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半路劫囚
蔡九知州派往东京报信的官吏风尘仆仆地赶回了江州,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江州府衙。而一直在焦急等待消息的李韶,在得知此事后的第一时间,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江州牢城。
当李韶终于见到了身陷囹圄的宋江时,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牢房前,隔着栅栏急切地喊道:“公明哥哥,蔡九之洲派去东京报信的人已经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关于如何处置你的消息!”
宋江闻言,心中猛地一惊,原本就憔悴不堪的面容此刻更是毫无血色。他紧紧抓住牢房的木栏,声音颤抖着问道:“兄弟,究竟是什么样的消息?那蔡太师可说了该怎样来处置我啊?”这段日子以来,宋江在狱中受尽煎熬,每一天都过得无比漫长,仿佛度日如年。此时的他满心懊悔,恨不能时光倒流,回到当初在浔阳楼上饮酒作诗的时候。若能重来一次,他绝不会贪杯醉酒,更不会一时冲动题下那些诗句,以至于如今落得这般田地,被人诬陷成反叛之人,还要拿去邀功请赏。
看着宋江如此惶恐不安的模样,李韶也是心急如焚,他连忙将自己费尽周折打听到的消息和盘托出:“哥哥莫急,小弟花了不少银子才探听到些许口风。据说上头有意将你押送东京,然后处以极刑……”
话未说完,只听得一声惊呼从宋江口中传出:“啊!”他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踉跄几步,险些跌倒在地。一直以来,宋江心怀报国之志,渴望能够为朝廷效力、建立功勋,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被当作反贼对待。想到此处,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一股悲愤之情涌上心头,久久难以平息。
李韶一脸焦急地望着宋江那副绝望透顶、万念俱灰的模样,赶忙开口劝慰道:“公明哥哥呀,您可千万不要忧心忡忡!事情还没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呢,您尚有一线生机啊,切莫轻言放弃这仅存的一丝希望。”
说罢,李韶迅速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周围并无旁人之后,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对宋江说道:“实不相瞒,上头那些人命令我将您押解至东京。不过好在晁盖头领他们此时正在赶来营救您的路上,只要我们能拖延一些时间,等他们一到,定能成功将您解救出去。”
宋江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眸在听闻此讯后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束曙光。然而仅仅片刻之后,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脸色骤然一变,匆忙对着李韶喊道:“若是真能如此,自然再好不过。但兄弟你得赶紧回去给晁盖哥哥通风报信,务必叮嘱他切不可心急行事,以免打草惊蛇,坏了大事。”
李韶用力地点点头,应声道:“放心吧,公明哥哥!小弟这便速速赶回,向晁盖哥哥禀报此事。我会安排另外两名兄弟在此照看您,您只管安心等待便是。”话音未落,李韶已转身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宋江的视线之中。
宋江怔怔地望着李韶渐行渐远直至最终完全消失不见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此时此刻,他感到万般无奈,除了静静等待救援之外别无他法。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场巨大劫难,而一旦此次被晁盖等人成功搭救并就此落草为寇,那么日后想要重回官场恐怕就难如登天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呀?
在那高耸入云、险峻异常的黄门山上,晁盖一刻也未曾停歇过。在过去这整整一个月的时光里,他手持利斧,不知疲倦地砍伐着一棵棵粗壮的树木。每一下挥动斧头都带着他满心的焦虑和期待,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全然不顾。同时,他还不辞辛劳地四处搜集大量的泥土和沉重的巨石,只为能够尽快搭建起一座坚固的营寨。
因为晁盖深知,他们如今藏身于这黄门山中,如果一旦被官军察觉他们的踪迹并发现他们在此驻扎,势必会引来一场激烈的攻击。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万全的防御准备。
然而,尽管晁盖一直在忙碌不停,但内心的焦急却如同烈火一般熊熊燃烧。他不停地在营寨中来来回回地踱步,嘴里念叨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为何迟迟还没有半点消息传来呢?真真是急煞俺了!再这么等下去,万一那些可恶的家伙们已经将我那宋江贤弟给秘密处决了可如何是好?”
就在晁盖心急如焚之际,一旁的段恺赶忙出言劝慰道:“哥哥切莫如此着急上火呀!您想想看,从江州到东京路途遥远,那送信之人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呐。依小弟之见,此刻估摸那送信之人怕是才刚刚回到江州不久哩。”
程胜祖也随声附和道:“没错,哥哥!蔡九等人无非就是贪图立下这泼天大功罢了。如此赫赫之功,他们定然是要上报至京城邀功请赏的,怎敢擅自作主将宋公明给私下处置掉呢?”
听到段恺与程胜祖二人这般苦口婆心的劝解之后,晁盖那颗一直悬在半空的心总算是稍稍安定了一些。
恰在此时,忽然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李韵正风驰电掣般朝着这边飞奔而来,口中还高声呼喊着:“晁盖哥哥,有消息了!有消息了!”
晁盖远远地望见来人竟是李韶,心中大喜过望,赶忙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地迎上前去。待到近前,他一把紧紧抓住李韶的肩膀,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如今局势怎样?可有关于东京那边的最新消息?宋江贤弟究竟会落得个什么下场啊?”
只见李韶神色凝重地答道:“据我所知,那蔡九知州已然打定主意,要将宋江哥哥押送前往东京施以极刑!不过,晁头领您大可不必太过忧心,咱们还有机会在路上劫下囚车,救下宋大哥。”
晁盖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欣喜之色,不禁脱口赞道:“如此甚好!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相较之下,劫囚车可要比强攻江州容易得多了!只是不知我们何时动身较为妥当呢?”
李韶略加思索后回应道:“预计后天便会启程出发,至于具体负责押解的人数目前尚不清楚,但依我看,诸位还是应当提前做好周全的应对之策,切不可贸然行事。需得等待恰当的时机再果断出手,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啊!”
晁盖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赞同:“所言甚是!我这就立刻回去筹备一切事宜。”说罢,他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当即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人手,并带领众人马不停蹄地赶赴从江州通往东京的必经之路,精心谋划着设下埋伏,只待己方人马一到齐,便可瞅准时机猛然杀出,一举将宋江成功解救出来。
两天之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县衙大牢那沉重的铁门缓缓打开。一群衙役鱼贯而入,他们面容严肃,手持棍棒,脚步整齐地走向牢房深处。不一会儿,他们便将宋江从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带了出来。
只见宋江身着破旧的囚衣,头发凌乱不堪,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和憔悴之色。然而,他那双眼睛却依然透露出坚毅和不屈的光芒。衙役们毫不留情地将他推搡着,粗暴地将其塞进了一辆囚车之中。
此时,蔡九站在一旁,神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转头对身旁的张勇说道:“张将军,此次押送任务至关重要,这一趟就有劳您亲自出马了。此乃朝廷重犯,万万不可让他逃脱,一路上务必小心谨慎啊!”
为确保万无一失,蔡九深思熟虑后决定直接派遣江州的兵马统制张勇率领两千精锐兵马负责押解宋江前往京城。按理来说,他本无权调动如此众多的兵马离开江州地界,但宋江身份特殊,乃是犯下重罪之人,若能派出这般规模的队伍护送,也算是向皇帝有个交代。
张勇听闻此言,立刻双手抱拳,躬身行礼道:“请知府大人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定会将此名罪犯安全押送至东京!”
就在这时,黄文炳走上前来,一脸忧虑地对着张勇说道:“张将军,需知这宋江在江湖绿林之中颇具名望,恐怕途中会有不少人前来营救于他。您切不可掉以轻心呐!”
张勇听后,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朗声道:“两位大人尽管放宽心!想我张勇纵横沙场多年,凭我手中这杆长枪,莫说是些许毛贼草寇,就算是来千军万马,我亦能杀他个片甲不留!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说罢,他用力一挥手中长枪,顿时寒光闪烁,气势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