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廊坊到天津远吗?
舅妈看了看周靖带回来的肉材,几样菜混合的,都是青菜混肉丝,主要是青菜和肉汤,肉其实很少。
想了想,就放在一边,没有加热,准备晚上吃。
“你今天去公社谈的怎么样?”姥姥问道。
周靖吃了一大口白肉炒肉,又想倒酒,被姥爷拦住怒视。
“额,申请轮船的事没同意,但毛主任保证,有王副局长这边的关系,肯定可以申请下来一个柴油发动机。”
“那是什么?”姥爷不明白问道。
周靖拿着筷子半天,一时间找不到词汇描述。
“就是相当于船桨,可以装在船尾,启动后就能推着船行驶,不需要船桨划动。”陈锋代替解释道。
“对,就是船桨,很大的船桨,一个小时就可以跑十几里。”周靖高兴道。
“那也行,到时候出海快多了,碰上了鱼群,可以让快船运回来,其他船继续捕捞。”姥爷非常高兴道。
现在船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好不容易出海,碰上鱼汛,结果船太小!
渤海风力小,渔村也没三桅大帆船(横帆、纵帆结合,帆船技术的巅峰,把风力玩出花来),渔船速度慢,折返回来时间来不及。风幡时代风力利用效率最高的三桅帆船所以即便遇上鱼群,也只能一天一来回,下次再去就未必能碰到。
陈锋有些不明白,这个王副局长又是谁的关系,毛主任这么给力?
难道他的秘密关系被查到,他是三代系太子爷?
“舅舅,王副局长是毛主任给你的关系?”
周靖愣道:“你不认识吗?”
“我怎么会认识?”陈锋愣了愣,“胖子,你家有什么亲戚在天津当官?”
正在吃生蚝的胖子茫然摇头,满嘴都是蒜蓉。
“没啊,我爹说我们王家三代单传,难道我爷爷以前有私生子,不会跟我分遗产吧?”
“扑哧!”
几个大人差点笑死。
“你个小胖子,才多大,就想到了分家产。”姥姥笑着骂一句。
“那就没有了。”王凯旋摇头道,又拿了一个烤生蚝。
陈锋都搞不懂,这家伙为什么喜欢吃贝壳类海鲜,莫非是以前吃得少?
四九城的干货贝类不贵啊!
“舅舅,那个王副局长,是不是叫做王解放?”陈昊忍不住问道。
“不是啊,叫做王进军。”
王胖子彻底放心了。
“我爹叫做王胜利,我爷爷说,当年都怀上了我二叔,可惜鬼子进村,奶奶撤退时流产了,不然我二叔就有了。”
“名字都说好了···”
“王解放?”陈昊笑着问道。
“滚!”王胖子说道:“王保国!”
“胜利保国!”
“凯旋归来!”
陈锋接上话头,说道:“所以你弟弟叫做王归来这么牛的名字?”
“我也觉得这名字比我牛!”
王胖子羡慕道:“王归来,大王归来!”
“胖子,你这是要封建复辟啊,小心人民专政你!”胡八一警告道。
“我只是觉得这名字好,比我名字好多了!”王胖子中二道。
陈锋暗笑,少年嘛,肯定都有一段时间,喜欢什么傲天啊、绝命啊、雄霸啊、无名啊、菲菲啊各种不正经的名字。
想当年,他还看过一本叫做斗破的神书呢!
现在一想,都没搞懂自己怎么看完了大半,不可思议。
周靖趁机吃了几口腌猪肉,等他们安静下来,才说道:“王副局长说,他爹从东北过来看他,半路上被你开车带到天津的,还说你爷爷是他小时候最崇拜的英雄。”
“哦——”
陈昊、陈莉、王胖子同时抬头异口同声。
“明白了!”陈锋点头道:“只是他儿子都是副局长,王爷爷怎么会没钱坐火车呢?”
他没搞懂!
“坐火车多贵啊,从廊坊到天津又不远。”周靖有些奇怪地询问陈锋,这个语气,这个内容直接把他干沉默了!
直线距离都要几十公里路,你跟我说不远?
腿都要走骨折吧!
陈锋望着周靖,周靖迷惑看着他。
好吧,联想到这位舅舅从村子去天津城都是步行,廊坊去天津的确不算很远。
走上八到十小时就行!
“舅舅,你别说话,我跟你有代沟!”
陈昊插话道:“舅舅,王爷爷只有一条腿!”
“我知道啊,他们都来我们家了,还送了一斤肉和一瓶酒。”周靖不以为然道。
“还有瓜籽和葡萄,一半被爹送给三奶奶家。”周定海补充道。
“没事,我这次带了一些罐头和桃子来。”
陈锋笑着说道:“罐头,舅舅可以偶尔带两盒去拜见毛主任、王局长,以后也别叫副局长,就叫王局长。”
“也别太多次去,一个月一次就行,省得把我们当成是冤大头。”
“保持着良好关系,顺带恩怨分明,不要欠下人情。”
“我知道,这几天老族长带我去了一次,特意送了几条稀罕的鱼,我也只是在家里这么喊。”周靖笑着说道:“你不知道,现在我在公社里都有面子。”
姥爷冷哼道:“别人是给你面子吗?是给小锋面子,给陈老面子。”
“那也是面子,哈哈,爹,喝酒!”周靖依旧笑得很开心。
虽然只是小小村官,但他就知足了!
王副局长提出的去镇里,他都没答应。
在镇里没有老族长指点,没有村支书护着,没有王主任帮忙,他去干嘛?
哪有现在面子大,在村里和公社,谁见了都要上来问声好!
村支书都没有他面子大,知足了!
他现在就想着一心当好村官,给村里和公社多争取一些优惠好处下来,比如那个可以当作大船桨用的发动机。
看到姥爷十分清醒,陈锋暗自也庆幸。
他就怕舅舅什么也不懂,结果入了那些冠冕堂皇之流的当!
“舅舅,下午你去上班吗?”
“不去了,下午没有事,我回来准备去海边挖蛏子的。”周靖挑着菜叶吃。
“我们向老族长借了船,你带我们去海里钓鱼。”
周靖点头道:“还好是这两天,正好晒干得差不多了,要是晚几天来,我只能去隔壁村借船。”
东汉出现的平衡纵帆是中国的独创,标志着中国木帆船逆风航行能力已达到成熟阶段,但跳过了横帆时代,限制了更大规模的船体,可以说,一定程度错失了地理大发现的技术层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