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突围
“咚咚咚!”
沉闷的战鼓声,在漆黑的夜里,传出去很远很远。
正在军议的刘谕以及魏延等人,听到有人大喊魏军攻上来,赶忙出营查看。
结果刚刚登上寨墙,借助火光,却没有见到任何一名敌人。
刘谕当即就反应过来,朝魏延禀报道:
“将军,这应该是魏军的疲敌之法。”
“深夜敲响战鼓,就是为了扰乱我军休息。”
魏延点了点头,这种无赖的打法,魏延自然是知道的。
“你可有破解之法?”
刘谕思忖片刻,回答道:
“卑职以为,可以让人轮值休息,若是真有敌军来攻,可以敲响铜锣。”
“以免被敌人扰的不得安宁。”
魏延颔首,眼下也只能这样做了。
随后,安排值夜的将士之后,魏延就让其他将士先去休息,等待明日突围。
是夜,营外的战鼓隔三差五的就在蜀军营寨之外响起。
有几次甚至还真的有人想要趁夜发动突袭,刘谕以及蜀军被折腾的疲于奔命。
这就是阳谋,明知道对方很大可能只是疲敌之计,但是却不能不防。
历史上,有多少次这种将危机习以为常,放松警惕,从而被敌人趁虚而入的例子。
刘谕不敢大意,魏延更不敢大意。
半夜过去,刘谕在床上根本睡不着,辗转反侧,不是被战鼓惊醒,就是在思忖姜维到底有没有在哪?
不过现在无论姜维在哪,五丈原大营的确是守不住了。
以司马懿这种疲敌之策,不用等到姜维,明日就可能会被魏军攻破营寨了。
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就被亲卫给叫了起来,转眼之间已经是二更了。
负责为刘谕守夜的,是他的亲卫屯长,柳隐。
虽然上一次,柳隐猜测有误,认为魏延根本不想救姜维,但是在刘谕心中,柳隐依旧算是一个人才。
毕竟在普遍文盲的魏晋时代,柳隐有如此见识,已经说明柳隐很有才能了。
被柳隐叫醒,刘谕即刻起身洗漱,而后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再次来到了魏延的大帐之中。
等到进入大帐,魏延马岱以及孟琰都已经到齐,就等着刘谕。
只不过几人的神色都有些难看,脸上难掩疲惫,看上去昨夜跟刘谕一样,都没有睡好。
魏延见刘谕到来,随即开口说道:
“待会咱们从西面杀出,冲破重围之后,直奔褒斜道口,等到进入栈道,只需要烧毁栈道,就能摆脱魏军的追击。”
“如今剩余的兄弟,还有六千余人,正好每人战马一匹。”
“杀出重围之后,千万不要留恋,一路南下,咱们在褒斜道口集合。”
“诸位还有其他问题吗?”
魏延安排完毕之后,目光扫向众人,仿佛在征询其他人的意见。
“将军,卑职有话要说。”
刘谕思虑片刻,而后谏言道:
“卑职以为,既然是突围,我军为何不分散突围?”
“如今正是凌晨,若是我军分散突围,魏军根本不知我军底细,绝对不敢四散追击我等。”
“如此我军突围而出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若是一路突围,虽然兵力集中,可是也给魏军围追堵截的机会,请将军三思。”
魏延面上似笑非笑,见刘谕说的有理有据,随后说道:
“既然如此,德兴就率领一千骑兵,从南面突围。”
“马岱就率领两千骑兵,从东面突围。”
“我与孟琰亲帅三千骑兵,从西面突围。”
“三面突围,咱们在褒斜道口集合。”
刘谕心中一惊,从南面突围,那不是找死吗?
要知道魏军最主要的防御,就放在了五丈原大营的南面。
因为五丈原大营若是从南面突围,只需要不到二十里的路程,就能赶到褒斜道口。
且一路上全是平原,行军十分方便,自然成为了魏军防守的重点,自己一千人冲击南面,只怕必死无疑。
想到这里,刘谕就打算开口希望转换方向。
但是魏延却不给刘谕再说话的机会,直接下令道:
“安排已毕,你们各自下去安排,一刻钟后打开寨门,全力突围。”
“希望诸位都能活着返回蜀中,保重!”
说完这些,魏延就第一个离开大帐,往营中走去,打算开始集结自己的亲兵,冲击五丈原大营西面魏军防线。
魏延这几日一直在营中暗中观察,自然知道哪里的防御最为浅薄。
其实五丈原北面才是魏军防御最薄弱的地方,因为五丈原北面就是渭河,即便是魏军想要修建防御工事,也是十分困难。
若是再被蜀军突然出击,居高临下的突击下,再加上魏军背水而战,很有可能被蜀军赶到河里喂鱼。
可是五丈原北面的目的地是关中,与蜀中背道而驰,根本不是回蜀中的路线。
即便从北边出营,想要返回蜀中也要受到魏军的围追堵截。
而除了北边,就只有西边的防御最为松懈。
因为西边到处都是深沟,挖掘工事同样很困难,这些天下来,魏延发现西边甚至连鹿角都没有修好。
本来魏延是打算带着马岱和刘谕一同活着离开的,但是刘谕非要和自己过不去,那就只能送马岱和刘谕一起上路了。
毕竟五丈原南边的工事修的最为坚固,到处都是鹿角,挖的沟壑,就是防御骑兵冲击的。
而五丈原东边,同样是魏军布防的重点,因为从东面可以直取司马懿大本营,他不可能把大本营暴露在蜀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想来想去,唯一的一条生路,只有西边。
冲出西边包围,而后转到向南,则可以逃出生天。
魏延脚下不停,让自己儿子魏昌迅速集结骑兵,随时准备出发。
刘谕也是面色灰暗的带着亲卫,打算带着自己的一千骑兵,冲破南方防御工事。
待刘谕把冲击的方向,给柳隐说了一遍之后,原本以为柳隐灰心丧气,却没想到柳隐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将军,真是天助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