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0章 慈云宫解封
事情的发展,果然和太后郑珠仪预料的一样。
惠妃再次大闹慈云宫,悦贵妃也参与其中的事,当日就传出了后宫,满朝都知道了。
指责惠妃以下犯上、滥用先帝手书、辱没李家祖先的折子,一封接着一封,天还没黑透,就积累了厚厚一叠。
还有参奏悦贵妃的。
有参奏昭妃的。
甚至挨了打的郑珠仪、芷书等人也有人参,有那么两三封,说她们虽然受刑,但到底也参与了争执,违背妾妃的柔顺美德。
这些折子加起来得有几十封。
到了第二天,折子就更多了。
不光言官,一些朝臣也参与到讨论中。
第三天,依旧如此。
新的一天到来,早朝议事时,将折子压了两天的皇帝,被臣子缠住了。
任何事都无法再议。
大家非要皇帝给个态度,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一个老臣跪在地上,提起了册立新皇后。
“后宫混乱,皆因中宫无主,若陛下再不考虑立后,恐怕后宫永无宁日,而皇嗣之事更是遥遥无期,大梁国本即将动摇啊!”
皇帝脸色一沉:“朕正当盛年,国本动摇?”
“陛下,瑞王已有子女多个,个个身体康健,而陛下只有两位病弱的公主,长此以往,只怕陛下重蹈前朝慧帝覆辙。”
“来人,给朕把他送出宫去!”
皇帝当场发怒。
前朝的慧帝,一生无子,过继了亲王的儿子为储,驾崩后侄子继位。
这老臣虽然资历久,但这样公然诅咒,皇帝怎能忍?
可就算不忍,他也不能直接将老臣如何,用了一个“送”字。这是先帝留下来的人,暂时还未出过大错,他一时动不得。
当皇帝也有诸多掣肘之处。
今日的朝堂,便在臣子们争论宫妃罪过、以及提议立后的混乱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最终,皇帝不得不点了在角落沉默的陆龟年。
“陆卿,你有何见解?”
陆龟年低着头上前,闷声道:“臣无见解。只等此事议完,议江南之事。”
“陆卿为何不抬头?”
“……臣奏事时再抬。”
“抬起来!”
“……是。”
陆龟年被迫缓缓抬起头。
周围人好奇瞧他。
却见他额头上一个肿包,下巴一道伤口,原本平平无奇的相貌,显得滑稽起来。
“陆卿怎么了,生了什么怪病?”皇帝关切地问。
陆龟年重新低头,“臣走路摔跤了。”
忽然人群里有人说:“听说陆大人遭遇河东狮,力战不敌,所以破了相。”
满堂闷笑。
陆龟年这几天老实得很,从怼天怼地变成乖巧孩童似的,每天上朝都站在角落里不发一言,低着头,偶尔还以袖遮面。
大家早就纳闷。有心人就去调查。
因此不少人知道他挨老婆打的事,暗地里笑话他。
这时候事情被公开,剩下那些不知内情的也知道了,大家齐齐整整笑了一回。
连争论宫妃犯错都暂停了。
御座上,皇帝微微松了口气。
牺牲陆龟年,总算换来短暂宁静。
“罢了,陆卿,挨打也好,摔跤也好,你不要为个人私事耽误国事,先把你要奏的事讲来。”
“且慢,陛下!惠妃等人藐视太后的事,还没个定准……”
有人阻止,立刻被陆龟年瞪了一眼。
“你还要什么定准?就算是后宫风波,那也不过是几个女子胡闹,能有江南造反之事严重?你们一个个的避重就轻,正经国事问到头上,一个个唯唯诺诺,却很关心陛下身边的女人!食君之禄,你们羞也不羞?”
陆龟年被满堂笑话了一回,仿佛是破罐子破摔了。
站直了身子,仰起了脸,也不藏着头上肿包了,直接恢复到以前舌战群臣的状态。
那人反驳两句,被他再次毫不客气怼回去。
两三个回合下来,那人偃旗息鼓。
又有几个人试探着交锋,都被陆龟年骂得闭了嘴。
皇帝在上微笑:“陆爱卿很威风啊。朕不能让众卿闭嘴,你能。”
陆龟年拱手:“陛下乃宽仁之君,从不滥施帝王之威,此乃国家之福。可有的人未免得寸进尺,不知惜福,反而以为陛下软弱。臣得蒙隆恩,自然要狠狠骂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这大梁是谁的大梁,他们是谁的臣子!”
“你胡说,我们都是为国尽忠,哪有得寸进尺?”有人不服。
又被陆龟年骂了一通。
陆龟年也有盟友,见机帮腔。
双方你来我往争执半晌,终于再次以陆龟年获胜告终。
被他这么一闹,惠妃昭妃等人的议罪,暂时搁置。
陆龟年开始奏报江南之事,侃侃而谈。
等江南和其他几个要紧事议完了,即将散朝时,皇帝笑着问了陆龟年一句:“爱卿以为,惠妃等人之罪,当如何处置?”
陆龟年道:“后妃不干政,臣子也不得妄议内宫事。但既然此事让诸位大人纠结不休,不如陛下就对几位宫妃惩戒一番,以平悠悠众口。国事为重,其余都是小事,陛下三思。”
皇帝欣然接受。
朝臣们吵了那么久,都没能让皇帝给宫妃们定罪,陆龟年几句话办到了。
一时不少人对其侧目。
陆龟年也不管别人眼光,散朝后大摇大摆,和三五好友一起出宫。
于是有人私下议论他锋芒太露,早晚要被皇帝猜忌,死无葬身之地。
而这天早朝之后,皇帝惩戒惠妃几人的旨意,也下达了。
——惠妃莽撞,言行失度,罚闭门思过一个月,无旨不得出。
——悦贵妃以下犯上,念在其伤病难熬,只罚闭门思过十天。
——郑贵嫔、樱容华、虞贵人三个,失柔顺之德,罚俸三月。
——昭妃处事不周全,导致惠妃冲动行事,罚俸半月。
——康妃顺妃协理后宫,不能调停矛盾,各罚俸半月。
——悦贵妃和惠妃的宫人,不能规劝主子,罚俸半月。
一时间,满宫里高位除了庆贵妃,都或多或少被处置了。
这样的处理,堵住了朝臣的罪。
这一天便没有新的参奏折子了。
不过,倒是多了几封提议速速立新后的奏折。
当天晚上,皇帝亲自造访慈云宫,宣布解禁,恭迎太后出门。
太后坐在殿内,郑珠仪等人都在跟前,大家闲聊。忽然听到解禁的旨意,且得知皇帝就站在慈云宫门外等候,都是又惊又喜。
郑珠仪笑道:“臣妾就说很快就要解禁了!”
芷书道:“看来惠妃的先帝手书,以后也很难管用了。”
虞素锦腼腆而激动地笑,欢喜得不停捏帕子。
十香去宫门口一趟,回来笑着告诉太后:“陛下果然在门外,昭妃娘娘也在,太后要现在就出去么?咱们可好久没出宫门了,快出去透透气如何?”
太后挑眉:“昭妃也在?”
“是。”
太后便笑:“让她进来,给哀家磕头认个错,再扶哀家出去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