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开局覆灭高句丽 > 第122章 议征吐谷浑

第122章 议征吐谷浑

眼见李世民和李正的赌注已经定下来了,众人心里的石头也是放了下来。

这时候,兵部尚书侯君集启奏说:“陛下,上年八月,吐谷浑伏允可汗派遣使臣向长安进贡,但是这支使团在朝拜完陛下之后,在返回吐谷浑的途中洗劫了鄯州城,大掠财物人口而去。”

李世民听到后便把手中的茶杯砸得粉碎,愤怒的说:“吐谷浑欺我大唐无人乎?伏允可汗派使臣入贡在先,劫掠鄯州在后,竟然还敢厚着脸皮向朕请求和亲,简直是无耻之尤!”

看到李世民发火,下面的文武百官们都是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都没有说话。

李世民看了下面的群臣一眼,问道:“爱卿们都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长孙无忌说道:“吐谷浑此举,实在是天人共怒!臣等也派过使者出使了吐谷浑,对伏允可汗进行责问并征召入朝,但伏允却以患病为由拒绝入朝,最后竟妄想替他儿子尊王求亲。”

“岂有此理!”李世民大发雷霆道:“这伏允还真给脸不要脸,朕召之不至,却还替他儿子向朕求亲,简直是混账!”

“陛下,臣斗胆,愿挂帅出征,领兵十万踏平吐谷浑!”候君集请战道。

“陛下,老候是兵部尚书,还要在朝中主持军务,依我看还是俺老程去吧。陛下放心,老程一定踏平伏俟城,活捉伏允那厮回长安。”程咬金说道。

“呵呵,程老匹夫不行的,还是我去吧,陛下,我尉迟恭一定可以消灭吐谷浑。”尉迟恭说道。

“操你大爷的尉迟恭,你是不是身子痒了,想跟老子练练啊?”

“有种就来啊,谁怕了谁就是没卵货。”

“闭嘴,在朝堂上胡言乱语,该当何罪?”李二暴怒道,吓得这两个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黑货缩着脖子马上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低着头不敢说话。

“药师,你看如何?”李世民问了下军神李靖。

“陛下,目前还是下雪天气,并不太适合大军出征啊。臣不要说出征了,就是粮草运输它也不方便啊。”

李靖一边说一边白了尉迟恭和程咬金一眼,虽然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了, 但是身为大唐军神,对于行军打仗一事最是精通。

“是啊陛下,虽然目前国库钱粮还算充足,可这粮草运输不太方便始终是个跨不掉的坎啊。而且冬天还会下雪,对朝庭征召民夫也有影响啊。”

身为户部尚书的戴胄也劝李世民不要意气用事,因为冬天的粮草运输筹集都并非易事,这样的气候他很无奈啊。

李世民看到李靖和戴胄都力劝他暂时不要出兵,心中也是深以为然,他刚才只是表达一下态度,让那些世家官员到时候不要阻挠他出兵罢了。

“末知陛下打下吐谷浑之后有何打算?”李正突然问道。

“当然是杀伏允,立其子为可汗,使之永为我大唐属国。”李世民理所当然地说道。

李正冷笑道:“若如此,臣断言二十年内吐谷浑必为吐蕃所有,若吐蕃东并吐谷浑,再将高原上的羊同、苏毗等国吞并之后一统高原,大唐如之奈何?”

李世民听了李正的话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时御史卢观又说话了:“乐浪郡王,这只不过是你的猜测之言罢了。”

“陛下,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陛下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从而遗祸子孙,所谓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假设陛下是吐蕃赞普,陛下是放着旁边的小国坐大,日后威胁自己,还要直接把这个威胁扑灭在它的萌芽阶段呢?”李正又说道。

李积闻弦而知雅意,他顿时明白了李正的意思:“启禀陛下,臣也赞同李郡王的建议,若吐蕃一统高原,对我大唐便成居高临下之势,吐蕃可随意从剑南、陇右的任意方向攻击大唐,而大唐士兵则克服不了高原的气候,到时我一进军,吐蕃便后撤回高原,我一退兵,吐蕃又衔尾攻击我军,这样就会陷入拉据作战的境地。”

李正朝李积拱手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若吐谷浑一失,吐蕃必与我大唐争夺河陇之地,若吐蕃采用步步为营之计,逐步蚕食我河陇之地,切断大唐和西域的联系后,再以河陇之地为进攻关中的跳板,则长安必将危若累卵!”

哗,大唐君臣们都对李正的推断结果感到后怕,因为李正分析得有理有据,若自己站在吐蕃赞普的角度,恐怕也会按李正的说法去做!

李世民突然庆幸这李正不是自己的敌人,不然必将成为他的心腹之患,于是便问道:“那乐浪郡王有何良策?”

李正亢声道:“陛下,臣认为既然我们耗费国力也不过得到一个随时反叛的属国,还不如把吐谷浑纳为大唐的第十一道,名为青海道,臣建设将青海道划分为一块块的小草场,效仿大唐的均田制,将这些草场分给有功之臣放牧牲畜,每年将一定的牛羊马匹作为草场租金交纳给朝庭用作青海道驻军之资,既可借功臣之手分治青海各地,又可以不费朝庭钱粮养活数万兵马,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李正的一番话点燃了文武百官们心中的欲火,对呀,如果我们花了这么大代价打下了吐谷浑只是为了做它的宗主国,还不如分封功臣呢?

李靖佩服地看了李正一眼,心想这李正不过二十出头,但为人处事却深谋远虑,智计百出,于是他也赞同道:“陛下认同乐浪郡王的说法!”

李正这时又抛出了一颗“核弹”:“陛下,青海西南往吐蕃方向数百里之地有一盐池,名曰茶卡盐湖,盛产青盐,其储量足够大唐百姓使用上千年!”

茶卡盐湖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区年降雨量小,每年注入其中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蒸发强烈,故其含盐量极高。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

茶卡盐湖储盐量达4.48亿吨,氯化钠含量高达94%。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

早在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轰隆隆!李正的话像一阵响雷打在了李世民身上,只见他激动地站了起来,问道:“当真?”

“当然,虽然运输不便,但就靠这盐湖,大唐千年内必无缺盐之患!”

“好!朕决定了,今年开春之后,出兵吐谷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