

抓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是怎么抓什么时候抓。

现在这种情况抓人,等于是在打鹤山市政府的脸。

“要抓人没问题,可我得向上面汇报啊!”

王平不傻,他可不想背锅。

陈启明也不少,他也知道汇报上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怎么办?

“要不然先进行调查,等有了结果再说?”

王平的意思很简单,一个字就是拖。

说白了他不想摊这趟浑水,抓到人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之真出问题这个锅肯定要于他来背。

“也好,我今天来就是和你通个气,还有就是这件事不要外传。”

这是临来时赵建伟叮嘱陈启明的,同样也是用来试探王平的。

“放心,这个原则我还是有的。”

离开刑侦大队,陈启明一路都很沉默。

他他有些想不通,做点事真的那么难吗?

不过很快他就有答案,做点事儿不难,难得是不能出事。

这好像是很矛盾的一句话,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也正是因为这样,造成了人人自危……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正想着,陈启明接到了叶凡的电话。

说是他刚刚与司马北见过面,还给陈启明发了一断视频。

视频之中的司马北正在侃侃而谈,讲述了自己对科技园项目畅想。

并表示除了科技园项目之外,他与贝塔公司还有其他业务上的合作。

比如下一步的,石墨烯新能源货运卡车、客运大巴车等等项目。

在司马北的阐述下,石墨烯项目前景十分广大,最重要的是可以拿到国家政治上的扶持。

除此之外,司马北还展示了一些他与各级领导的合影。

而且拍照的地点更是高大上,至于是哪懂得都懂。

看完视频,陈启明第一反应就是,这绝对是个骗局。

可他说是个骗局,谁又能相信呢?

“叶叔,你在哪我想找你聊聊。”

很快叶凡发了一个定位过来,他居然在防洪纪念塔。

大冷的天,他在防洪纪念塔干啥?

半个小时之后,陈启明在防洪纪念塔下见到了叶凡。

叶凡穿这件黑色的羽绒服,脸颊被冻得有些泛红。

“叶叔,你不冷吗?”

叶凡哈了一口气。

“还好。”

“你知道这塔的来历吗?”

防洪纪念塔,当然是为了纪念抗洪了。

作为鹤山市人,陈启明怎么可能不知道98年那直场大水呢?

“当年的水真大。”

叶凡看着远处已经结冰的江面,若有所思地说道。

陈启明一时之间,不明白叶凡到底是什么意思。

半晌叶凡才继续道:“你看纪念碑还在,记得那场大水的还有几个?”

陈启明点点头美一说话,他还是听不懂叶凡在说什么。

“你想过没,如果当年没人去抗洪,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叶凡指着远处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