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皓月风云录 > 第五十九章 袁氏豪族一门九子 功高震主帝王心术

第五十九章 袁氏豪族一门九子 功高震主帝王心术

袁府外,袁尚杰手持寒铁乌光戟,搀扶着祖父袁凯向马车行去,身后跟着父亲袁卓、母亲葛敏婷,以及弟弟袁尚雄和妹妹袁尚英。

袁家不但是云城大族,在新汉也是勋贵之家。

在祖帝刚刚登基时,袁家家主袁陆就是刘峰坚定的拥护者,早早就投奔到刘峰麾下,并逐步成为刘峰麾下最重要的将领,其统帅的麒麟军,更是为刘峰披荆斩棘,在扫除异己、征战沙场时立下赫赫战功,被刘峰封为“申国公”。

袁家人丁兴旺,仅袁陆就生有九子,更不论袁家旁系支脉。

且袁陆九子各个皆有统兵大将之姿,世人多赞叹:袁家九子,各个不凡。龙生九子,亦难如此。

灭秦之战时,秦国凭借雾孟关天险,将汉国三十万大军拒之门外,汉军死伤惨重却难进一步。

当时,还是汉王的刘峰不顾群臣反对,突然临阵换将,将还在老家云城丁忧的袁陆召回,让其主持灭秦的一切事物。

临行前,刘峰郑重叮嘱袁陆:汉对秦行灭国之举,其余诸国都在蠢蠢欲动,据探子汇报,楚、宋、韩、魏都在调兵遣将集结粮草,预要横叉一脚。将军此行任重而道远。

我大汉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秦国,汉国就要面领多国合围之势。到时,情况急转直下,汉国将有灭国之危。

孤将全部身家性命托付于卿,卿莫要让孤失望。

袁陆没有犹豫,当即立下军令状:“王上所托,臣必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袁陆临危受命,仅带领袁家九子,轻车简行奔赴前线。

雾孟关前,汉军血流成河,城高十丈,尸积九丈有余。

袁家长子袁鑫眼看多日攻城无果,亲自赤膊上阵,二子袁峰、五子袁赫、七子袁彪恐大哥有失,皆紧随其后。

四子共守一段城墙,刀剑加身亦死战不退,才使得汉军源源不断涌上城头,为汉军夺取雾孟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战,袁鑫身中四刀,刀刀皆可见骨,袁峰身中两刀三箭,破雾孟关时已经昏迷不醒,袁赫、袁彪亦是有伤在身。

汉军攻破雾孟关,兵锋直指秦国都城朔阳,各诸侯国大惊,加紧调派兵马,妄图攻汉救秦,刘峰无奈,只能传旨袁陆加紧灭秦。

袁陆不得已,只能采取分兵进击之策,自己亲提主力大军十五万进逼朔阳最后的屏障永安。随后,遣八子袁鹏领军五万西出枣城,又派三子袁弘亲率大军五万东出淮北。

如此分兵乃不得已而为之,致使兵力锐减攻城乏力。

秦国在生死存亡之际,爆发了罕见的凝聚力。

永安城头上,不但守城士兵拼死抵抗,就是平民百姓也纷纷加入战团,战况焦灼让人唏嘘不已。

袁鹏的西路军碰到了秦国大将廖伟。

廖伟深知,各诸侯国都在整军备战,汉军时间紧迫,故而禁闭城门坚守不出。

袁鹏多次尝试强攻,皆以无果而告终。无奈之下,只能每日以投石车轰砸城墙。

袁家三子袁弘文武双全,为新汉少有的几个帅才之一,大军东出淮北,一路破关斩将,杀的秦军望风而逃。

在攻打顺城时,碰到秦国大将曾毅。

双方僵持半日,皆无出兵历战之举。

袁弘假意绕过顺城直逼朔阳,曾毅恐都城有失,果断派兵追击。

袁弘派兵埋伏在伏龙谷内,又遣骁将汤瑞沿途设伏,待秦军前军过后半路杀出,将秦军打的惊慌失措。

此时,汤瑞在敌军后方掩杀,秦军测底崩溃。

袁弘带领大军不急不缓的追赶秦国败军,沿途以秦国败军为诱饵,逢城破城,遇寨拔寨。

就在袁陆猛攻永安城,袁鹏西进受阻之际,袁弘却以极快的速度向朔阳推进。

仅仅不过十日,袁弘的大军就距朔阳不过区区五十里。

袁弘早早就命兵卒多竖军旗,营造出三十万大军的雄壮之势。

在袁弘兵进朔阳之际,秦王宫已经乱作一团。

败退的秦军将袁弘兵马形容的遮天蔽日,怕有数十万之众,引起秦国君臣的震动。

秦王秦川年不过十九,闻汉军数十万兵马兵临城下,吓的在朝堂上当众失禁。

见君王如此,不少朝臣皆起的别样心思,很多人更是当众说出了投降之言。其中,士大夫李伟、晓骑将军岳华更是旗帜鲜明的大唱亡国之论。

只有秦国国相王子文、大将军蒙恩主张坚决抗汉。

因王子文和蒙恩在秦国威望极高,使得秦国决策难下定论,一直在降与不降间徘徊不定。

就在秦国投降派与主战派争论不下之际,袁弘的大军已经距城十里安营扎寨。

朔阳作为秦国都城,城高十三丈,有精兵数万。

袁弘暗思强攻难有作为,便让人向城内投射劝降书。

然百十封劝降书投入城中,却如石沉大海般渺无音讯。

袁弘劝降无果,又心生一计。其遣兵卒四处抓捕秦国百姓,将秦民编制成众多个千人队,压至两军阵前。

一个时辰杀一批。

这就是袁弘的攻心之计。

袁弘的原话就是:秦国一日不降,汉军屠杀一日。秦国一月不降,汉军屠杀一月。看看是你秦国百姓够多,还是我袁弘心够狠。

仅仅三日,秦国朝堂就已经承受不住,只因这三天,袁弘就杀了十数万人。

尸体遍布垒如城墙,鲜血泼洒积流成溪。

袁弘又命人将头颅堆成京观,垒高十数丈,比之城墙还高。

袁弘让兵卒喊话,在不开城投降,大军破城之日,就是屠城之时,秦国王室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秦王被袁弘的狠辣吓破了胆,力排众议开城投降。

国相王子文悲愤欲绝,指着秦王怒骂“昏君”,从城墙上一跃而下,摔死在城下。

大将军蒙恩悲呼“国耻”,三声之后横剑自刎。

袁弘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朔阳。

袁弘让秦王传檄四方,命所有守军投降。

至此,秦国灭亡。

随后,袁陆坐阵秦都,命三子袁弘为帅,带十万将士回援汉国,袁家八子皆随军出征。

袁弘挟灭秦之威,大破四国联军于枣泥,斩敌二十余万。

刘峰听闻战报大喜过望,当即封袁弘为镇国公,其余袁家八子皆为侯。

袁氏一门两公八侯风光无限。

一时间,袁家威势如日中天,威势辐射整个汉王国。

当时,民间就流传:袁家盛,九子出,蹬龙门,扶社稷,刘天下,袁一半,名显赫,威无边。

皓月历168年春,刘峰以袁家三子袁弘为统帅,统军十二万出击楚国,袁家其余子弟皆随军出征。

有人断言,此次灭楚之战,袁家必可一战封神,灭楚之后劳苦功高且封无可封,袁陆封异姓王必是板上钉钉。

一时间,袁家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风头无两天下艳羡。

楚国知汉军来攻,遣大将钟离骏领兵十八万,在郸城与之对峙。

祖帝刘峰灭九国之心路人皆知,楚国举倾国之兵阻敌,袁弘对此并不意外,灭国之战在即,双方用兵都极为谨慎,在郸城展开对峙。

双方对峙数月有余,汉军劳师远征,每日仅粮草消耗就是天文数字。袁弘为引楚军出城,多次引歌姬在营中作乐,或于郸城外狩猎,而钟离骏对此则一笑置之不予理会。

谁曾想,一次狩猎之时,忽有数百死侍手持军努刺杀袁弘,袁弘一时大意,不慎中箭昏迷。

当夜,楚军突然夜袭大营,袁弘昏迷未醒,汉军群龙无首,被楚军杀的大败,十二万大军被屠戮大半,剩下被生生打散。

此役,袁家九子战死七人,只有袁家九子袁奎带着昏迷的袁弘逃回汉国。而袁弘也因逃亡途中伤口再次崩裂感染,导致高烧不断,医者看过却无法可行,不幸英年早逝。

袁陆听闻此消息,只觉得天旋地转。当即,一口鲜血喷出,怒急攻心卧床不起,不数日也撒手人寰。

祖帝刘峰听闻郸城战败,袁氏一族死伤殆尽之时,既没有出离的愤怒去追究战败的责任,也没有过分的悲伤去缅怀袁家死伤之人,而是平静的让人心中胆寒,似乎一切都在刘峰的意料之中。

刘峰收回了袁家的麒麟军,但也恩裳了袁奎继承其父“申国公”的爵位,但也仅仅只是一个爵位,却没有任何的实权,很多同僚都背后戏称袁奎是“安乐国公”。

同时,这个爵位也没有其他公侯世袭罔替的特权。刘峰有言:袁家子嗣要继承爵位,必须要在军中历练,凭借军功获得。为此,袁氏子弟多数前往边军任职。

或是机缘巧合,亦或是命中注定,袁氏子弟几乎都战死在边境战线上,袁家也因此人才凋零。

至此,袁奎才幡然醒悟,察觉这可能就是祖帝刘峰针对袁家的一个赤裸裸的阳谋。袁家若想恢复祖上荣光,就要立足够的军功,军功越高危险性就越大,祖帝这是借外敌之手在削弱袁家啊!

你袁家风光无限又如何?你袁家功高震主又如何?你袁家将门九子又如何?还不是统治者几个念头,就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为家族延续计,袁奎谎称自己思念亡父亡兄成疾,常常半夜惊醒,导致精神不济,主动辞去国公之位,要回云城祖宅养老,刘峰二话没说,大笔一挥欣然应允。如此,也更加坚定了袁奎的猜测。

袁家树大招风,有功高震主之嫌,袁家衰败或是机缘巧合,但更多的可能是某些人的处心积虑。

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

将门九子,用十二万大军陪葬,袁氏一门也算的上是“厚葬”了。

袁奎回到云城后,就召集家族剩余子弟,严令众人不得再出世为官,借祖上余茵,就都做个富家子弟即可。

声名显赫的袁氏一族,也因此家道中落。

从如日中天到无人问津,此间种种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